变异型预激伴无辜旁路现象1例

2014-06-07 05:59张蔚璘
心电与循环 2014年3期
关键词:波群径路隐匿性

张蔚璘 谢 玮 吴 浩 厉 剑 刘 星

●病例分析

变异型预激伴无辜旁路现象1例

张蔚璘 谢 玮 吴 浩 厉 剑 刘 星

患者女性,34岁,因反复心悸1年,再发加剧1d入院。体检:神志清,体温36.9℃,心率10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71mmHg。既往外院心电图检查提示预激综合征。入院查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显性预激。为明确诊断,进一步治疗,行食管电生理检查。

图1 常规心电图,心率85次/min,P-R间期140ms,QRS时间110ms,QRS波群起始部粗钝,有“δ”波,呈显性型预激图形。

食管电生理检查中可见:当S1S1频率为130次/min时即诱发出频率为130次/min的心动过速(图2),R-P-间期120ms,P-在Ⅰ倒置,V1直立,食管导联R-P-间期短于V1;在基础周长为600ms的心房期前刺激检查中,当S1S2偶联间期为430ms时,可见S2-R间期跳跃性延长至300ms,即诱发出上述心动过速(图3);采用频率为190次/min的超速刺激夺获心房后能终止心动过速发作。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显性预激,房室结双径路,房室双径路(其中一条为左侧隐匿性旁道,另一条为Mahaim束-室旁路),电脉冲可诱发及终止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考虑慢径路及束-室旁路顺传,左侧隐匿性旁路逆传)(诱发窗口430~360/600ms)。

图2 S1S1法频率130次/min刺激,诱发出频率为130次/min的形态与常规心电图中QRS波群一致的心动过速。

图3 基础刺激周期长度600ms的心房期前刺激,A.S1S2配对间期440ms时,S2-R间期220ms;B.S1S2递减10ms,S2-R间期跳跃延长至300ms,随后诱发出频率130次/min的心动过速,QRS形态及心动过速频率与图2完全一致。滤波双极食管导联中可见P-波落在QRS波群后(箭头示),R-P-间期120ms。

讨论绝大多数旁路在电生理学特性上属于快反应纤维,表现为顺传速度快、传导时间恒定。当心房刺激频率逐渐增快时,房室结-希浦系统传导速度逐渐减慢甚至传导阻滞,造成旁道传导速度相对加快,心室预激程度逐渐加重或者呈完全性预激。回顾本病例,无论是在S1S1分级递增刺激还是在S1S2程控期前刺激中,QRS形态从未随刺激频率改变而改变,即便是在心动过速发作时(频率130次/ min),其形态亦与未发作时心电图记录的QRS波群(频率86次/min)无差别,这样的表现与旁道典型传导特性相去甚远。

临床上常见有一类房室旁道无顺传功能,因而无论窦性心律还是心房起搏时从不显示心室预激。但该类旁道却具有良好的逆传功能,心室激动能沿旁路逆传引起心房激动,并与房室结希-浦系统形成房室折返环,即隐匿性房室旁道。有研究发现,存在一种连接希氏束和心室肌的旁路(即Mahaim型束-室旁路),属于变异型预激,只具有顺传而无逆传功能,且至今未见由此旁路引起心动过速的报道。本病例在心动过速发作过程中,激动自左后区域隐匿性房室旁路逆传至心房(R-P-间期120ms),再经房室结慢径路前传,到达希氏束后,部分激动经束-室旁路顺传至心室,引起预激型心动过速。也就是说,束-室旁路仅仅作为激动顺传心室的一条途径,并没有参与房室折返。如此就解释了心室率快慢无论如何变化,QRS波群形态始终不变,也因此,本病例诊断考虑显性旁路是Mahaim束-室旁路,而且是一条“无辜旁路”。无辜旁路即指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动过速时,旁路仅参与激动的顺传,引起心室预激的心电表现,但不参加折返,不是折返环的一部分[1]。

之后,该患者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术,手术证实存在左侧隐匿性房室旁路、房室结双径路及束-室旁路,与食道电生理检查结果完全相符。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如遇到心电图诊断难以明确,可以运用食管内心电图或食道电生理检查排疑解惑,这些检查均属无创,简单易行,安全性高,往往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1]郭继鸿,张萍.临床心脏电生理学技术和理论.4版.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1:327.

2013-07-30)

(本文编辑:杨丽)

310006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功能科

刘星,E-mail:xzh0278@163.com

猜你喜欢
波群径路隐匿性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思考心电图之166》答案
《思考心电图之162》答案
LKJ径路数据校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食管心脏电生理技术与应用
——房室结双径路参与传导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同径路的高速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隐匿性HBV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食管心脏电生理技术与临床应用(9)
——房室结双径路的少见电生理表现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匿性糖尿病肾病各级肾动脉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