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读书笔记

2014-07-18 02:38杨红旗
滇池 2014年6期
关键词:小说

杨红旗

1、克莱尔·吉根《黑马》,写失去了女人的布拉迪孤寂的生活,适时地做一点事,喝一些酒,如此而已。叙述平静细致,特别微妙的是她处理一些小情节时的从容。1.1

2、莫言短篇《夜渔》,写“我”和九叔夜里到河边去捉螃蟹的事,九叔沉迷于吹树叶,灵魂出窍。恍惚间,一白衣女子帮我捉了两大袋螃蟹。醒来时,已红日初升。写得神神叨叨的,颇得《聊斋》神韵。1.6

3、弗朗索瓦丝·萨冈短篇《一夜》,简洁而带温情的叙述,穿插了心理的变化描述。她因为马克的离开而心烦意乱,并选择给西蒙打电话。他们曾经是情侣。西蒙带她去喝东西,跳舞,凌晨才回到住处,安静地一起入睡。1.8

4、弗朗索瓦丝·萨冈短篇《名伶》,写一个作为肥胖的歌剧演员无数情人中一员的他,对自己的身份,充满怀疑和怨愤,却又无法改变。他的心里,不断涌现各种复杂情绪,恰又遭遇了一个无足轻重的误会。这是命运还是生活?是无选择中的选择。1.8

5、曹寇短篇《市民邱女士》,从城管的角度叙述了商贩与城管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邱女士只是作为说话的一个起点,而关键是对不确定的命运的重新认识,最后自己假定为死,就确定了。城管的存在有必要性,自我则充满荒谬性。他的叙说常常不在一条线上走,有时候又走得陡,会心一乐却满含辛酸。1.9

6、马尔克斯的短篇《灯光如水》,写两个孩子在得到父母奖励的一艘小船和一套潜水衣后,趁父母外出看电影,他们借助房间里的灯光,在房间里潜水。小说的整体设计充满想象力。1.14

7、英国的马修·赫特《她在大学里学了生物学》,写某女士因为窗台上的鸟巢和合租的舍友的嘿咻声而变得烦躁不安,最后用衣架捅掉了鸟巢。在简洁的叙述里,看见了一个普通的而且有洁癖的单身女子。1.14

8、西班牙的索莱达德·普埃尔托拉斯的小短篇《慢慢地回家》,写两个偶然一起回家的青年男女,最后因一点小误解而对“我”未来的爱情产生长久的影响。叙述的语调轻淡,节奏悠闲舒缓,有点小喜欢。1.14

9、索·普埃尔托拉斯《约会》,可以说,这是一篇优雅的小说,我特别看重的是他对细节的描写,一丝不苟,娓娓道来,语调不疾不徐,沉稳舒缓。至于精心设计的情节,就仿佛一天中偶遇的一个小插曲,意外,但却是自然的。1.15

10、东巴夫《寻马记》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文本,在细致工笔的勾勒下,整个叙述显得精明细腻,一丝不苟,但工笔的难点是如何把精线条做得传神,即形神兼备,但当形胜于质时,质的空间就会被压缩,而呈现飘忽感。或者说,他对现实的关注和采撷还处于初始阶段,甚至他以前记录的那些生活片段,反倒更加生动传神,更具有小说的特质。但他对小说的探索精神和不懈追求,又给予我们很大的压力,如张雷所说,我们不怕厉害的,怕的是勤快的。东巴夫就是那不懈的一个。1.17

11、好不容易才读完路内的长篇《花街往事》,小说以歪头顾小山的成长往事为主线,期间又穿插了父亲顾大宏的人生经历和情感波折,当然还有他姐姐顾小妍的成长故事。一家人的生活都不平静,姐姐磕磕碰碰读到大学毕业,回城做了一名邮递员。顾小山成长中一直伴着一个女孩罗佳,直至上了化工技校,最后辍学。两人的关系是那种似是而非的亲密,最终也不了了之。整个故事一直笼罩着一层灰色的尘土,而成长又是那样缓慢凌乱。1.18

12、法国格兰维尔短篇《年轻姑娘和树》,对情节的勾勒和对人物的描绘充满大胆和刻毒的想象力,但每一步,又做得一丝不苟,他抛弃了小说的套路,重新进入私人化的小说叙事。1.31

13、胡里奥·科塔萨尔《动物寓言集》(短经典)里的几篇,《被占的宅子》、《给巴黎一位小姐的信》、《远方的女人》、《公共汽车》、《剧烈头痛》等,使我再次明白,东西方小说的叙事方式和叙事语调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的,其根源是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源流不同。小说依托的东西本来就是俗世,特别中国的小说,就是对日常事件的重现,西方叙事里才有象牙塔一样的想象空间,因此它完成的知识分子叙事才有意义,中式小说的语场决定了它的陈述方式。西式小说的价值在于它引领了人们思考的方式和方向,自然也提供了小说叙事的多种可能性。1.31

14、读完何鸟短篇《虚脱》,再次领略他生动幽默的故事。这是他乡村光棍系列之一。这不仅仅是一场喜剧,更是在荒诞中呈现现实生活的无奈与苦涩,是乡村的另一种真实。他开头的叙事可能并没有进入最佳状态,叙述过多,描写不够,情节之间的转承穿插不免生硬。期待下一个。3.25

15、王建安《少年往事》是一个很好的短篇。就叙事和语言来说,也是我特喜欢的一种,轻松自然,不紧不慢,从容平缓,又有所伸展。结构也不复杂。语言简洁练达,细节描写生动绵密,步步相扣。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那些事,既荒诞又真实,诚难忘却。忽也生出写一篇少年小说的冲动了。3.26

16、雷平阳散文《杨长寿夫妇睡眠处》,用细腻深入的笔触描述了生存的隐秘地带,平庸的生活里迭起奇异。《铁匠》则如一篇传奇小说,重新阐释了活着的宿命,沉重,悲凉。语言则如诗。3.26

17、黄尧短篇《军督粉》是个很不错的小说,故事、叙述、语言都很好,甚至有点传奇色彩。那语言特老道,又有民间的风情,历史的韵味。可惜没读过他别的小说,不知如何。4.7

18、何顿的《失落的童年》以散文的笔法回顾特殊年代里一群同学的成长经历,着重是要突出时代环境影响下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和较为真挚的感情。他用回忆的方式,使小说处于亦真亦假的状态,读上去很亲切。4.7

19、郑小驴短篇《1966年的一盏马灯》以扑朔迷离的形式出现,但其实故事并不复杂,是作者用自己的想象力丰富了故事,使故事不断跳跃,时段交错,看上去呈现出多种可能性,但叙述还是略显粗糙,尤其缺少一些必要的细节的刻画,个别字句上仍欠锤炼。总体来说,还是丰富空阔的。4.11

20、兰芳的短篇《小世界》写一群到美国去闯荡的中国妇女的无聊且无奈的生活,不一样的生活场景,产生不一样的应时心理和解决办法,是对美帝国的再次认知。感觉这个题材太陈旧了,很多人写过,没新意了。4.12

21、何尤之的短篇《阜宁大糕》是一个很好的小说,写得有滋有味,真实细致的描写,淳朴自然的童趣,富于地方特色的年味和民俗,以及从孩子出发的我相信是确确实实的人间真情,都被作者用冷静舒缓的笔调写出,读完仍意犹未尽。4.15

22、朱零的《朱零编诗》可以当作一本诗集来读,出于阅读趣味的不同,有些诗我以为并未达到较高的水准。他对诗歌的点评也比较少,只是不沉闷,其中的一些“闲笔”也颇有趣,闲时看看,也可以了解些该杂志的趣味。他依托一个强大的工作平台,很容易将经过他手的作者,推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这点是别人不能比的。4.26

23、向田邦子编剧以绝妙的对白、巧妙的构思被称为“向田电视剧”。其短篇《水獭》有优雅之处,她并不急于推进情节的叙述,时时插入回忆和对景物生动细致的描写,一下子拉宽了小说的空间,且文笔简洁而跳跃,显得生动灵活。至于故事本身,很多小说并无明显差别。4.27

24、第一次读迟子建的小说,没发现有特质处。《一坛猪油》虽写得平稳扎实,但缺少给人想象和激动之处,基本属于平铺直叙的讲故事。如果说出彩,那是她对人的命运的关注,关注时代给予小人物的伤害。4.27

25、断断续续读完马尔克斯的演讲集《我不是来演讲的》。他立足于拉美独特的历史和人文环境,阐述对于政治、民主、民生、人权、电影、绘画、新闻传媒、公共秩序等多个领域的独到见解。最喜文风干练古奇,简洁跳跃。5.3

26、张莉《直等到各分子都到齐了——莫言文学世界的生成》,评述了福克纳、马尔克斯、鲁迅和沈从文、蒲松龄这些作家对莫言文学创作的影响,论据详实充分,从中也可看见一个作家走过的路,内心的反省和创作的成熟,这个过程一定充满了痛苦、纠结、迷失、自我否定和向前的喜悦。5.5

27、鲁敏的《隐居图》写一女老总在考察项目时偶遇当年的男朋友,这男朋友只安于小日子和小事业,到访他家后,她也有点隐居的心动。文中大量心理独白式的叙说和议论,遮蔽了对细节的刻画和对人物的描写。其叙述相当圆滑,仿佛手到拿来,这恰恰远离了小说所需的品性。5.13

28、张雷短篇《遗忘的方式》,同样是谜一样的故事,细腻的笔触与地方风貌的结合,既像在现实中,又仿佛无尽逃离,俗眼看不穿,只有臆想而已。5.23

29、余华长篇《活着》的结构以单线设计,并不复杂,一以贯之的是福贵的人生经历,虽然中间穿插着几段在现实里与福贵的交谈和情景描写,但对他这种单线叙述没有什么影响。总体来说,单线叙事略显单薄,但不会挫伤作品的厚重感。5.24

30、梁鸿的理论文章《“精神危机”的发生》立足于八九十年代政治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及市场经济时代的精神危机,其以专业化的眼光扫视了这一特定时期精神危机产生的缘由并作了分析。但感觉涉及的层面小了些,是不是可以从更丰富的领域来看这一时代的精神变化呢?6.5

31、黄承明《岁月有痕——回望文革到离休的那些日子》是我读到的较为详细具体地记述文革经历的文章。在非人的环境下,人性被异化,人的种种恶性也暴露无遗,他能坦然面对,实是高人。他的种种遭遇,写得质朴诚实,充满感情和伤痛。那种背景下,一个人要活下来,还真不容易,脚手都被打断了,还得挺住。其他的,死了很多。他重点写的是文革的经历,那是恶梦。1978年以后,相对简约一些,但也是很好的补充。此文甚好,是我将《黉学》一书带回来的主要原因。6.12

32、木祥的中篇《怀念战友》,是一篇很温情的小说,写的是七十年代到西藏塔克逊当兵的经历,以及和战友们交往的经历。应该说,他写得很克制,很干净,细节不多,但很感人。6.15

33、莫言中篇《我们的七叔》,写得大开大合,文风凌厉,想象高奇,细节丰富但不拘泥,甚至已将七叔的一生收纳。而重点是写七叔在文革一段的遭遇,他的无奈生活,实在是周遭老百姓中的一种。6.15

34、于坚散文《高原上的葡萄》,写十九世纪中下叶外国传教士千里迢迢到迪庆州德钦县茨中传教的事。他们修建教堂、种植葡萄、救助穷人、医治疾病。但这是一个关乎地域、宗教、民族、文化和人性的事。于坚写得开合细腻,自然与人文、生存与精神、宗教与世俗、历史与现实不断交错,形成严密的一体。仿佛考古,却是对现实的指引。6.17

35、读了段国荣写的《永德县“文化大革命”综述》,对文革的认识进一步具体了。此文写得不错,比较详实,对时间、人物、事件都有具体的交代,应该是可信的。这是我偶然得到的《临沧“文化大革命”运动》(上下册)中的一篇。另这两本书有八十万字,很有价值,值得拥有。6.19

36、胡廷武的中篇《钓鱼》,写得清新自然,很可爱。以刘玄的生活为线,穿插了单位里几个人的命运,看得见小人物卑微生活下的人性本质。虽然写的主要是反右和文革,但不管如何变幻,人还是保留了一些基本的善,和对日常生活趣味的迷恋,读来意趣盎然。7.1

37、黎小鸣的中篇《穷途》,写的是一个人无所适从的人生。张如安因精神的恍惚放火烧了自家房屋,父母葬身其中,从康复医院出来后,他首先排斥的是自己,负罪感压垮了他,并因此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排斥。也许是话题的不轻松,整个叙述压抑沉闷。7.2

38、邓一光的短篇《北环路空无一人》,写“我”和一只叫皮卡的寄养哈士奇的故事。故事、语言、结构方面虽有跳脱,但也庸俗无趣,不过是无数无聊小说中的一篇。7.10

39、付秀莹的中篇《笑忘书》,写的是一段旧时光,乡村的旧院,生产队时的亲人们,成长的缓慢时光以及旧院里人事的变迁。全文采用的是散文式的叙述笔调,取消了小说所必须的细节刻画和景物描写,主观讲述代替了人物叙事,但增加了抒情性。7.25

40、俄国作家柳·彼得鲁舍夫卡亚的短篇《安排生活》,写一个年轻寡妇在生活上遇到的一点小麻烦。他丈夫生前的熟人萨尼亚总是来找她,她带着孩子,还有年迈的母亲,而他又是一个生活失败的有颗不踏实的空虚心灵的天才。可爱的是作者将这个题材处理得很丰富细密,感性而跳跃,避免了平板和单一。7.28

41、杜鲁门·卡波蒂短篇《属于自己的貂皮大衣》,写老朋友微妮突然来访,其目的是向芒森太太转让她心仪已久的貂皮大衣,但最后,她得到的是一件已经朽烂的衣服。小说安排的是意外的结尾,前面的铺垫严密自然。7.30

42、汪曾祺短篇《故乡人》分三个部分。一是“打鱼的”,写打鱼的几种情况,重点写了一男一女在臭水河穿牛皮罩衣打鱼。二是“金大力”,写泥瓦匠金大力,他不会什么技术活,但却是泥瓦匠的头儿。并写了金家茶水炉子生意的事。三是“钓鱼的医生”,写医生王淡人,爱钓鱼,医术很高,且有普度众生的情怀。写医生这篇较生动具体,关于行医的很多内情,专业事物,详细地道来,仿如圈内人。7.30

43、墨西哥的加西亚·蓬塞短篇《约会之后》,写一个坐公车回家的年轻姑娘,在十一月的秋风里,顶着寒气。小说对景物和车上的人有细致的描写。在简洁的叙述里,写得优美,优雅,忧伤。7.31

44、作为阅读来说,波拉尼奥的短篇《圣西尼》是非常易于阅读的,节奏明快,线条清楚,语言简洁通俗,不绕圈子。它写的是流亡西班牙的阿根廷作家圣西尼最后几年的生活。偶然的相识,通信,谈论作品和他的儿子,最后为寻找儿子而决然返回阿根廷。由此可知,当年阿根廷局势对作家们的影响。7.31

45、波拉尼奥短篇《亨利·西蒙·勒普兰斯》写失败作家勒普兰斯二战后的生活。作为失败作家,生活极其不易,慢慢地,他接受了现实。全文采用的是概括式的叙述性手法,而不是刻画细节的描写性叙事,这多少让人有些讨厌。8.6

46、张庆国中篇《如鬼》是个很好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当时风靡的《如风》。《如风》只是切合了现实的某种需要,被疯狂转载。《如鬼》则不同,背景从当下到文革,以文革为主,人物的层面从底层起,没落的小知识分子,艺术爱好者,地方官员的代表,京城官员的代表,一个个登场。二叔这个任务很诡秘,他要我给爷爷迁坟,其目的是要把自己的功绩重新写进爷爷的墓碑。但“我”只给他一个虚拟的承诺,断然否定了他的价值观。他在虚幻的满足中去世,对他来说是圆满。各种层次的人物纷纷登场,就看见了当时的世相。小说错综复杂,涉及的层面很多,官员、教员、卡车司机、艺术爱好者、无业游民,城市的普通妇女,共同构成了当年的一段重要生活。我不喜欢的地方是作者有很多抒情的、概括式的叙述。8.10

47、杜鲁门·卡波蒂的短篇《银屏》是个不错的小说。从情节看,结论是早就有的,但走向结论的过程,却是曲折、漫长、繁复的。作者写了一个叫苹果佬的男孩,为了得到商店在圣诞节前一天抽奖出时奖励幸运者的一玻璃瓶零钱来给妹妹米迪治烂牙,每天都会来到店里作观察。最后他猜中了,没有谁知道他是怎么猜中的。很有意思的一个男孩。8.11

48、翻阅朱霄华丹霞斋笔记《今日立秋》。记很多淘书经历。性情中人,搜书爱书到他这个地步,算是高人了。我甚爱其中的一些句子,如“这么好看的书,摆在书店里闲着是很可惜的。”不觉有知音感。“在平价书店看到《散文理论》,翻了翻又插回书架上。想了想,这么好看而便宜的书竟然无人要,干脆买了回来。”我会不会这么干呢,有时候很爱书,但还得说服自己。他写在电脑上用智能拼音输入“郭沫若”三字的首写字母,就会跳出名来,于是乎感叹“什么是名垂青史?名垂青史就是你把某人姓名的头一个汉语拼音字母用智能法输入后能够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来的意思。名垂青史实际上也就是名垂电脑。”甚觉可爱。8.17

49、选购了《汪曾祺集》四本。我和朋友在谈到这部书时说:“手上拿着这套书,即使没读,也会感觉非常快乐。”它有很多个优点,选编、设计、装帧、印刷、纸张、字号、内容、语言、色彩、重量等等方面,都是绝好的。价格也不贵,定价是每本三十六元,我买的时候正遇上当当网六折,一并拿下。除了书衣,里面的硬壳也很舒服,一般书是没有这个感觉的。这些都是赞美的话,我还没发现它哪点不好。肯定会有,发现再说。

汪曾祺的文字,在汉语作家中,是没得说的,夸耀的话,网上一搜,就有很多。我曾经以为,汉语的小说,古代的读金瓶梅,后来的读汪曾祺,汪后读贾平凹。不信就算了。如果你喜欢,就拿下。8.18

50、何小竹的短篇《我一生中的色情念头》是个很好玩的小说,回忆了年轻时代怀着特殊兴趣的一些特殊经历。从看碟、搜碟、扔碟,到忐忑不安地和妻子一起欣赏碟片,这个色情影片爱好者,终于脱胎出来。但他又陷入新的迷离的漩涡。小说的语言比较干净,很有意思。8.22

51、金海曙的短篇《老方超短的洛丽塔生活》只是记录了生活中的某个片断,把自己的情欲和无为表现出来,这或者就是现实里的尴尬。有生活带来的疲累与无聊,逐渐消解了欲望。欲望虽然还在,但却无法驾驭它。它就像鬼,无踪无影,一闪即逝,只剩下颓然的生活。8.22

52、曹寇短篇《你还记得那个草堆吗》,回忆了屌丝们年轻时的求偶经历,和以前的作品一样,无聊青年就是那几个,王奎、张亮、高敏们,上演一场青春剧,很好看。可惜这次高敏死了。8.24

53、贾平凹的短篇《寡妇》以前读过,现在又读,别有趣味。神奇,质朴,生动,有趣,诡异。这些可能也算高明小说的特质吧。8.26

54、赵志明短篇《石中蜈蚣》是个非常富有想象力的小说。我们对现实的理解方式应该是多元的,而且应该想到超自然力的存在,它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故事,恐惧、残忍、愕然。小说的主题部分非常神奇,有极强的吸引力,最后的说明部分则显得可有可无。8.27

55、李铁中篇《我们的关系》是无数庸俗小说中的一篇,他用娴熟的手法将单位里庸俗不堪的人际关系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眼前,里面的人都是庸俗的,无原则的,只有利益、权势和性欲才是他们永恒不变的追求和行动指南。我相信在当下的时代语境里确实如此,但作为独立存在的一些个个体,人们是有自己的是非标准和价值取向的,并非都是无个性的动物那般,全是原生的属性。作品在一些细节的描写和情节的过渡上,显然牵强附会,生硬拼贴,因此,本文的叙述表面上娴熟老道,实际上是庸俗错位的。8.28

56、魏思孝的短篇《美洲豹都会消失》,写的都是市井小事,但手法和语言有点意思。人们在生活中,总是平凡着,却时时处于危险之中,不知道危险什么时候会来。生活就是一个又脏又臭的黑洞,不敢仔细地看,知道就行。这真是有想法的小说。8.31

57、最近看了一些中国作家的小说,故事很老套,语言和手法都很成熟,成熟得就像一个女人,已经经过了青少年,经过了少妇,到了徐娘半老的状态了,你叫我如何还能爱她呢。我爱的是成熟不久的少妇,有活力,有韵味。或者是那青涩的少女,满了十八岁,初为成人,却还含有娇羞,对未知的世界一片懵懂。你成熟为一个老妇,只能在家养老了,不要出来混啦。或许可以做做老年保健操,延年益寿。许多小说就这样,看似完整,其实平庸,毫无趣味。9.2

58、今偶读到鲁迅诗歌《吊大学生》,颇有意思,照录如下:“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什么感觉?惊愕?惊艳?老辣手。9.18

59、雷杰龙短篇《归宿之地·看云的人》里的一段话,轻轻地打动了我,我也曾这么想:“在自己青年时代,世界远没有现在这么庞大和不可思议,一个人内心如果拥有某种强大的理想和激情,还有一丝冲破世界牢笼的可能,用自己的奋斗和牺牲为世界做些美好的事情。可是,自己一生的努力,证明这样的可能其实也是一种虚妄的梦想。”但我想,平淡地活着,有那么一丝理想和激情,还是必要的,即使最后证明是虚妄,也为了不至于使生活太乏味。9.23

60、读了阿乙的短篇《阁楼》,一个有关杀人的故事。杀人的事是经常有的,关键是怎么杀,因为什么引起,或者理由、借口、依据的不同,人们对事件的评判也不一样。这个小说呢,它写杀人的事,写得像个一般的小说。9.25

61、河西短篇《空城计》除了细密的叙述,在任务主观意识的流动上也做了深入的描述,因为这种心理变化正好是推动情节的重要因素。作者在结构上做了一些尝试,过去与现在交错并行,层次就多了。9.28

62、断断续续地读完颜歌的长篇小说《段逸兴的一家》,在较小的格局里,作者以细致生动的笔触书写了一家人鸡毛蒜皮的琐事,围绕奶奶八十岁生日,以豆瓣厂为基本立足点,一群人粉墨登场。但作者并不拘于这一事件本身,却能在中间宕开一笔,把触角伸到更广阔处,然各部分的接合却自然无痕,巧妙穿插,可喜的是语言生动丰富而不凝滞,以常规文本为基础渗入本地方言,别有一番情味,并不觉得生涩。作者实际很年轻,却深得生活肌理,一丝不苟,绝无紊乱絮叨,娓娓道来,足见驾熟就轻的功力。9.30

63、读完余华《第七天》,这是一个通篇充满疼痛的长篇,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部,每一个情节都对应着不堪的现实,而所有悲剧的原因,不是由于人们本身,仿佛都是外部世界强加上去的,使人们不得不被动地接受,而叙述者,又充满悲悯的情怀,以饱含温情的眼光审视着这残酷的一切。小说充满想象力,以足够颠覆常规认识的气魄,使阅读变成一次奇诡的让人惊讶的探险。我觉得他的手法十分高明,尽管流传着种种批评声,但确是一次大胆的超越。10.3

64、阿乙短篇《发光的小红》,有点小传奇,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一个人不可预计的一生,一生漫长,几个截面足以看见。他致力于内心的变幻与冲突,叙事人的介入,丰富了小说的层面,也给叙事带来更多的缺口,每一处,都可以读提戈冲杀。10.19

65、再次读了芥川《罗生门》,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仆役走投无路,暂栖身于罗生门楼,恰遇一位薅死人头发卖钱免于饿死的老妪。仆役凭仗强力,还是剥去了老妪黄褐色的和服,逃离了现场。所反映的社会和人性,自不必说。但一丝不苟的严密刻画,让人紧张和悸动。11.1

66、鲁敏的《荷尔蒙夜谈》不能说她写得不认真,但我就是不喜欢,仿佛整个社会全都堕入到一种无聊的庸俗里,而作家却偏要去迎合它,记录它,做它的注脚。叙事方式和语言都在这个泥淖里,耗费精力,却没有意义。它缺乏的是什么呢,大概是空灵吧,是心性,是境界,还有呢?11.25

67、向田邦子《格窗》,写江口家几代人之间的复杂情绪。母亲阿高的外在形象,直接影响了自己择妻的标准,结果找了个瘦小而黑的美津子,再是后来女儿律子的婚事,都不断使江口的情绪产生波动。这种波动是隐秘的,也是真实的。小说家能很好地把握这种隐秘的东西,足见其的敏感了。11.26

68、萨曼塔·施维伯林短篇《蝴蝶》里,卡尔德隆在学校大门接孩子时,捉住了一只漂亮的蝴蝶,最后踩死了它。他突然感到,那些涌出教室的孩子们,便如同蝴蝶,纷纷绕着家长飞舞。他一动也不动,生怕那只死去的蝴蝶身上,会看见自家女儿身上衣服的颜色。美妙而残酷的联想。小说的力度往往在此。11.30

69、萨曼塔·施维伯林《地下》里,酒吧偶遇的一个老头,给我讲一群在矿山玩挖井游戏的孩子。最后消失在矿山,再也找不到。那口干处的井,自己长满了土。当然,听取故事必须付费。但最后,老头也消失在旷野中。11.30

猜你喜欢
小说
何为最好的小说开场白
小说课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我们曾经小说过(外一篇)
妙趣横生的超短小说
明代围棋与小说
闪小说二则
小说也可以是一声感叹——《寒露寒》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