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军校学员培养质量的思考

2014-07-21 01:30万曼曼
文教资料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军校挫折德育

万曼曼

提高军校学员培养质量的思考

万曼曼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针对当前军校学员生源多样化、入学动机复杂化及德育考核科学性欠缺的问题,文章详细分析了军校学员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偏差,提出了新时期要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组织有效的社会实践、激励学员正确自我定位,并提出适当推行挫折教育的策略,以此培养军校学员全面过硬的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达到提高军校学员培养质量的目的。

军校学员 培养质量 偏差分析 策略研究

军校学员作为高素质、高智商的人才,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必将为军队未来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保证和智力支持。随着高素质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军队干部和技术士官的培养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然而,随着人才数量的增加,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许多军校学员存在素质不高、实践能力弱、道德纪律观念淡薄和韧性不足等问题。正确分析把握军校学员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偏差、采取相应策略提高培养质量,是摆在军校教育面前的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军校学员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偏差

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军校学员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可以使培养措施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彻底克服培养过程中的不利因素,达到提高学员培养质量的目的。

1.重视智育培养而忽视德育熏陶,导致学员道德纪律观念淡薄。军校学员入学前都经历了严格的选拔,因此智商比较高,也比较勤奋。入学后又要面临学位英语和论文关,因而十分重视智育的培养。相比较而言,德育的熏陶就显得滞后,有些院校在德育过程中,仅进行简单的说教,对纪律停留在单纯的执行上,没有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因此德育熏陶显得苍白无力,效果不佳,导致军校学员道德纪律观念淡漠。学员中存在剽窃他人文章、自私自利个人主义、我行我素屡教不改、弄虚作假请人代考代写论文等现象,在营造出一种深厚的德育熏陶氛围之前,这些问题都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而轻视能力素质的提高,导致学员实践能力普遍较弱。军校学员是同时代人中的佼佼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入学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入学后由于要完成军事训练和学术创新任务,其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因此传统军校培养方案十分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缺乏深入社会实践的机会,导致学员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很多学员认为只要学习好、优秀论文发表得多,前途就一片光明。但是大部分学员毕业后就要参加工作,参与社会实践,由于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某些学员感到茫然,无法适应新环境,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自我调整,重新学习以适应新环境。

3.关注理论知识的积累而淡化应用知识的拓展,导致学员难以正确自我定位。为了完成学习和创新任务,军校学员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但由于传统培养方案只规定学习分数的高低,而忽视动手能力。由于纯理论性的文章容易借鉴和引用,文章的可塑性大,相比较应用性的文章而言不需要过多思考和深入探索,导致某些学员过分关注理论知识的积累而忽视应用知识的拓展,于是一些学员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在翻阅一两本杂志后就撰写纯理论性、不切实际的论文,全然没有考虑其现实价值。缺乏丰富的应用知识不仅使某些学员的学术论文不具备实际价值作用,而且使学员难以正确自我定位,无法进入角色,没能为今后的任职打下良好基础。

4.提倡巩固创新能力而放松意志力的锤炼,导致学员韧性不足。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军校学员作为军队建设的栋梁之才和中坚力量,必须强化创新能力的巩固。我国传统军校培养方针执行个性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主要依靠师兄带学生,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这利于学员创新能力的发展,但过分的宽松环境也使部分学员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将使某些学员心理缺钙,遇到挫折时行为失衡,而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挫折,因此没有坚强的意志力是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的,更谈不上有所作为。

二、新时期提高军校学员培养质量的途径

高质量的军校学员是军队现代化建设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因此提高军校学员培养质量对于创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深化信息化变革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军校学员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必须认真反思和总结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探索相应的对策与措施,采取新的培养途径,克服存在的不足,全面提高军校学员的培养质量。

1.建立健全德育机制,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良好健康的道德纪律观念是军校学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军校学员成才的根本前提。建立健全的德育机制,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其根本目的是塑造和培育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道德纪律观念,在制度无法触及的领域发挥对军校学员的凝聚、激励、约束、导向等功能,以使军校学员彻底摒弃落后的观念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核心价值观。针对军校学员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建立健全德育机制,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必须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建设积极向上的军校学员社区文化,占领文化前沿阵地。对军校学员要用高尚的情操熏陶,用科学的理念武装,用正确的舆论引导,用先进的思想塑造。教育者要善于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帮助军校学员在各种文化思潮面前提高鉴别力,坚决抵制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同时要为军校学员树立明确的导向。社区文化建设必须以爱国奉献、团队精神、遵章守纪和进取创新为导向,帮助军校学员深刻理解如何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二是建立作用明显的思想骨干队伍,把握思想动态。军校学员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相互之间具有相似的经历、知识背景和行为方式,思想、感情和思维方式相容,容易产生共鸣,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因此从军校学员群体中挑选素质较全面的军校学员担任思想骨干,建设教育者与军校学员之间联系的桥梁,有助于及时把握各种思想动态,制止不良倾向。思想骨干的优秀表现同时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巨大的感召力,有利于德育氛围的形成。三是开展内容丰富的团体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针对军校学员主体性和创新性要求,积极组织一些诸如网页网站设计竞赛、文化活动评比等内容丰富新颖、符合时代潮流的团体活动,既有利于军校学员大局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又有利于拼搏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制定正确的培养方针,组织有效的社会实践。正确的培养方针是指导军校学员成为有用人才的基本要求,有效的社会实践为军校学员提供能力保证。制定正确的培养方针,组织有效的社会实践必须抓住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导军校学员正确认识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的一致性,实现研究型向应用型的转变。指导军校学员转变研究内容和研究手段,使其较好地把握研究成果与应用实践的紧密联系。研究内容既要面向未来又要着眼实际,研究成果既不能脱离实际又必须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这样军校学员在理论研究过程中,既提高了研究水平,又为强化军队实践能力提供了理论准备。二是帮助军校学员深刻理解文化学习与能力提高的一致性,实现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共同提高。帮助军校学员树立文化学习既是为充实理论基础做准备又是为提高能力提供机会意识,在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同时,积极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由于军校学员是新时期创造性的人才,因此,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既不能集中下放搞生产劳动,以至于所学知识得不到有效运用,又不能搞没有任务的实习锻炼,以至于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笔者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具有针对性才能保证效果,必须根据军校学员的专业、特点和爱好,有选择地组织到部队、科研院所或其他军工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尽量做到专业对口,同时给实习生明确任务,如一两项发明创造或创造多少效益等,以此促使军校学员充分利用实践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深化理论功底,提高实践能力。三是引导军校学员善于把握探索创新与任职需要的一致性,培养满足任何需要的基本素质。教育工作者应循序渐进地诱导军校学员不断改进探索方法和创新手段,力求使其向即将面临的任职需要靠近,以此使军校学员具备任职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在走上部队的工作岗位后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作出创造性的贡献。

3.树立明确的目标导向,激励军校学员正确定位。明确的目标导向是指导军校学员发展的旗帜和方向,是激励军校学员正确定位的坐标。针对目前军校学员过分关注理论知识而忽视应用知识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为军校学员树立明确的目标导向,以此激励军校学员正确定位。首先,区分专业选择,确定发展方向。军校学员的时间、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大量专业上同时分配精力,全方位发展,否则研究内容将十分肤浅,缺乏应用价值,因此必须把握好“宽”与“专”的关系,必须根据军校学员各自的专业选择,找准切入点,努力规划发展前景,确定发展方向。发展方向一旦确定,军校学员就要不断为前景展望的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分析,提高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为构建宏伟的发展蓝图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深化教学改革,明确教学目的。军校学员的论文不仅在数量上有所规定,而且在内容和质量上也要有所要求,必须紧密联系实际,与专业相关,坚决杜绝在军校学员培养过程中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的现象。帮助军校学员清醒地认识到学习是为有效的实践做准备的,因而必须在深化理论功底的同时,大力拓宽应用知识面,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再次,强化角色培养,选择创新视角。军校学员作为学生的同时是社会中的一员,也要面临社会参与,因此必须帮助军校学员准确认识自身身份和地位作用,既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又不能甘于平庸、无所作为,必须强化角色培养。在此基础上,为军校学员搭建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创新平台,使其准确选择适合个人发展的创新视角,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4.采取先进的培养理念,适当推行挫折教育。军校学员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内容,而坚强的意志力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校学员自我实现的关键环节,必须采取先进的培养理念,通过适当的挫折教育,着力加强军校学员的意志力锤炼。首先,大力宣传教育,明确挫折教育内容。一是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教育。务必使军校学员明确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人生道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务必使军校学员明确挫折成就人生,挫折处理得好往往会成为走向新天地、进入新境界的起点。二是正视挫折的勇气教育。努力帮助军校学员树立自信心和勇气,提高心理承受力,学会战胜虚荣和胆怯。三是战胜挫折的信念教育。帮助军校学员树立信念作为支撑,使军校学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屈不挠,持之以恒,坦然面对诸如学位考试和论文发表等任务。其次,强化教育落实,确保教育效果。必须强化教学改革和任务设计,针对军校学员主体性和创新性的特点,积极推行开放式和探讨式互动教学,引导军校学员主动思考,克服难题;适当提高任务设计难度,提高论文和实践创新等任务的难度,使军校学员产生一定的挫折感,促使军校学员勇敢面对困难,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应对挫折的务实行动中,逐渐培养军校学员挑战挫折的实力和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意志力。最后,把握挫折程度,适应心理调节。挫折程度既不能过低,又不能过高,过低会导致教育效果不佳,过高将超出军校学员的能力范围,无法实现,导致军校学员丧失自信心和积极性,陷入恶性循环,致使事与愿违。必须针对军校学员的心理特点,在其能力范围和心理调节能够及时跟上的前提下设计难度适当的挫折。一般来说,低年级学员宜在基础课和资料收集上加大难度,而高年级学员宜在专业方向和课题研究上加大难度,这样才能使军校学员通过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最终战胜挫折,不断增强自信心,锤炼意志力,形成良性循环。

[1]李德才.当代研究生的思想特点与教育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

[2]吴国荣.总后勤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二十年[M].解放军出版社,2002.

[3]吕云峰.现代军校教育研究手稿[M].海潮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军校挫折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挫折使我更坚强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军校物语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生活需要挫折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