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歌手

2014-07-08 05:11金曾豪
少年文艺 2014年7期
关键词:竹园网兜蝈蝈

金曾豪

蝉金蝉脱壳

鸣是夏天的背景音乐,连聋子也听得见。

蝉是昆虫界的大明星,没有人不知道的,还都知道蝉是从知了猴“考”出来的,但真见过“金蝉脱壳”的人不会多。

我见过。

那天我路过高家竹园时还挺早,被高叔叫住了,原来他正在静观一只知了猴“考蝉”。在吴方言中,这个“考”是蜕化的意思。

在土里修炼多年,知了猴才有资格“考蝉”。昨夜下过雨,这家伙趁着雨后土软,破土而出,赶考来了。

知了猴停在一人多高的粗糙的树干上,胖乎乎的,一身油光光的黄。它虽然定格在那儿,但头冲上,爪子虬曲,整个儿是一种向上登攀的姿态。它是有方向的,它是兴奋的,它是充满着紧迫感的,可它就是不动。它一定是在积聚力气。

高叔让我别太靠近知了猴。哪怕是一只小小的昆虫,在这种要紧的生命关节都是应当尊重的。

知了猴动了,动的是爪子,用了机器人那样的动作,僵硬,机械,但目的明确,毫不犹豫。看得出,它并不想爬行,调动爪子只是想站得更稳。停顿了一会儿,它整个身体抽搐起来,看上去有些痛楚。它的背上出现了一道纵向的豁口。豁口一点点裂开,露出了它浅绿色的背。浅绿的背不一会儿就成了深绿色。它是没有脖子的,豁口向上一点点就是它的头了。挣扎着,挣扎着,它终于把头拱了出来,一对大眼睛透明发亮。

因为这对眼睛,我和高叔不由自主地往旁边闪了闪。

它又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喘息,似乎因为这个突然明亮起来的世界而惊愕。明亮美丽的世界激动了它,它努力蠕动,奋力把爪子一只一只从蝉壳里拔了出来。它抓稳了,爪子一齐发力,想把它的后半个身体从蝉壳里抽出来。它没有成功,努力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它积聚了一下力量,上半个身体突然用力向后仰,又敏捷地向前一扑,抓住了树皮。这个惊险的动作给了它爆发的力量,它的后半个身体这回终于有些松动了。再一用力,它的下半身就抽出来了——哎唷,它的肚皮竟是又白又嫩的呢!

它出壳了,可还不是金蝉。除了背上那一片硬甲,它的全身都是灰白色的,翅膀蜷曲着,湿嗒嗒地缩在身体两侧。它的肚子在微微地颤抖,是因为激动,还是因为冷?

小家伙接下来的变化出乎意料地快速,有点像川剧里的变脸。原来,它颤动的肚子是在催促身体的变化。它的身体很快就变成了棕黑色。它的翅膀干爽了,挺括了,成为半透明了,上面还布置了精致的斑纹!

我和高叔都松了口气。这个小家伙考出来了!

我逮过许多知了和知了猴,可这一次我没有生出一点点逮住它的念头。

仪式完成了,小家伙展翅起飞,飞向它的树林,飞向它歌唱的年华。它的第一次飞翔竟是如此恣意,如此潇洒呢!它的壳还在树干上,还是一个完整的、向上登攀的姿势。蝉飞走了,没有回头,它一点也不留恋它的旧衣裳。

可以在土里长,可以在树上唱,也可以在空中飞。蝉这个小家伙真是不简单啊!

叫哥哥

小麦登场,田野里就有蝈蝈在鸣叫了。高叔叫我们别理睬这些性急的蝈蝈,说这个节令的蝈蝈叫声单薄乏力,是那种病恹恹的腔调,不好。高叔不是竹匠,可他会用篾黄编蝈蝈笼,到了夏天,高家竹园里会挂好多蝈蝈笼,热闹呢。

盛夏,新一批的蝈蝈出场了,鸣叫声浑厚宏亮,精神抖擞的,听着来劲。江南人把这种蝈蝈亲切地唤作“叫哥哥”,说小孩子听了能“走疲经”。没人解释“走疲经”是什么意思,连这么写都是我杜撰的,大概是化解疲劳、提长精神的意思吧。

蟋蟀基本上只在晚上鸣叫。蝈蝈精神旺,是个工作狂,晚上叫,白天也叫,而且叫得更起劲。逮蝈蝈就得白天去,最好的时间是最炎热的晌午,最好的地点是毛豆田或者茅草地。

远远的就听见蝈蝈叫了,这里那里,此起彼伏,声浪滚滚。走近时得慢慢动作,轻轻落脚。要带个小网兜,空手难以扑住蝈蝈,扑住了也容易把小家伙弄伤弄残。还有,它们挺凶的,会奋起反抗,咬你的手,再把一口褐色的口水抹在你伤口上,让你辣辣地疼。

仗着跳跃的本事,有能耐的蝈蝈喜欢栖在植物最高的枝头鸣唱,所以你的目光应当更注意植物的上部。

蝈蝈有两种,一种叫绿蝈蝈,一种叫铁蝈蝈。绿蝈蝈通体翠绿,逆着阳光看晶莹如翡翠,精致极了。铁蝈蝈是褐色的,个头稍大,鸣叫声高昂浑厚,更显雄壮。绿蝈蝈细心,一身掩护色,比较难发现。铁蝈蝈鲁莽,一身褐色戎装,大大咧咧地在绿叶上坦荡无忌,只管振翅放歌。

蝈蝈没有声带,靠摩擦翅膀上的发音镜发声,不是歌唱,是演奏。在童话书的插图中,蝈蝈大多被画成小提琴手,是对的。

受到惊动,蝈蝈一定会向下跳,所以用网兜时得从下往上捞,否则基本没戏,这种小提琴手相当敏捷。高叔逮蝈蝈从不去灌木丛,因为灌木丛的树杈棘刺一准会把网兜钩住。

高叔对蝈蝈有研究,逮蝈蝈一定挑声音最宏亮的下手,养蝈蝈更是专挑名品。如果是绿蝈蝈,那就得是红眼睛的,叫“红眼绿蝈”;如果是铁蝈蝈,那就得是黑眼睛的,叫“黑眼铁蝈”。即便是这两种名品,高叔还会计较两样:一是蝈蝈的翅膀,翅膀要短而厚;另一样是肚子,肚子太小的蝈蝈体力差,太大了也不好,懒,不愿鸣叫。

高叔的蝈蝈笼都是新编的,编时不封口,装进去蝈蝈后再封口。篾黄编成的馒头笼是淡黄的,里头的蝈蝈是翠绿的,系笼子的线是红色的。这些颜色相配,多美啊!

蝈蝈的胃口粗,肯吃的东西不少,最喜欢的是毛豆和葱。蝈蝈吃葱,咬住不放,能把一根青葱一口气从头吃到尾。蝈蝈喜欢吃葱是我偶然发现的。

蝈蝈进笼,失去自由,愤懑,有的就只肯吃不肯叫,以沉默相抗议。那就找一根细齿的钢锯条来吧——用一片竹片在锯齿上轻轻划,划出来吱吱的声响,让蝈蝈听。这种颤颤的、听着耳根痒痒的声音对蝈蝈是一种很大的诱惑呢!虚荣心特强的蝈蝈想:哎呀,谁能比我唱得还响啊!就把沉默忘记了,就放声鸣叫起来。这是高叔的发明。

高叔每年要做许多蝈蝈笼子,里头囚着红眼绿蝈或是黑眼铁蝈。除了送人,高叔把蝈蝈笼挂在他们家的竹园里,让蝈蝈们对歌或者斗歌。过些日子,高叔就把蝈蝈放掉,然后再用网兜去田野里逮蝈蝈。高叔把蝈蝈放生在他家竹园旁边的枸橘李丛里,希望这些优秀的蝈蝈能在那儿繁殖出更加优秀的蝈蝈来。

那些蝈蝈却不愿意留下来,都跑了。或许,蝈蝈们是受不了枸橘李子的那些味道吧?

猜你喜欢
竹园网兜蝈蝈
曾跃进
会唱歌的蝈蝈
海边捉蟹
漫步千竹园有感
垂钓
网兜与大鱼
竹园
网兜与大鱼
东竹园的竹子
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