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媒体绘本在教学中神采飞扬

2014-07-17 04:43朱海娅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 2014年4期
关键词:女巫扫帚生动

朱海娅

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于直观性强,表现手法多样和学习的自主性。多媒体课件是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有机结合,以其独特的形、声、景扣动幼儿心弦,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幼儿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那么如何让多媒体课件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园绘本类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真正快乐主动学习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动感画面,激发情感

《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多媒体课件所具有图形、音像、动画等教学信息的能力,再现绘本故事情节内容。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动画情节一下子就吸引幼儿注意。通过幼儿的观看,激起他们表达的欲望,老师从中微微点拨和提醒,就能丰富表达的内容,帮助他们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

如大班语言活动《大羽毛》中,为了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我请幼儿观看了一段无声动画:大嘴狼拿出三瓶汽水,三个小动物接过来喝完后都晕倒了,大嘴狼开着装有三个小动物的车子驶离画面。看完后我提问:“你看见了什么?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无声的动画片段,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与情节猜想,通过老师的追问和点拨,幼儿说话的兴趣和愿望自然被唤起,他们语言的表达也就更加丰富具体了。这种看无声动画后的阐述活动,对幼儿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起着十分有效的锻炼作用。

二、形象生动,兴趣盎然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

1. 生动画面,营造故事生动氛围

幼儿园孩子往往以无意注意为主,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比较抽象的事物很难接受。由于受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其抽象思维才开始发展,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单纯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抽象的讲解,孩子就会感到难以理解,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将故事的意境、内容、语言、生动的动画统合在一起,让幼儿多渠道感知,并以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现出来。如大班语言活动《女巫扫帚排排坐》中,小花狗爬上了女巫的魔法扫帚跟着一起去飞行了,大风呼呼迎面吹,大家快乐地哈哈大笑。在感受小花狗坐在魔法扫帚上飞行时的愉悦心情,画面是用高空俯视的视角做成的场景,女巫骑着魔法扫帚变换着各种姿势飞行在上空,生动的画面,不仅让幼儿动起来了,也将幼儿更好地带入故事情境中。

2.巧用音效,创设情景游戏

语言活动中,往往需要幼儿通过理解、欣赏,培养对故事主题的感悟能力。传统的教学都是靠教材本身的语言和教师的口头语言活动以及插图来进行,难以充分地表达故事的思想情感和美感。加上幼儿身心发展的限制,他们对文学作品意义的理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以文字、声音、动画三结合的方式,有效地烘托、渲染语言欣赏的氛围,促使幼儿入情、入境。大班语言活动《大羽毛》中,我把音乐《拨弦》中的一段与画面结合起来,每到乐句中的一个重音时,开车的大嘴狼就会恶狠狠回头瞪眼瞧。这样一来就创设了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音乐中的紧张、画面中的危险巧妙地融在了一起,很好地营造出危机感,让幼儿在这个短短的情景体验中,体验到了危险中自救的心跳加速和顺利留下线索后的成功与喜悦。这就是教师借助于电教绘本中动画、音响效果的优势,将幼儿所掌握的语言和词汇进行迁移和运用达到的教学效果。

三、开阔视野,主动探索

《纲要》中提到:“能清楚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欣赏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能有感情地朗诵和讲述并乐意创编。”这一目标对幼儿在语言方面的创造力与表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幼儿创设情景激发幼儿想说的兴趣,拓展更宽的想象空间,理清说的顺序,从而发展他们语言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1.点燃表达兴趣之“情境”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多媒体课件鲜艳生动的画面、逼真悦耳的音响,就像动画片一样最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乐于交流,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印象深刻,记忆持久。在语言活动《女巫扫帚排排坐》中,三个小动物在坐上女巫魔法扫帚时都向女巫进行了询问。如小花狗说:“我是一只小花狗,聪明伶俐人人夸,像我这样一只狗,扫帚上可否坐得下?”这句话内容较长,为此我马上请幼儿回忆听到了什么?并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出相应的代表图案。再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凸显相应的句子,引导幼儿主动记忆;当小翠鸟向女巫询问时,先出示代表这段话的图案内容,请幼儿迁移前面的句式来夸夸翠鸟,再听小翠鸟如何夸自己的;到小青蛙向女巫询问时,由于有了前面两个小动物的示例,孩子们就活跃起来了。在幼儿进行充分表述的基础上,再点出故事中小青蛙说话的图案和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巧用多媒体手段,幼儿不仅把这段比较长的句式掌握了,还能从夸本领、动作、外貌中进行部分替换创编。

2.给予理解故事之“情境”

幼儿的语言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的。”因此,为幼儿创设了人人操作课件小游戏的环节,让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提高了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如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它里面的语言非常精炼,如“走过”“绕过”“钻过”。可这里有的动词对幼儿来说却是不易理解,可以说是整个绘本的难点所在。所以制作了母鸡萝丝整个散步的动画过程,随着母鸡散步,在相应的地方就配上音乐和朗读声,如“越过草堆”就适当放慢速度。如此形象而又生动的演示,使得幼儿一下子就掌握了母鸡萝丝的整个散步过程。她的动作,她的路线,在这个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幼儿也能轻松地理解掌握了。

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于直观性强,表现手法多样和学习的自主性。只要我们把握多媒体课件教学特点、幼儿学习心理,探索新的教育模式,调动幼儿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让大班绘本类语言活动绽放别样魅力,促进幼儿感知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让幼儿爱上绘本,爱上我们的语言活动。

(江苏省张家港市西张幼儿园)

猜你喜欢
女巫扫帚生动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寻找魔法扫帚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女巫来过梦里
女巫的扫把
萌女巫与魔法猫
抢扫帚
萌女巫与魔法猫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