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研究

2014-07-18 12:06王建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9期
关键词:白细胞胰腺炎胰腺

王建军

对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研究

王建军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恢复进食的合适时间。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 随机分为三组:3 d进食组20例, 5 d进食组20例, 7 d进食组20例, 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抑酸、抑酶、补液等治疗, 采用不同时间恢复进食, 住院第10天观察患者C反应蛋白、血沉、白细胞变化情况, 并进行住院时间比较, 评价恢复进食的合适时间。结果通过观察, 发现住院第10天三组患者血沉、白细胞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 d进食组、7 d进食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d进食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其他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d进食组、7 d进食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d进食组住院时间长于其他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尽早恢复进食, 在住院第5天左右恢复进食较为合适。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胆道疾病或暴饮暴食等原因造成胰酶激活, 继以胰腺损伤的一种疾病。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 病情凶猛, 病死率高[1], 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在胰腺炎的治疗中, 禁食是很重要的一项措施, 可以使胰腺得到休息, 减轻胰腺分泌, 促进病情好转。但禁食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肠道功能障碍, 造成患者经济负担, 患者对禁食常难以依从, 甚至会引起医患矛盾, 许多学者强调胰腺炎患者尽早恢复进食[2,3], 但究竟何时开始进食, 尚缺乏统一认识, 本研究目的是为了寻找胰腺炎患者恢复进食的合适时间, 为患者早日康复努力。现将近年来, 本科在治疗胰腺炎患者时采取不同时间恢复进食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2014年4月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诊断标准参照2003年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4], 所有患者发病时血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 经上腹部64排CT平扫证实胰腺有形态改变。所选病例随机分为三组:3 d进食组20例, 其中男11例, 女9例, 年龄32~58岁;5 d进食组20例, 其中男10例, 女10例, 年龄41~60岁;7 d进食组20例, 其中男12例, 女8例, 年龄28~57岁;三组年龄、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所有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血白细胞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入院后均要求禁食水, 给予留置胃管胃肠减压, 并给予泮托拉唑抑制胃酸分泌, 持续生长抑素微量泵泵入抑制胰腺分泌, 酌情给予抗感染治疗, 并注意大量补液, 防止低血容量及重要脏器灌注不足, 补充足够葡萄糖维持人体基本能量需要,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以及其他综合治疗措施。三组患者分别于病程第3天、第5天、第7天恢复进流质饮食。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第10天时, 观察三组住院患者C反应蛋白、血沉、白细胞数值变化情况;进行三组住院患者住院时间长短比较, 评价恢复进食的合适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当各组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进一步采用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治疗第10天, 三组患者血沉、白细胞数值均有明显降低, 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d进食组与7 d进食组C反应蛋白下降明显, 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进食组下降不明显, 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d进食组与7 d进食组住院时间相对较短, 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d进食组住院时间相对较长, 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第10天三组患者血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住院时间比较

表1 治疗第10天三组患者血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住院时间比较

注:与3 d进食组比较,aP<0.05;与5 d进食组比较,bP>0.05;与5 d进食组比较,cP<0.05

15.05±1.39c11.90±1.29 12.55±1.15ab33.65 0.00组别例数血白细胞数(109/L)血沉(mm/h)C反应蛋白(mg/L)住院时间(d) 3 d进食组5 d进食组7 d进食组20 20 20 FP 5.57±0.81 5.27±0.81 5.14±0.72 1.62 0.20 12.55±2.23 12.30±2.88 11.80±2.33 0.46 0.63 10.18±2.04c4.19±1.87 4.50±1.70ab64.61 0.00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胆道感染等原因导致胰腺产生炎症,临床上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型[5], 在胰腺炎的治疗中,禁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为进食后会通过扩张胃部、刺激胰腺等造成胰腺分泌胰液, 导致胰腺及其他脏器进一步损伤。禁食后可以使胰腺得到相对休息, 有利于病情好转。但禁食后肠道脱落细胞不能及时清除, 会造成肠黏膜萎缩、肠道屏障受损、肠道菌群失调、肠道感染, 甚至肠衰竭[6];同时,禁食后患者所要补充液体及营养增加, 会造成患者心理逆反,甚至引起医患矛盾, 并且长时间静脉营养会导致导管堵塞、感染、血栓、血肿等形成。所以目前大多学者主张尽早进食,包括最近2013年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4]强调发病48 h内即可置入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 但对何时常规进食目前没有统一认识, 本研究将急性胰腺炎轻度、中度患者纳入观察范围, 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于病程第3、5、7天进食,观察其炎症相应指标及临床表现变化, 探索最佳进食时间。

C反应蛋白被称为急性炎症蛋白, 当机体组织受到损伤时, 由大量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白介素-8等)刺激肝细胞及其他组织合成[7], 是判断胰腺炎严重程度及恢复程度的重要指标。观察C反应蛋白的变化可以协助诊断病情的变化及预后。血沉也是反应炎症及感染程度的一个指标, 和C反映蛋白、白细胞一起来分析胰腺炎症的恢复程度。

当治疗进行到第10天的时候, 复查C反应蛋白、血沉及白细胞数据, 发现在三组患者中, 血沉及白细胞数均有明显下降, 三组统计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 d进食组及7 d进食组C反应蛋白均明显低于3 d进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d进食组与7 d进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当患者正常进食后无腹痛、腹胀等不适, 复查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血沉、白细胞等相关指标无明显异常, B超检查胰腺形态无明显异常时, 准许患者出院。进行住院时间统计发现, 5 d进食组与7 d进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 d进食组与7 d进食组住院时间均少于3 d进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上述结果提示:经过抗感染、抑酸、抑酶、补液等治疗,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症状好转, 血沉、血白细胞趋于正常。相对而言, 3 d进食组患者病情恢复欠佳, C反应蛋白降低不明显, 可能是由于进食过早, 刺激胰液分泌, 胰腺所产生的非感染性炎症恢复慢, 而5 d进食组与7 d进食组病情有明显好转, C反应蛋白基本恢复正常, 胰腺炎症明显好转,两组有相同的治疗效果。本着尽早进食的原则, 应以5 d左右进食为宜。

本研究主要针对于急性胰腺炎轻、中度患者, 对于重度胰腺炎患者, 由于其伴有持续的器官功能衰竭, 病情复杂,个体差异大, 合适进食时间尚难确定, 暂不安排在本研究中,需做进一步探讨。

[1] Drover JW, Cahill NE, Kutsogiannis J, et al.Nutrition theraphy for the critically ill surgical patieht: we need to better.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2010, 34(6):644-652.

[2] 李友明.早期肠内营养供给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预后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6):45-46.

[3] 易静, 李美霞, 李翠红, 等.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疗效评价.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1):32-34.

[4] 王兴鹏, 许国铭, 袁耀宗, 等.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中华内科杂志, 2004, 43(3):236-238.

[5]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 《中华胰腺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3, 33(7):530-535.

[6] 徐昉, 汪飞, 周发春.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预后的随机对照研究.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4):801-803.

[7] Pooran N, Indaram A, Singh P, et al.Cytokines(IL-6, IL-8, TNF):Early and reliable predictors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 Clin Gastroenterol, 2003, 37(3):263-266.

Study on the time of resumed feed in acute pancreatitieas


WANG Jian-ju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Jiaozuo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Jiaozuo 4540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right time of resumed feed in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eas.Methods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ea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20 cases resumed eating on the third day (3 d feed group), 20 cases resumed eating on the fifth day (5 d feed group), 20 cases resumed eating on the seventh day (7 d feed group).All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anti-infection, inhibiting acid, fluid replacement, and so on.Each group resumed feed at different time.C-reactive protein,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and white blood cell were observed on the tenth day.The hospital stays were compared to evaluate the right time of resuming eating.ResultsThe level of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and white blood cell of three groups were similar in the tenth day.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levels of C-reactive protein in the 5 d feed group and the 7 d feed group were similar,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level of C-reactive protein in the 3 d fee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two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hospital stays of the 5 d feed group and the 7 d feed group was similar,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hospital stays of the 3 d feed group was longer than other two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eas should resume eating as early as possible, and it is suitable to resume taking food around the fifth day in hospital.

Acute pancreatitis; Resumed feed; C-reactive protein

2014-07-22]

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猜你喜欢
白细胞胰腺炎胰腺
白细胞
《中华胰腺病杂志》稿约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