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

2014-07-18 02:39黄丽君周娟华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年2期
关键词:心房颤动华法林护理

黄丽君 周娟华

[关键词] 心房颤动;华法林;抗凝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4)02_0178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239 心房颤动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缺血性脑卒中是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并发症。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67%风险[1],但其引发的出血目前仍然是华法林应用的最大顾虑,我国目前仅有2%的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2]。如何降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同时减少出血的发生一直是老年心房颤动治疗的研究热点。为提高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现将本科收治的112例心房颤动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本科收治112例心房颤动患者,男76例,女36例,年龄60~75(670±51)岁。其中高血压52例,糖尿病25例,冠心病53例,风湿性心脏病16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给药,给药前常规化验凝血功能,无口服华法林禁忌证者开始给药,华法林钠(山东齐鲁制药),始服25mg/日。

12 护理方法:

121 健康教育:入院后向患者介绍心房颤动的疾病知识,口服华法林的目的及必要性。给药时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讲解药物疗效,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恶心、牙龈出血、血尿、皮肤瘀斑等);服药后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并询问和观察有无出血的倾向。如出现不良反应时给予必要的解释,如告诉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都有一定的自限性,适应后不良反应会减轻或消失,以增加患者对服药治疗信心。同时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与家属进行沟通,使家属理解并安慰患者,以减轻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认识。

122 用药护理:①介绍服药方法,固定时间服药,每日中午空腹服药。不可随意改变药物的剂量,更不可自行停药,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如果忘记服药,应立即补服,如果已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则不要再服,应重新按平时的规律用药,不可1次服双倍的剂量。②规范、严格监测INR,调整用药剂量。前3日1次/日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后,每周监测2次,稳定后每2~3周监测1次。并密切观察出血迹象,如皮肤、黏膜、口鼻分泌物、痰液、尿液以及大便性状及色泽。③饮食护理:指导服药期间尽可能减少食用影响药物疗效的食物,如菠菜、生菜、白菜、豆油、猪肝、番茄等含维生素K较高的食物,应告知患者平衡饮食。此外,因患者大多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应指导低盐、低脂饮食,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控制干扰华法林作用的各种因素,忌烟、酒,部分药物干扰华法林的作用,要避免同时服用。

123 发生并发症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发生出血立即用维生素K抢救,口服4~20mg或缓慢静注10~20mg,用药后6h凝血酶原时间可恢复至安全水平;必要时也可输入新鲜全血、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同时控制输液速度,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4 加强出院随访:出院前建立患者信息数据库,每周电话随访1次,了解患者服药情况,予以个体化指导。对于体格小、高龄、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或有消化系统疾病等患者剂量应偏小;有出血迹象时应暂停华法林,尽快与医生联系;因多种药物可改变抗凝药的作用,改变饮食习惯及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应及时咨询医生:指导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学会观察出血症状,加强自我保护和预防出血,避免各种外伤,如用软毛牙刷刷牙、常修剪指甲防止抓伤,谨防跌倒,避免侵入性检查治疗,最大限度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

2 结果

112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华法林的平均剂量为(235±048)mg/d,平均INR值为(215±056),基本达到国内外治疗指南要求20~30的目标范围,其中发生血尿5例,牙龈出血16例,四肢内侧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瘀斑12例,这些病例因发现及时,立即采取干预措施,预后良好,无更严重的出血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均能按要求随诊并服药,治疗效果满意。

3 讨论

研究表明,血栓栓塞的危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加[3]。华法林抗凝治疗预防可显著降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率,使脑卒中危险性下降80%[4];老年患者往往肝功能下降,且多合并有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低体重、记忆力下降、痴呆的发病率上升而使得服药的依从性降低,有可能发生口服华法林过量的现象;咀嚼能力降低,维生素K摄入量降低等,也有可能造成老年患者对华法林相对敏感。所以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在进行抗凝治疗时,应当权衡利弊,从小剂量起,注意调整药物剂量,并对INR进行严密监测[5]。临床常由于高龄患者对出血的顾虑,医生用药经验等限制了抗凝治疗的决策,影响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治疗的依从性。为改变我国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华法林应用不足现状,有效的护理非常必要。

本文患者住院时确定了最恰当的治疗方案,出院后有良好随访条件,经院内规范的用药管理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患者抗凝治疗的依从性,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由此可见,个体化、规范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良好的护理可减少心房颤动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李小鹰.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的出血风险、影响因素与预防方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3):285-288.

[2]吴小平.老年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10(1):81-82.

[3]张秀锦,李小鹰.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3):183-185.

[4]张石革,马国辉,臧靖.抗血栓药-华法林钠的进展与合理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5,8(20):1680-1681.

[5]张华,陈新军,郑若龙,等.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对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1(10):758-761.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房颤动华法林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新型口服抗凝药可以代替华法林吗
与华法林联用7大错误案例分析
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经食道超声对射频消融术前房颤患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
华法林抗凝:警惕不当的中西药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