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2014-07-18 12:06付禄肖莲华廖清平刘景杰张建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9期
关键词:放化疗进展直肠癌

付禄 肖莲华 廖清平 刘景杰 张建军

同期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付禄 肖莲华 廖清平 刘景杰 张建军

目的根据治疗后直肠癌降期率、保肛率等结果, 探讨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新辅助治疗后, 50例患者新辅助治疗后原发病灶平均直径由4.6 cm缩小到2.9 cm, 减小了37%;32例患者病理分期降低(降期率64%);18例病理完全缓解。行根治手术49例, 实施保肛术21例(保肛率43%), 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对局部进展期的直肠癌进行新辅助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肿瘤分期, 提高保肛率, 疗效确切, 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新辅助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疗效

随着医疗水平的高, 对直肠癌的治疗也从原来的只依靠外科手术, 发展到引进新辅助治疗。新辅助放化疗是在手术之前, 通过放疗、化疗的协同作用对肿瘤进行治疗, 使肿瘤缩小、降期, 改善预后。特别是对于局部进展期的直肠癌,在防止局部复发、防止远处转移、降低分期和提高保肛率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1]。近年来, 成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综合治疗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盆腔螺旋CT及或组织检查等确诊为直肠癌局部进展期的病例50例, 且T分期均为T3、T4期(T3期21例、T4期29例), 包括男37例(74%), 女13例(26%);肿瘤距肛距离均≤10 cm;肿瘤绕肠腔周径>1/2周, 但<1周者27例(54%), 1周者23例(46%), 肿瘤直径在4 cm以上(平均4.6 cm)且不能推动, 预计直接手术切除困难、保肛困难。

1.2方法 术前放疗、化疗同步进行。化疗:采用奥沙利博(150 mg d1)+希罗达(1.5 B.i.d. d1~14)方案, 共进行2个疗程, 在放疗的第1天和第20天各进行1次, 3 d/次。放疗:使用三维实行放射疗法, 放疗范围覆盖瘤床和区域淋巴结;根据患者情况, 放疗总剂量在40~55 Gy之间调整;分次计量在1.8~2 Gy之间调整;连续进行5周。

1.3复查及手术 新辅助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复查, 项目包括腹部B超、血液检查、盆腔CT, 分析新辅助治疗后肿瘤分期的变化;新辅助治疗结束后4~6周,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或者保肛术。术后加强护理和随访。

2 结果

2.1新辅助治疗情况 疗效:新辅助治疗后, 原发病灶平均直径减小到2.9 cm, 相比原来的4.6 cm, 减小了37%;经治疗后, 有32例患者病理分期降低, 降期率为64%。具体见表1。

表1新辅助治疗前后患病理T期改变对比(n)

2.2毒副作用 发生胃肠道反应(腹泻、恶心、呕吐等)4例,白细胞一过性降低1例, 其余微弱不良反应对症治疗后缓解;无毒性死亡。

2.3手术及术后情况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共计实施姑息术1例(新辅助疗法后肝肺转移), 根治手术49例, 包括腹会阴联合切除术22例, 阴道后壁联合切除术2例, 后半盆切除术4例, 实施保肛术21例(保肛率43%)。保肛手术的远切缘病理切片均显示阴性。手术中无死亡, 且术后未发生切口裂开、脓肿以及肠梗阻等并发症, 术后至今死亡2例;实行保肛术患者, 肛门功能良好。

3 讨论

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生率颇高的恶性肿瘤疾病。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根据报道的调查结果以及一些实验表明, 饮食很大程度上地决定了结直肠癌的发生率[2], 这就产生了国家越发达, 直肠癌发生率往往越高的现象。

在我国, 直肠癌是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其中, 低位直肠癌占74.1%。过去往往采用单纯的外科手术方法对该病进行治疗, 虽然疗效确切, 但结果总不尽如人意。近年来虽然手术技术明显发展, 患者的保肛率、长期生存率有所提高,但术后复发的风险依然较高。随着新辅助放化疗的引进, 直肠癌的治愈率明显增加, 而且还表现出能够降低肿瘤分期、提高保肛率等特点。Tran等[3]研究表明, 长的间歇期不会增加手术的出血量, 不会延长手术时间, 也不会增加切缘的阳性率, 有的患者甚至能够通过新辅助治疗完全消除病理症状。未进行手术时, 肿瘤由于血供未破坏, 细胞氧合良好,因而对放射线敏感, 而且由于小肠活动性好, 受照射容积小,使患者更易接受全量放疗。术前联合化疗能协同增效, 增加治疗的敏感性, 使肿瘤缩小、降期, 杀灭原发肿瘤周围的转移灶, 减少肿瘤种植, 使局部晚期的病灶增加手术切除的机会, 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直肠癌患者治疗成功的目标之一是保留良好肛门功能,而肿瘤的分期、肿瘤与齿状线的距离, 都是决定保肛手术成功的关键, 这都需要新辅助治疗来达到, 当然, 施术者的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本研究的结果与国外学者Yoon等[4]的研究结果相符合。

[1] 顾晋, 詹久成, 姚云峰.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5, 25(05):264-265.

[2] 田君.直肠癌新辅助放疗及其敏感性预测的研究进展.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4, 26(3):212-215.

[3] Tran CL, Udani S, Holt A, et al.Evaluation of safety of increased time interval between chemoradiation and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Am J Surg, 2009, 192(6):873-877.

[4] Yoon SM, Kim DY, Kim TH, et al.Clinical parameters predicting pathologic tumor response after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for rectal cancer.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7, 69(4):1167-1172.

2014-08-07]

343000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科

猜你喜欢
放化疗进展直肠癌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