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规律 寻求方法

2014-07-21 15:08易志鹏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4年5期
关键词:品德情境课堂教学

易志鹏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一门旨在提高少年儿童素养的综合性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教育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在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品德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还背上了沉重的学业负担。针对这些现象,小学品德教师就应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出发点,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品德高效课堂的生成。下面,笔者将以苏教版教材为例,从五个方面来谈谈小学品德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从教师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在课堂中是“导演”的角色。因此,其自身的素质以及教学理念都将是影响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1.树立高效课堂意识,探索教学方式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导航,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推进小学品德课程改革的思想灵魂。为此,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高效课堂的意识,在课堂中突出小学品德课程的德育功能,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实现统一。教师应根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在潜力,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展现出单调的教学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随爸爸去做客》时,课前我参考教材中的插图与文字编写了剧本,并请几个有表演天赋的学生进行表演,再制作成《小猴做客》的多媒体课件。课堂中,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讲述自己做客的故事。再播放多媒体课件,通过小猴去鹿大叔家做客的种种表现,让学生领悟到没有修养的人是多么令人讨厌,从而使学生懂得生活中一定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最后,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出做客时应遵守的文明礼节。在学生各抒己见后再对他们进行积极地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高效率的教学是指,在不延长教学时间与学习时间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高效率的教学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挖掘教材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等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隐形因素。此外,小学品德课程是一门向受教育者传递知、行、意的综合性学科,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做好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教材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实际行为。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在公共汽车上》一课时,我就将学生在公交车上应遵守的道德行为延伸为对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公民道德教育。在课堂上,我还重视教学细节的作用,通过“谈一谈”“做一做”“想一想”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公共场所的道德行为,并让他们对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进行评价与反思,讲述自己维护公共秩序的行为,做一个文明礼貌、谦逊待人、礼让他人的人。

二、 研究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沟通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在教学中扮演着“中介者”的角色。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小学品德高效课堂的保障。

1.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情境策略。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并在特定的情境氛围中,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挥想象能力与分析能力,积极思考并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之中,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识、分析还很肤浅,要突破学生对道德认识不足的难关,就需要教师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以情促学。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时,我创设了“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扮演“消费者”,我扮演“收银员”。在学生“购物结账”时,我问他们是否需要购买塑料袋。对回答“是”的学生,向其讲解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循环使用的方法;对回答“否”的学生,要求其阐述限制使用塑料袋的意义。在有趣的角色扮演中,学生们兴趣盎然,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还引起了他们对环保的重视。

2. 重视实践教学法

实践是认知的来源,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教学法是指,以学生原有的认知规律为基础,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身体力行,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了教学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与实践机会,能够有效地解决小学品德教学中学生理论脱离实际的现实问题。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网络连接你我他》时,我要求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网络的相关知识,收集目前网络的主要用途,明确网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使学生在调查中了解网络的弊端与危害。在实践调查过程中,学生不仅走出课堂,学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而且通过了解网络危害的案例,引起了自身的警示,做到了自觉趋利避害,正确使用网络为生活服务。

三、 重视各个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由若干教学环节组成的,是教学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所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效果取决于各个教学环节。从广义上讲,教学环节主要是指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深入剖析教材,进行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巩固与教学评价的过程。从狭义上讲,教学环节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导入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讲授教材知识,进行课堂总结与反思等环节。

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品德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并以指导学生的实际行动作为归宿点,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伸出我的手》时,我在课堂中设置了四个教学环节。先用多媒体呈现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状态和残疾儿童的困难,恰到好处地营造了一种友爱、同情的课堂氛围;再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进入体验活动,或单脚站立体验腿脚不便者的感受,或蒙住双眼体验盲人行走,或打手势与人交流体验失去言语功能者的心理……并让小组合作探究,共同体验残疾人的艰难;然后,出示现实中可能遇到的事例,让学生带着真情感悟去谈谈自己设想的做法;最后,师生一道行动,共同绘制爱心树,制作爱心卡,在拳拳爱心中共筑美好的社会。每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相互照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逐层深入地让学生去了解社会、感悟社会现象。以身边的事例为发散点,以实践性的体验为积累,以具体事例为情感激发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和交流,能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行动力,开放性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唤醒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有效互动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互动的前提条件。中国古代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曾指出:“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教学的有效发展。

1.促进师生互动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障碍是导致课堂气氛不和谐的主要原因,它严重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的控制者、决策者与支配者,妨碍了师生间的友善沟通,使师生关系变得疏离、冷漠、紧张,从而导致了教学效率的低下。促进师生互动,加强师生间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总结的方式,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积极参与将有利于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循环。例如,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为自己设置一定的情境角色,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合作研究、相互讨论、相互评价之中,主动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友谊,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与看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力图通过个人的魅力来体现课堂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品德课堂高效的目的。

2.实现教学相长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的责任范围存在着明确的划分。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教学活动只是简单、机械的教与学的重复。教与学的对立,使教师对教学质量的把握,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受阻,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适时转变自己的角色,把自己当成学生,在与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参与中学习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一课时,课前我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环境调查,了解家乡的环境问题,并从自身做起,谈谈保护环境的措施和建议,使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课堂内,师生相互交流调查方式、调查过程、调查结果,交流保护环境的措施。这样,学生给教师带来了启发,实现了师生的共同成长与进步。

五、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一个好教师不仅奉送真理,而且教人怎样发现真理。”因此,好的教师不但要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还应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认知过程,学会自主学习,探寻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方式,并能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将自己探索到的知识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分享。这也是小学品德高效课堂的根本途径。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空间、条件、环境对教学的限制,这样才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我们互通有无》一课时,课堂伊始我即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我国进出口商品的资料信息,并介绍了我国进出口量大的商品,引导学生将这些商品进行对比,最后概括出我国进出口商品的特点。我还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探讨我国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所遇到的挑战与应对之策。学生在合作、讨论、探究中生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知识,并能将这种探究学习的方式运用到将来的学习中,做到了触类旁通。

构建高效的小学品德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只要我们广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孜孜不倦地努力探索,深入研究,勇于创新,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就一定会水到渠成,小学品德课程传递知识与注重育人的多重功能也就能够更好地实现。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品德情境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