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7-18 12:06黄秋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9期
关键词:皮质激素雾化体温

黄秋花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秋花

目的研究探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显效21例, 有效16例, 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7.4%, 平均退热时间为(1.48±0.17)d;对照组患儿显效16例, 有效17例, 无效5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6.8%, 平均退热时间为(2.28±0.24)d, 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退热时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出现, 观察组患儿的平均病程为(7.1±1.2)d略长于对照组患儿的( 6.1±1.1)d,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好, 起效快, 而且雾化吸入的用量小, 安全性好, 适用范围广, 值得推广应用。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门诊中十分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病毒感染[1]。患儿多以咽喉充血肿痛、发热或发冷、头晕头痛、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且多伴有鼻塞、流涕、咳嗽、扁桃体发炎等症状[2]。本文就本院门诊收治的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门诊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符合第7版《实用儿科学》中关于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3]。患儿均在症状出现的3 d之内到医院门诊就诊。所有患儿在接受治疗前的1个月内均无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历史。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8例。观察组患儿中男20例, 女18例;年龄1~14岁, 平均年龄(7.8±1.3)岁。患儿的体温38.8~39.7℃, 平均体温(39.0±0.2)℃;患儿的白细胞水平2.9×109/L~7.2×109/L。对照组患儿中男19例, 女19例;年龄8个月~13岁, 平均年龄(7.4±1.5)岁。患儿的体温38.8~39.5℃, 平均体温(38.9±0.2)℃;患儿的白细胞水平2.9×109/L~7.4×109/L。所有就诊的患儿均有发热、咳嗽、流涕、鼻塞等主要的临床症状, 且经血常规化验, 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水平均在79%以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温、临床症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将40000 U庆大霉素和0.1 ml的病毒唑溶于5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 行雾化吸入疗法, 2次/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 给药量是0.5 mg/次。使用氧气驱动(氧流量设置为5 L/min)2次/d。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为1周, 观察治疗期间不同时点患儿的退热情况, 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3疗效评价标准[4]患儿用药后24 h内体温即降至38℃左右, 且在治疗的48 h内恢复到正常水平并保持稳定, 主要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或者消失的情况视为显效;患儿用药后的48 h内体温即降至38℃左右, 且在治疗的72 h内恢复到正常水平并保持稳定, 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显著改善的情况视为有效;患儿用药的72 h之后, 体温仍旧徘徊在38℃左右, 没有继续下降的趋势或者停药后体温出现反复的情况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儿显效21例,有效16例, 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患儿显效16例, 有效17例, 无效5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6.8%,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为(1.48±0.17)d, 对照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为(2.28±0.24)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出现, 观察组患儿的平均病程为(7.1±1.2)d略长于对照组患儿的(6.1±1.1)d,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易发常发疾病之一, 治疗过程中, 要针对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来进行对症治疗。通常, 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多数伴有发热症状, 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患儿机体免疫活性和病毒防御能力的增强[5]。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提高溶酶体膜的稳定性的效果, 在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能够快速缓解患儿的主要症状, 并能通过降低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敏感性来实现体温的有效调节[6], 缓解发热症状。但是, 其大量使用会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抑制效应, 造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病程的延长。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优势在于用量少,局部作用强, 与其他药物协同使用, 能同时实现解痉、抗炎的效果, 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抗菌、抗病毒药物的患者。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属于局部给药, 具有治疗指数高, 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 吸收效果好的特点。另一方面,虽然与常规治疗相比, 糖皮质激素治疗病程略长, 但是雾化吸入治疗的局部浓度高, 用药量仅为全身用药量的几十分之一, 安全性相对比较好, 能够有效降低糖皮质激素应用可能的全身不良反应, 对于儿童急性呼吸道的感染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综上所述,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好, 起效快, 安全性好, 值得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淑霞.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与口服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吉林医学, 2012, 33(12):2537-2538.

[2] 田少雄, 程金益.糖皮质激素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应用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当代医学, 2013, 19(13):137-138.

[3] 甘双桃, 李扬威, 余欢.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用皮质激素疗效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19):4591-4592.

[4] 刘慧.糖皮质激素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应用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26):128-129.

[5] 陈洧枫, 江琦, 莫逆.不同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并发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观察.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20(9):1501-1502.

[6] 申昆玲, 李云珠, 李昌崇, 等.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1):86-87.

2014-06-13]

510760 广州市黄埔区夏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皮质激素雾化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