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聋患者前庭功能分析

2014-06-12 02:42许教远区永康郑亿庆杨海弟陈玲蔡跃新李湘辉邱泽恒钟俊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突聋眼震规管

许教远 区永康 郑亿庆 杨海弟 陈玲 蔡跃新 李湘辉 邱泽恒 钟俊伟

对于突发性聋患者的前庭功能是否受损及损伤程度是否与听力损失程度有关,目前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学者[1]认为突发性聋患者的前庭功能损伤与否与患者发病时是否并发眩晕有关,也有研究[2~4]认为与听力损失程度有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36例突发性聋患者的前庭功能,旨在探讨其前庭功能异常与合并眩晕及听力下降程度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单侧突发性聋患者436例,发病时间3 h~90 d,其中,男198例,女238例,年龄3~72岁,中位年龄48.62岁。其中,伴眩晕147例(伴眩晕组):轻-中重度听力损失75例(其中听阈曲线上升型28例,平坦型26例,下降型21例),重度及以上听力损失72例(含全聋型);不伴眩晕289例(不伴眩晕组):轻-中重度听力损失157例(其中听阈曲线上升型36例,平坦型57例,下降型64例),重度及以上听力损失132例(含全聋型)(表1)。所有病例均于入院后行纯音听阈测试、耳蜗电图、ABR及内听道磁共振等检查,排除梅尼埃病及听神经瘤等相关病变。

1.2视频眼震电图检查及结果判定标准 采用视频眼震图仪(法国Synap.sys公司)行视频眼震电图(vdeo—nystaghograhy,VNG)检测患者前庭功能。检查内容包括:①眼视频系统检查:含扫视试验、平滑跟踪试验、视动性眼震试验及凝视试验;②自发性眼震试验;③位置性试验;④变位试验:Dix—Hallpike试验,同时行侧卧试验及Roll-Test 试验;⑤冷热双温测试:本实验室采用冷热空气刺激仪(德国Atoms公司)检测前庭功能;⑥固视抑制失败试验。

扫视试验出现光滑规则的方波判定为正常曲线,欠冲及过冲为异常曲线;平滑跟踪试验中Ⅰ型、Ⅱ型曲线为正常曲线,Ⅲ型、Ⅳ型曲线为异常曲线;视动性试验正常结果为左右对称性眼震,异常结果为出现左右不对称眼震、视动性眼震减弱或紊乱。眼震速度采用慢相角速度计算:自发性眼震及位置性眼震以≥7°/S为异常,位置性眼震按Nylen的分型法分为NylenⅠ、Ⅱ、Ⅲ型;温度试验结果以最大慢相角速度作为检测指标,其中单侧减弱差相对值>15%判断为异常,即出现半规管轻瘫,优势偏向差相对值>18%为病理性优势偏向,根据冷热试验结果判断前庭功能是否下降。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软件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436例患者视频眼震电图检测结果 436例患者扫视均无过冲及欠冲,平滑跟踪试验提示均为I型、Ⅱ型曲线;出现自发性眼震5例;Dix-halpike 及 Roll-Test 检查结果提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35例(8.03%,35/436),均为同侧(患耳)发病,均为伴眩晕组患者,其中水平半规管9例,后半规管26例;BPPV与突聋起病的间隔时间为1~76 d,其中1周内28例(80.0%),1周~1个月6例(17.14%),1~3个月 1例(2.86%)。这35例中28例(80.0%,28/35)前庭功能下降,余7例前庭功能正常者均为听力损失较轻患者。

2.2伴与不伴眩晕突聋患者前庭功能比较 根据冷热试验结果,伴眩晕组147例中,患侧前庭功能低下118例,双侧前庭功能低下5例,累计同侧前庭功能下降123例(83.63%,123/147),其中轻-中重度听力下降51例,重度及以上72例(100%,72/72)。不伴眩晕组289例中,患侧前庭功能低下154例,双侧前庭功能低下11例,累计同侧前庭功能下降165例(57.09%,165/289),其中轻-中重度听力下降45例,重度及以上120例。 伴眩晕组前庭功能下降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眩晕组(P<0.001)(表2)。

2.3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突聋患者的前庭功能比较 由表3可见,突聋患者听力损失越重,前庭功能下降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4不同听阈曲线类型突聋患者前庭功能比较 上升型、全聋型突聋患者前庭功能下降发生率高于下降型和平坦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下降型与平坦型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4)。

表1 436例突聋患者不同听力损失程度者伴与不伴眩晕例数比较(例)

表2 伴与不伴眩晕组突聋患者的前庭功能比较(例,%)

注:*与不伴眩晕组比较,χ2=30.701,P<0.001

表3 不同听力损失程度者前庭功能比较(例,%)

注:与轻-中重度组比较,χ2=134.649,P<0.001

3 讨论

3.1突聋患者伴眩晕与否与前庭功能的关系 内耳的血液供应来自迷路动脉,有3个主要分支:①耳蜗动脉,供应耳蜗顶回;②前庭上动脉,供应椭圆囊、前半规管及外半规管;③前庭蜗动脉,供应后半规管、球囊以及耳蜗底回[5]。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其连为一个整体,当一个部位发生病变时,相邻部位存在病变的可能性较高[6]。突聋主要为迷路动脉堵塞损伤,除了累及耳蜗动脉,可同时累及前庭分支,突聋伴眩晕患者因病变累及前庭,故前庭功能下降发生率高。本研究通过对比伴与不伴眩晕组突聋患者的前庭功能,结果发现,突聋伴眩晕患者前庭功能下降发生率较不伴眩晕组明显增高;此外,本研究伴眩晕组突聋患者中有24例前庭功能正常,分析认为该组患者起病时可能也存在前庭功能下降,其入院检查时前庭功能已部分代偿,但仍伴有眩晕,可能其前庭功能处于恢复或代偿期。因此,根据患者是否有眩晕症状来判断患者的前庭功能并不完全可取。宋海涛等[3]同样认为眩晕虽为前庭受累的重要临床症状,但需通过前庭功能检查来判断前庭是否真正受累。另外,本研究中不伴眩晕组有57.09%的患者前庭功能下降,王丽雯等[7]研究结果也提示无眩晕症状的突聋患者前庭也可受累,不能仅以伴眩晕与否来判断前庭是否受累。

表4 不同听阈曲线类型突聋患者的前庭功能比较(例,%)

注:*与另两型比较,P<0.001

3.2突聋患者听力损失程度与前庭功能的关系 宋海涛等[3]认为听力损失的程度与前庭损害一致,即听力损失程度越重,前庭损害也越重,眩晕的发生率也越高。本研究结果中,突聋患者听力损失越重,前庭功能下降发生率越高,而伴眩晕组中重度及以上听力损失患者前庭功能下降发生率达100%,说明重度和极重度突聋患者病变范围较广,较严重,前庭更易受累,另外,本文不伴眩晕组中120例重度及以上听力下降患者前庭功能下降,可见即使无眩晕症状,也可能伴有前庭功能损害,这与Nakashima[8]报道一致。

3.3突聋患者听阈曲线类型与前庭功能的关系 区永康等[9]研究发现前庭功能异常的患者重度及高频听力损失的比例高于前庭功能正常者。文中结果可见,全聋型听力曲线突聋患者前庭功能下降发生率明显增高,可认为是病变累及与高频听力感知有关的耳蜗基底回,此处主要为前庭蜗动脉供血,病变主要累及对应的后半规管、球囊以及耳蜗底回。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上升型听力曲线突聋患者(低频听力下降)眩晕和前庭功能下降发生率也明显高于下降型及平坦型者,说明低频听力下降者病变不止局限在耳蜗顶部,同时也可伴前庭末梢器官损伤,这可能也是其以后进展为梅尼埃病的一个原因。Yamasoba等[10]通过长期随访发现部分低频突聋患者最终会发展为梅尼埃病,所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的突聋患者应长期随访。

3.4突聋与BPPV的关系 本组病例伴眩晕组中伴BPPV患者高达35例,所有病例采用Semont管石解脱法[11]进行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眩晕消失。这35例合并BPPV患者,均为患侧发病,重度及以上聋者28例,前庭功能下降28例,80%的患者在突聋发病1周内发作BPPV;这些都提示两种病变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致病因素。Rambold等[12]研究表明, 并发于突聋的BPPV可能病因包括血管和病毒感染因素;与原发性BPPV相似,继发性BPPV也多发生于后半规管,其次为水平半规管,未见多管受累的情况,本组35例中发生于后半规管者26例。Korres等[13]认为由于突聋特别是重度以上听力下降患者病变累及范围较广、耳蜗缺血严重,引起前庭椭圆囊膜变薄,耳石脱落、沉淀;Park等[14]对125例突聋患者进行分组,分析结果认为伴BPPV者多为听力下降较重患者,且多伴有前庭功能损伤,其报道125例突聋患者中继发后半规管BPPV的发生率为6%;杨海弟等[15]报道25例突聋患者伴BPPV高达5例,其分析亦认为伴BPPV为前庭椭圆囊病变等导致。本组436例患者中BPPV发生率为8.03%(35/436),与此相近。Lee等[16]研究表明,继发BPPV被认为是判断突聋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突聋伴眩晕者前庭功能下降发生率明显增高,而不伴眩晕者同样可伴有前庭功能损伤;突聋患者听力损失为重度及以上者前庭功能下降发生率高,而低频听力下降者前庭功能损伤也较增高,该类型可能与最终发展为梅尼埃病有关。

4 参考文献

1 Pajor A, Durko T, Gryczynski M. Prognostic factors in sudden deafness[J]. Otolaryngol Pol,2003,57:271.

2 顾之平,佟玲,孙可淳.突发性聋预后与一些因素的相关性探讨[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81.

3 宋海涛,黄魏宁,周金梅.突发性聋的听力损失和前庭损害对其预后的影响[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7,5:64.

4 殷国华,钟笑,张裕华.前庭功能与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7,12:122.

5 Karlberg M, Halmagyi GM, Buttner U, et al .Sudden unilateral hearing loss with simultaneous ipsilateral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 al positional vertigo: a variant of vestibul o-cochlear neurolabyrinthitis[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0, 126:1 024.

6 吴子明,张素珍,杨伟炎.后循环缺血概念的提出及神经耳科的对策[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2008,16:27.

7 王丽雯,王博惕.突发性聋的前庭损害[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88,2:206.

8 Nakashima T,Yanagita N .Outcome of sudden deafness with and without vetigo [J].Laryngoscope,1993,103:1 145.

9 区永康,梁象逢,郑亿庆.前庭功能检查对突发性聋预后评估的意义[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7,15:154.

10 Yamasoba T, Kikuchi T,Yagi M.et al.Prognosis of acute low-ton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J].Nippon Jibiinkoka Gakkai Kaiho,1992,95:41.

11 El-Kashlan HK,Tdian SA.Diagnosis and initiating treatment for peripheral system disorders[J].Otolaryngol Clin Noah Am,2000,33:563.

12 Ram Bold H, Heide W, Helmchen C. Horizontal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ing vertigo with ipsilateral hearing loss [J].Eur J Neurol, 2004, 11:31.

13 Korres SG,Balatsouras DG,Ferekidis E.Electronystagmographic findings in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Ann Otol Rhinol Laryngol,2004,113:313.

14 Park HM, Jung SW, Rhee CK.Vestibular diagnosis as prognostic indicator in sudden hearing loss wi山vertigo[J].Acta Otolaryngol Suppl,2001,545:80.

15 杨海弟,梁象逢,郑亿庆.伴或不伴眩晕的突发性聋的比较[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5,3:110.

16 Lee NH, Ban JH. Is BPPV a prognostic factor in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y hearing loss [J]? Clin Exp Otorhinolaryngol, 2010,3:199.

猜你喜欢
突聋眼震规管
离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BPPV诊治策略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①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突聋”的年轻人多了
突聋 三周内请务必就诊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中的应用
上半规管裂发生率及其HRCT特征
动物也会晕车吗
突发性耳聋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眩晕伴Burn眼震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