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分析

2014-07-18 12:06詹景冬张扬王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9期
关键词:肌钙蛋白胸痛敏感性

詹景冬 张扬 王君

·临床医学·

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分析

詹景冬 张扬 王君

目的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应用。方法51例AMI患者为AMI组;22例发作性胸痛<20 min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入院时及发病后1、2、3、4、6、7、8、10、12 h的血液FABP水平。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各时段的血液FABP、肌钙蛋白水平;并对比相同时段的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结果AMI后患者血液中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逐渐升高 , 比肌钙蛋白I较早的预测心肌梗死。结论脂肪酸结合蛋白应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可提高诊断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I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51例(男39例、女12例)作为AMI组, ST段抬高型AMI(STEMI)45例, 非ST段抬高型AMI(NSTEMI) 6例, 年龄28~73岁, 平均年龄(63.8±14.1)岁。选发作性胸痛<20 min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男17例, 女5例)作为对照组, 年龄27~75岁, 平均年龄(64.5±13.1)岁, 入院时AMI发作时间平均50 min。AMI诊断标准参考美国心脏病学会诊断标准。STEMI:①典型心绞痛发生持续30 min以上;②至少2个相邻胸前导联ST段抬高>0.1 mV, NSTEAMI:①心电图表现为无相关导联ST段抬高和(或)伴动态ST段下斜型或水平压低改变;②有或无T波冠状倒置。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血液标本的化验: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试验(ELISA法)测定H-FABP、cTnI。H-FABP检验采用的是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试验, 共有7个浓度的标准品, 采用倍比稀释高浓度标准品的方法获得, 波长450 nm的酶标仪上读取各孔的数值。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肌梗死患者胸痛持续1、2、3、4、6、7、8、10、12 h时的表现 :H-FABP、cTnI在不同时间变化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AMI后1 h开始升高。1~12 h AMI组和对照组H-FA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MI组2 h开始cTnI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H-FABP的峰值时间为6.8 h, 12 h恢复明显;AMI组cTnI的峰值时间为8.5 h, 12 h时未恢复正常;恢复较慢。见表1。

表1两种标志物在两组中的动态变化

表1两种标志物在两组中的动态变化

注:两组H-FABP比较,aP<0.05;cTnI比较,bP<0.05

cTnI AMI组(n=51)对照组(n=22)AMI组(n=51)对照组(n=22) 1 15.39±6.16a7.18±2.16 5.48±2.135.70±2.55 2 28.57±7.93a7.26±2.6410.41±5.23b5.70±2.57 3 43.58±8.43a7.71±1.5527.50±7.44b5.86±2.44 4 56.35±8.72a7.87±2.2749.74±8.28b6.21±2.45 6 75.23±13.41a7.20±2.1771.86±9.58b5.88±2.32 7 77.12±11.56a7.33±2.2575.32±8.90b5.76±2.13 8 71.25±19.44a7.52±2.0678.48±10.53b5.79±2.42 1048.35±15.75a6.70±2.1365.85±9.20b5.77±2.44 1220.19±2.70a7.23±2.1562.41±8.56b5.55±2.78时间(h)H-FABP

3 讨论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H-FABP) 基因结构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是心肌细胞质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当心肌因缺血、缺氧发生不可逆损害时, 细胞破裂, 胞质中的分子量相对较小的H-FABP能快速漏出心肌, 进入血液。正常心肌组织中富含H-FABP, 主要由肾脏清除。每克湿重心肌含H-FABP约0.5 mg, 相当于胞质蛋白10%~20%。人H-FABP主要存在于心室中。H-FABP随着心肌损伤程度的加大随之增加。一般认为血液中脂肪酸结合蛋白的表达于梗死后0.5 h开始升高, 6 h达高峰;至12 h仍高于假手术组, 现在实验证实脂肪酸结合蛋白能够更早的预测心肌梗死的出现。

现阶段临床上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生物化学指标中主要采用肌钙蛋白检测, 其主要包括三种:TnI、TnT和TnC。心肌和骨骼肌中都存在TnT和TnI, 但心肌有特有的抗原, 所以心肌与骨骼肌无交叉反应[1]。肌钙蛋白诊断窗口为3 h~14 d,这主要是因为当心肌细胞受损时, 心肌细胞胞浆中3%~7%游离的Tn便立即释放入血, 而结合型Tn需较长释放时间释放入血[2], 且升高幅度达20倍以上。肌钙蛋白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一般在心肌损伤后的4~6 h后, 如何能更早的预测AMI的发生, 缩短治疗时间, Chan等[3]对94例急性胸痛入院的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H-FABP检测在胸痛后3 h内对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cTnT。肌钙蛋白随时间的延长特异性增高, 在8 h的特异性达到0.995,因此同肌钙蛋白相比,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特别是胸痛时间在3 h内较肌钙蛋白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同时各项对于H-FABP的研究也提示其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

虽然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早期诊断心肌梗死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但在临床工作中AMI诊断有时需要综合分析。现阶段的研究及本研究均证实H-FABP对早期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而在出现胸痛时间>6 h之后, H-FABP的敏感性是逐渐下降的, 而cTnT、cTnI、cTnC在胸痛6 h之后对于AMI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 所以H-FABP、cTnI在心肌梗死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对心肌梗死的诊断起到不同的作用, 不能认为H-FABP在心肌梗死的诊断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就高于cTnI, 通过综合分析两种心肌标志物能够应用于临床中, 在急性心肌梗死时联合诊断可能会提高诊断率。

[1] Hirseh A, Windhausen F, Tijssen JG, et al.Long-term outcome after an early invasive versus selective invasive treatment strategy in patients with non-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elevated cardiac troponin T(the ICTUS trial):a follow up study.Lancet, 2007, 369(9564):827-835.

[2] 唐熠达, 杨跃进.cTnT在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应用.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0, 11(3):144-146.

[3] Chan CP, Sanderson JE, Glatz JF, et al.A superior early myoeardial Infarction marker: human 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Z Kardiol, 2004, 93(5):388-397.

2014-06-16]

吉林市科学技术局项目(项目编号:201339101)

132011 吉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肌钙蛋白胸痛敏感性
心肌肌钙蛋白T启动子经两步转录扩增系统提高目的基因表达的腺相关病毒载体构建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起搏器植入术后肌钙蛋白升高的临床意义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有些胸痛会猝死
研究比较高敏肌钙蛋白T和常规肌钙蛋白T在老年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