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对比观察

2014-07-12 16:49王晓枫韦有芳
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平组氨磺奥氮

王晓枫 韦有芳

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对比观察

王晓枫 韦有芳

目的 评价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奥氮平组,分别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氨磺必利组显效率(70.6%)、有效率(76.5%)与奥氮平组显效率(91.2%)、有效率(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P<0.01)。震颤方面氨磺必利组发生率高于奥氮平组(P<0.05);嗜睡、肝功异常、体质量增加等方面氨磺必利组发生率均低于奥氮平组(P<0.01)。结论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与奥氮平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氨磺必利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致残率较高,主要导致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并常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产生慢性行为和情感方面障碍,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1]。目前主要通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层出不穷,氨磺必利问世后于2010年开始在我国上市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氨磺必利属苯甲酰胺类衍生物,是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通过选择性阻断多巴胺(DA)D2和D3受体改善各种精神症状,被视为具有双重DA能受体阻断的特点。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已被国外多项临床研究所证实,其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保持良好[2,3]。为探讨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们与奥氮平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在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住院治疗的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8例。入组标准:(1)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18~60岁;(3)首次发病,病程≤2年,首次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4)入组时PANSS量表总分≥60分。排除标准:(1)有脑、躯体等器质性疾病者;(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3)有精神活性物质应用者。68例患者按来诊顺序随机分两组:氨磺必利组34例,其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27.6±9.2)岁;平均病程(11.9 ±10.8)个月。奥氮平组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26.5±8.9)岁;平均病程(12.0±10.4)个月。两组间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本研究所选药物奥氮平规格5 mg/片,口服起始剂量5 mg/d,最高剂量20 mg/d。氨磺必利规格50 mg/片,口服起始剂量为150 mg/d,最高达1200 mg/d。两组药物治疗均于3~10 d内酌情加至治疗剂量,总研究疗程8周。研究期间酌情配合使用苯二氮类药物和抗胆碱能药物(苯海索),不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或其他药物。

1.2.2 实验室检查 在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及心、脑电图检查,期间如有严重反应者复查。研究结束时,本研究68例患者均完成8周治疗观察,无脱落。

1.2.3 疗效及安全性评定 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4]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4]评定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末各评定1次。以PANSS总分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疗效判断标准:PANSS减分率≥75%为基本痊愈,50%~74%为显著好转,25%~49%为好转,<25%为无效。显效率=(基本痊愈+显著好转)/总例数×100%,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好转+好转)/总例数×100%

1.2.4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结束时氨磺必利组痊愈10例(29.4%),显转14例(41.2%),好转7例(20.6%),无效3例(8.8%);奥氮平组痊愈11例(32.4%),显转15例(44.1%),好转6例(17.6%),无效2例(5.9%)。两组显效率分别为氨磺必利组70.6%,奥氮平组76.5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氨磺必利组91.2%,奥氮平组94.1%,两组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02=0.216,P>0.05)。

2.2 两组PANSS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同时点两组间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震颤方面氨磺必利组发生率高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睡、肝功异常、体质量增加等方面氨磺必利组发生率均低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方面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PANSS量表及各因子评分比较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脑内DA系统主要存在两个不同形式的紊乱:(1)中脑边缘通路DA功能亢进,导致阳性症状;(2)中脑皮层-前额叶通路的DA功能降低,导致阴性症状。正常情况下中脑皮层到前额叶的通路能抑制中脑边缘通路的活动,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前额叶功能降低,导致中脑边缘DA通路的脱抑制和功能亢进。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是精神分裂症主要治疗手段,选择适当的药物种类、剂量和疗程,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明显改善症状,从而使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损害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2,3]。氨磺必利是一种选择性多巴胺D2和D3受体拮抗剂,具有独一无二的治疗作用,即低剂量时缓解阴性症状,高剂量时治疗阳性症状。目前的药理研究认为这是与氨磺必利具有的“双重多巴胺能受体阻断”特点相联系的[3]。氨磺必利是一种广谱抗精神病药物,广泛适用于急性和慢性、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目前,在获准使用该药的国家,氨磺必利已经成为治疗急性进展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一线药物[2,3]。

本研究结果显示,氨磺必利组与奥氮平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0.6%和76.5%,有效率分别为91.2%和 94.1%,两组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药物疗效相当。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同时点两组间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氨磺必利与奥氮平均有较好的抗精神病疗效,且疗效相当,与既往报道相近[5,6]。临床上氨磺必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便秘、恶心、呕吐和口干,其他较少见有锥体外系反应(EPS)、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TD)、低血压、心动过缓、体质量增加、肝功损害、Q-T间期延长等,氨磺必利也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泌乳过多,导致溢乳,乳房疼痛及闭经等。本研究中,68例患者全部完成8周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多较轻,患者多能耐受或自行消失,或经对症处理后缓解。震颤方面氨磺必利组发生率显著高于奥氮平组;嗜睡、肝功异常、体质量增加等方面氨磺必利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奥氮平组。表明氨磺必利较奥氮平在嗜睡、肝功异常、体质量增加等方面反应轻,而氨磺必利导致患者震颤的几率较奥氮平要高。随着临床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绝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治疗后症状都有大幅改善,但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仍受影响,众所周知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率很高,主要由于患者的遵医性和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差,同时也间接反应出了药物治疗在疗效、不良反应及耐受性上的缺陷和局限性,加上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不足,影响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全方面康复,为此人们不断致力于精神分裂症的药理学研究,特别是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的研究,以便能更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减轻不良反应、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及长期治疗依从性。氨磺必利的问世,适应了这一要求,为临床治疗和患者的康复带来了希望。

综上所述,氨磺必利和奥氮平在本研究中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均较好,不良反应均较少,均为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抗精神病药物。但本研究可能存在评价方法较单一,样本较少,观察时间短等缺陷。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及长期随访来验证。

[1] Lehman AF,Lieberman JA,Dixon LB,et al.Practice guide 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second edition[J].Am J Psychiatry,2004,161(2):1-56

[2] Peuskens J,Bech P,Moller HJ,et al.Amisulpride versus ris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s of schizophrenia[J].Psychiatry Res,1999,88(2):107-117

[3] 沈一峰,李华芳,顾牛范.新型抗精神病药氨磺必利[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0,9(2),123-125

[4] 汪向东,王西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267-276

[5] 邝云航,李晓芳.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40例临床疗效初探[J].精神医学杂志,2009,22(3):180

[6] 许建雄,朱建才.氨磺必利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4(18):330-332

R749.3

A

1009-7201(2014)-03-0220-02

10.3969/j.issn.1009-7201.2014.03.020

2014-03-07)

276005,山东省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

猜你喜欢
平组氨磺奥氮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礞石滚痰汤联合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利培酮、奥氮平、帕利哌酮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腰围和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大鼠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氨磺必利与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及对QTc间期的影响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奥氮平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性价比最高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