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门矢状面解剖多层螺旋CT影像观察

2014-07-05 16:42凡陆迪唐洪敏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状面肺门肺静脉

张 凡陆 迪唐洪敏

肺门矢状面解剖多层螺旋CT影像观察

张 凡1陆 迪2唐洪敏3

目的对肺门矢状面的多层螺旋CT进行影像分析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4月进行胸部CT扫描的100例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从矢状面的图像对肺门支气管和肺血管进行观察。结果通过对肺门矢状面的图像进行分析,从肺门的结构中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支气管、静脉及动脉的关系走向,然后对各个管腔内径进行测量数据的统计。结论肺门矢状面的多层螺旋CT影像在进行观察时,具有其独特的特征,这对于临床的诊断肺门区域的手术具有一定的价值参考。

肺门矢状面;多层螺旋CT;影像研究

对于胸部摄正位的影像进行解读在当前是一大难点,因此当前对于侧位肺门的诊断解读难度更大,从多层的螺旋CT研究主要是根据其重建的同性,基本取消了部分的阶梯伪影和效应伪影等,但是它不能获得肺内管道的清晰横断层图像,肺管道的影像研究主要是冠状位和横断位,而矢状位目前的影像研究较少[1]。而本文则主要是研究多层螺旋CT对肺门图像重建矢状面,探讨肺动脉、肺静脉和支气管之间的关系,现在就相关的详情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4月进行的胸部CT扫描的100例患者,均做胸部多层螺旋增强CT扫描,男65例,年龄在31~68岁,平均(44.5±17.2)岁,女35例,年龄在33~64岁,平均(43.8±18.9)岁。

1.2 检查方法 所使用的螺旋CT扫描机,主要是采用型号为DR1-CT-C2800Dual,DICOM3.0标准接口,计算机系统采用奔腾IV多个CPU工作站。通过高压注射器将非离子型对比剂进行注射,按照2mL/kg的计量进行注射,注射过程中其注射的流速为5.0mL/s。

1.3 检查内容 在进行肺动静脉及支气管检查时主要观察肺动、静脉的正常运行状态,观察是否存在病变,另外对于支气管内径、肺动脉内径、肺上静脉内径、肺下静脉内径等进行仔细的测量,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要从肺底部进行内径层面的测量,这样测量的数据更加准确。

2 结果

在肺门矢状面的图像上,要选择距离肺门较近的矢状面,主要是从下面的几个层面进行观察。

2.1 升主动脉层面 在右肺的动脉呈现类圆形,而在升主动脉的后方及左房的上方,其气管出现隆突,主动脉窗位于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

2.2 降主动脉层面 患者的右心室向后上方分出动脉很多,之后随即分出左肺动脉,左肺动脉位于主动脉的脉弓下方,而在左肺动脉下面则是左支气管,患者的左支气管的前下方与左心房的后上方之间可以看见上肺静脉和下肺静脉。

2.3 左主支气管分杈层面 人体的左主支气管主要是由左下叶支气管及左肺上叶支气管组成,前上方和后下方为上肺静脉和下肺静脉的属支,患者的后上方是左肺动脉或左下肺动脉的主干,左肺支气管被左肺静脉和左肺动脉包在中间。

2.4 右主支气管分杈层面 人体的右支气管分为中间支气管和右肺上叶支气管,在右支气管的前方则紧紧贴着右肺动脉,在右肺动脉的前下方为右肺静脉和属支,而右肺支气管位于肺静脉和肺动脉的后方。

2.5 左肺动脉分杈层面 从矢状面图可以清晰的看出左肺上叶动脉的部位,左肺动脉分杈层面与左主支气管靠近,而且其结构关系较为相似。

2.6 右肺动脉分杈层面 从矢状面的影像可以看出,右肺上叶的动脉清晰可见,而且该分杈层面与右主支气管的分杈相近,所显示出的结构较为类似。

2.7 上腔静脉层面 在矢状面的影像来看上腔静脉在靠前端显示,在上腔静脉的后方紧贴在上肺动脉和静脉,而右下肺静脉的形状类似圆形,其位置在右上肺静脉的后下方,在右肺动脉后方有中间段的支气管。

2.8 肺动静脉支气管内径测量结果 见表1。

表1 肺动静脉支气管内径测量结果[(±s),mm]

表1 肺动静脉支气管内径测量结果[(±s),mm]

内径名称 右肺 左肺支气管内径肺动脉内径肺上静脉内径肺下静脉内径15.6±0.5 19.8±0.5 16.7±0.5 13.5±0.5 13.8±0.5 17.5±0.5 15.2±0.5 11.2±0.5

3 讨论

3.1 肺门支气管和肺动静脉的矢状面走行特点 肺门的支气管和肺动静脉矢状面上存在一定的规律,肺上支气管通常在向前走行,而且肺动脉则在后方。有时支气管在向前走行时常在于肺动静脉之间,肺静脉的通常位于最下面,而其肺动脉和支气管常常会靠着上方走行[2]。

3.2 肺门管道结构解剖 肺门管道主要包含了三个部分,分别是肺动脉、肺静脉及支气管,肺动脉也分为左动脉和右动脉,而且其行走的方向与支气管一致,与支气管相互伴行;而支气管位于隆突处,又分为左支气管和右支气管;肺静脉则有4条,有左上下肺静脉其开口是在左心房的上部,右上下肺静脉的注入方向则是在心房的中下部位置。肺静脉如果出现变异,则主要是表现在左上下肺静脉合成共干进入左心房,右肺中叶的静脉则直接进入到左心房[3]。肺静脉的属支多数位于胸膜下或肺段间隔内,且与较为粗大的静脉干相连接。

3.3 矢状面显示支气管的动静脉效果 支气管的前后方以及上下之间的毗邻关系在矢状面下显示较为容易简单,而且还能更加方便理解肺门的排列结构。采用矢状面来对肺动静脉的分支和属支的追踪更加简单方便,矢状面在前后走行及上下走行的管道上可以清楚的显示出长轴,其效果要比其它冠状面以及横断面要优越,因此鉴于矢状面在进行解剖多层螺旋影像中的诸多优势,采用矢状面解剖可以很好的做出诊断[4]。

总之所采用的矢状面解剖多层螺旋CT能够非常有效的观察影像中肺动、静脉及支气管之间的毗邻关系,而且其运行走行的方向也能够很清楚的进行鉴别,这对临床的CT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值得临床运用以及推广。

[1] 鲍雷,朱斌.肺门矢状面解剖多层螺旋CT影像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6:874-877.

[2] 金尧.眶上裂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09.

[3] 张蕾.CT重建颌面部的影像学解剖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2.

[4] 汪小舟,黄明亮,张华山,等.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主干的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研究[J].西部医学,2011,11:2243-2245.

R445.3

A

1673-5846(2014)02-0258-03

1牡丹江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2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3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猜你喜欢
状面肺门肺静脉
肺门单中心Castleman病CTA“抱球征”1例
请您诊断
CT在肺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
冠状切面在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肺静脉狭窄的诊治进展
心房颤动患者左右下肺静脉共干合并左侧房室旁道一例
不同背包方式行走对大学生脊柱角度的影响
青年女性矢状面轮廓曲线提取与拟合研究
DSCT肺静脉成像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
小儿肺门影增大辨识的Kappa一致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