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运脾饮防治368例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

2014-07-18 12:06张应群楼豪英梁卓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9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剖宫产产后

张应群 楼豪英 梁卓丹

加减运脾饮防治368例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

张应群 楼豪英 梁卓丹

目的观察加减运脾饮防治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探索一种能够有效、经济、安全地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的方法。方法368例产妇(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随机分组, 将手术日期是偶数的产妇分入对照组(184例), 奇数的分入观察组(184例)。于术后对产妇进行常规处理,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口服加减运脾饮及温开水, 记录各组患者术后腹胀、排气、排便时间以及肝肾功能等情况, 并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SPSS13.0统计软件), 从而评价加减运脾饮对剖宫产术后康复的影响以及其安全有效性。结果观察剖宫产术后主要症状, 观察组184例患者中有48例显效, 81例有效, 40例好转, 15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1.85%;对照组184例患者中有11例显效, 44例有效, 74例好转, 55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70.11%, 观察组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5);在胃肠自主功能恢复时间方面观察组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于服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指标如血、尿常规及心电图也未见异常。结论加减运脾饮在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方面安全有效, 为临床上利用中药促进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提供了可靠依据。

剖宫产术后;加减运脾饮;胃肠功能紊乱;临床观察

胃肠功能紊乱在剖宫产术后极为常见, 胃肠功能的紊乱在不同程度上会影响产妇进食, 致使产妇产后营养不足, 最终导致产妇出现缺乳及子宫愈合不良等情况发生, 因此剖宫产术后使产妇胃肠功能尽快恢复, 保证其正常的饮食是极为重要的。目前, 西医多数主张剖宫产术后患者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应当自然恢复, 而中医药可主动干预剖宫产术后诸症,在预防其发生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且疗效较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2月~2014年5月在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行剖宫产术的368例产妇。纳入标准:年龄25~35岁, 未经试产, 择期手术, 于术前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宣教, 并征得其同意;手术采用行腹耻上横切口的剖宫产术;麻醉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同时进行术后镇痛;术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或者腹部胀痛、纳呆、下腹疼痛、恶露不畅且色暗、舌黯淡苔厚腻等胃肠功能紊乱、瘀血内阻症状, 中医辨证为脾虚湿困挟瘀的初产妇。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既往有胃肠道疾病病史或者腹部手术病史;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治疗时不合作者。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在年龄、麻醉和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新生儿身高及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根据产妇的手术日期随机对其进行分组, 日期是奇数的是观察组, 日期是偶数的是对照组。所有产妇均于产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1.2.1治疗方法 观察组(184例):采用加减运脾饮治疗,组方:益母草、丹参及黄芪各15 g, 当归、白术、枳实、藿香、通草、厚朴各12 g, 陈皮6 g。由本医院的制剂室配制方剂(药材均由天诚制药公司提供), 2煎/剂混合成300 ml, 术后6 h产妇开始服药, 服用150 ml/次, 2次/d, 连用5 d。对照组(184例):于相同时段口服等量温开水。两组患者于治疗期间均应避免服用任何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

1.2.2临床护理干预 于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 首先, 向患者宣传疾病相关临床知识, 令患者对疾病的发生与治疗、日常生活及护理的一些注意事项有一定认识;同时, 在对患者病情、心理充分了解的前提下,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 使其于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其次, 在探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具体情况后, 对患者进行进食指导。患者于排气后可行流质饮食,术后2~3 d可行半流质饮食, 且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此外,指导患者多进行如翻身、下床走动等活动, 以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最后, 于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记录其疾病进展状况, 如若出现异常状况, 及时进行相应临床治疗, 同时对患者的治疗药物以及日常饮食进行相应的调整。

1.3观察指标 观察有无腹胀、恶心呕吐、呃逆、乏力、腰酸背痛、纳呆等临床症状, 在患者术后第1~5天根据症状评价表[1]进行评分, 见表1;判定标准为疗效指数[2],显效为疗效指数≥76%;有效为指数处于51%~75%;好转为指数处于26%~50%;无效则疗效指数≤25%,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好转)/总例数×100%。另观察两组产妇术后自主功能的恢复时间, 主要包括起床、进食、排气或排便等情况, 以及观察组产妇治疗前后在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等变化情况。

表1症状评价表(五级评分制)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软件建立实验数据库, 在双重核对确定数据无误后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前后产妇的主要症状积分、疗效对比, 见表2, 表3。

2.2两组产妇术后自主功能的恢复时间比较, 见表4。

表2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2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症状积分值治疗后症状积分值观察组18413.42±1.59 4.79±1.15ab对照组18413.25±1.387.88±2.47a

表3两组产妇的治疗疗效比较(n, %)

表4两组产妇术后自主功能的恢复时间比较

表4两组产妇术后自主功能的恢复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排气或排便(h)起床(d)进食(d)观察组184 34.80±5.11a1.48±0.11a1.98±0.32a对照组18441.32±6.872.58±0.233.53±0.43

2.3安全性检测 服药前后观察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指标如血、尿常规和心电图也未见异常, 说明加减运脾饮用于临床是安全可靠的。

3 讨论

祖国医学的传统理论立足于“整体观”, 强调疾病的“标本兼治”, 提倡“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一般毒副作用少。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中医病理机制与妇科术后诸症相似: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紊乱, 浊阴不降, 清阳不升, 气机不畅, 元气受损, 津液大耗, 瘀血内停[3]。因此在运脾饮前期研究的基础之上, 结合多年的临床观察和体会, 考虑到产妇“产后百节空虚、多虚多瘀”的特点以及汤药的口感, 本研究根据“健脾在运”和“勿拘于产后也勿忘于产后”的治疗原则, 将运脾饮加减为:益母草、丹参及黄芪各15 g, 当归、白术、枳实、藿香、通草、厚朴各12 g, 陈皮6 g。方中君药白术与厚朴能够运脾除湿、调和脾胃;陈皮、藿香与枳实均芳香化浊, 能够行气消胀、和胃止呕;臣药当归和黄芪益气补血;佐药丹参、益母草助臣药祛瘀生新;使药通草通络下乳, 载药上行。全方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兼祛瘀生新之功,可用于防治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观察组184例患者中,显效48例(26.09%);有效81例(44.02%);好转40例(21.74%);无效15例(8.15%);总有效率为91.85%。对照组184例患者中, 显效11例(5.98%);有效44例(23.91%);好转74例(40.22%);无效55例(29.89%);总有效率为70.11%,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且用药具有安全性。

综上所述, 气血充足是促进产妇产后恢复的根本基础,而脾胃的健运与否直接影响产妇的产后恢复。因此, 对于剖宫产术后诸证的防治, 要从调和脾胃功能及保证产妇气血充足两方面入手, 本研究依据以上两点进行防治, 结果表明加减运脾饮在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方面安全有效, 为临床上利用中药促进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提供了可靠依据。

[1] 吴文源.症状自评量表.中华精神科杂志, 1986, 19(5):121.

[2] 吴少祯.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305.

[3] 李坤寅, 刘宇权, 岳炜.运脾饮治疗妇科腹部术后诸症临床观察.新中医, 2001, 33(8):18-19.

2014-07-15]

510050 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

楼豪英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剖宫产产后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