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2014-07-21 01:30刘力平
文教资料 2014年10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教育

刘力平

精心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刘力平

(北京史家小学,北京 100010)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然而目前现实生活中的教育管理体系已经影响到了孩子们的健全发展,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某些学生恐惧、厌倦的心理和精力的耗竭,限制和压抑了其个性生命力的发展,导致了人格塑造的畸形化和心智发展的褊狭化。家长和教师要一起努力,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

人格 教育 心态 理智 自信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人的发展中包括身体、生理及心理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当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充分地发展。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中重要的阶段。

然而过重的课业负担,频繁的考试,沉重的精神压力,缺乏自主性和不能自由支配时间,使儿童成为社会中最劳累的人群之一。这不仅是肉体的,还是精神的。强制的学习导致学生产生恐惧、厌倦的心理和精力的耗竭。儿童长期处于被动、消极适应的地位,他们很难有空间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兴趣,限制和压抑了其个性生命力的发展,导致了人格塑造的畸形化和心智发展的褊狭化。面对这些情况,通常少有人关注这一切,少有人过问儿童幸福与否、快乐与否,少有人把他们当儿童看待。父母感兴趣的是看到孩子通过考试,成绩优异。多数学校和教师只关心学生学习及文化知识的获得,甚至以责备和惩罚等方式,强制他们学习达到目的,由此导致儿童各种各样的心理扭曲。

心理扭曲即心理障碍,心理学上通常指不良个性品质、轻微心理异常现象及异常人格。主要表现如下:(1)在“一切向钱看”的消极社会思潮助长下,儿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心理滋长;(2)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儿童产生焦虑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3)部分离异家庭子女情绪低沉,不能适应现实生活,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品德滑坡,人格异常;(4)一些独生子女任性、懒惰、依赖性强、独立性差、自我封闭;(5)大众传媒中不健康的“拳头”加“枕头”的内容,使儿童心理变态、误入歧途等。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儿童心理障碍的总检出率为25.20%。总之,儿童处境的改变,精神生活的幸福,已经不是单靠减轻学习负担、取消一些考试、开设几堂心理健康课等显性行为就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重视造成儿童精神压力的一些隐性因素,诸如教育教学观、家庭教育观、教师观、管理观的全方位变革,需要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为其营造出一种民主和友爱的教育氛围。本文结合我的亲身体会从三个方面谈谈儿童心理障碍及其矫正的问题。

一、淡化父母的角色意识,培养儿童健康向上的心态

父母的角色意识就是指为人父母者,对孩子威信、尊严、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角色思考。德国独生子女研究的先驱内特尔,在研究儿童性格和心理特点时,将导致其心理障碍的原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家庭中父母错误的教养态度;另一类是家庭中缺乏特定的教育因素,父母的角色意识就包含在错误的教养态度之中。

(一)案例一:家庭中父母错误的教养态度

我教过一个班级,在一次竞选班干部的活动之后,落选学习委员小A的妈妈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激动地说:“老师,谢谢你,是你圆了我儿子的小干部梦。”可是小A并没有当选班级干部呀,这番话说得我很诧异,第二天,我将小A叫到办公室询问缘由,孩子哭诉道;“老师,过去我在班中只是一名普通学生,就连小队长也没当过,只要看到戴两道杠、三道杠的同学,妈妈准说:‘你瞧瞧人家多有出息,你怎么就那么笨,连一道杠都戴不上,长大还想当经理挣大钱,哼!不当废物就是好事!’爸爸也常唉声叹气地说:‘你就不能给我争点气,当上个一官半职的,你这个笨蛋,我这辈子算白养你了!’所以,我才自己买了个中队符号,进家门之前戴上,进校门前再摘下,来应付家长。”类似的问题我们还能经常看到,如有些儿童将本应告诉家长的事告知了同学、朋友、伙伴或其他人。事发后问其原因,他们总是说:“我怕……”“我没兴趣跟他们说”。造成儿童“怕”或“没兴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说穿了,就是怕父母的威严,怕父母的角色意识。由此可见,为人父母没有角色意识是不行的,但角色意识太强烈也有碍家教效果,有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碍儿童情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从而导致其心理障碍。

无疑,父母的角色意识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事实证明,当你固守着父母尊严的传统意识时,就觉得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就会信奉“父为子纲”的古训,把孩子当私有财产,认为怎么对他都行。于是,教育不讲方法、不问策略;居高临下,说一不二;独断专行,粗暴干涉;不调查、不研究,动辄就是训斥打骂……摆出一副为人父母的架势,神圣不可动摇。当自己做错事情后,从不说声“对不起”。这种强烈的父母角色意识会使儿童体会不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怀、亲近和温暖,时间久了,儿童会产生压抑、郁闷、不满、逆反的心态。只有在淡化了角色意识的父母跟前,儿童才会把你既当父母又当朋友,才能体会到亲人的关怀和温馨,从而产生亲近、热情、开朗、诚挚、善良、向上的积极心态。

(二)案例二:家庭中缺乏特定的教育因素

仍是小A,其心理产生障碍之后,我与他的父母进行了耐心的交流。沟通中,我发现他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母亲下岗后在家待业,父亲是个电器修理工,二人将全部希望寄予在小A身上。交谈中,我首先对他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告诉他们,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对子女有着成人成才、成名成家的期望,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始终把握好期望的心理效应,既要让孩子接受家长的期望,不要因失望而放弃期望,更不能对孩子施以心灵或身体的虐待,这些都是很不理智的。事后,我仔细观察小A的变化,多次关心他父母的态度。小A总会对我笑着说:“老师,您真好,您改变了我爸妈的教育方法。现在,他们经常鼓励我,总是说:‘我们相信你能行,还有潜力,还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不久,在第二轮班委竞选中,小A又一次勇敢地登上讲台,声音洪亮地宣读竞选稿。这一次,他成功当选了。

综观当今中国家庭的父母,绝大多数具有强烈的角色意识,为了塑造儿童健康的心理及健全的人格,请淡化父母的角色意识。

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及健全的人格中,父母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儿童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父母需要换位思考,理解孩子的思想及考虑问题的角度,寻求正确的教育方法,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二、摆脱儿童的消极控制,增强教育行为的理智性

在心理学中,儿童的消极控制指在工作中,教师不自觉地被学生的某些特点行为牵着走,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其不良影响和控制。事实证明,当教师的教育行为受到儿童行为的较大影响和控制时,便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难以较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

(一)案例一

小E是我曾教过班级的一名全校闻名的淘气大王,他很聪明但是不用功,学习成绩平平,课堂纪律涣散,喜欢搞恶作剧。在课上,他不时用嘴发出汽车的“嘟嘟”声,一会儿趴在桌子上用笔当汽车“嘟”个不停,一会儿又用课桌当方向盘左右摇摆,惹得同学们总将好奇的目光投向他,不少任课老师拿他没办法,师生间冲突时有发生。一次我路过教室听到上数学课的老师说:“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一定要在课堂上‘开汽车’,发出声音吵得大家无法听课?”小E毫不讲理,无中生有地说:“是同桌总碰我,使我没法听课。”老师又说:“你胡说,我看你的同桌一直在认真听课”……下面又是一番激烈的争论。诸如此类的事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出现。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还招来不少学生的反感,激化了师生矛盾,降低了老师的威信,更给教师自身情绪带来了不良影响,助长了那些“差生”的逆反及对抗心理。事后为了查其原因,使小E的课堂行为有所改进,我首先确定了与小E的每周固定谈话日。通过谈话了解到不少老师总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使他丢了面子很难堪,为了挽回面子,他就疯狂地顶嘴,在一次次的顶撞中似乎得到了某些心理上的满足。找到了小E的“病根”之后,我鼓励他说:“振作起来努力学习,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你一定能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孩子心中的“疙瘩”终于解开了。此后,为了得到家长的支持,我多次与小E家长取得联系,互相沟通,共同帮助其成长。教育实践证明,问题儿童身上的不良行为常出现反复,教育者对其行为的矫正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小E这样的学生一般被公认为是“后进生”,从心理上看,他们在情感和意志方面有一种 “自我中心主义”在起作用,自我控制力差,蛮横,不服从别人的领导,感情易冲动并且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尊重,教师必须运用心理因素实现对其的心理控制,避免异常现象的发生,从而增强教育行为的理智性,减少冲动性。

(二)案例二

我认为对待问题儿童适时适度地采取“迂回策略”效果较好。记得一节语文课后,我刚要往办公室走,忽听班长急急忙忙报告:“老师,小E和某同学在操场上打起来啦!”我边走边问原因。事后我没有急于解决这个问题,而像往常一样继续讲课,在下午大扫除的时候我有意将小E和那位同学叫到面前,只见他俩低头站着,露出一副准备挨批的姿态,此刻我看透了他们的心思,故意回避他们的纠纷,笑着让他俩合作完成教室四壁的清扫工作,并用鼓励的口吻说:“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出色完成任务,因为你们都很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劳动结束后,看着干干净净的墙壁,我表扬了他们,只见他俩在功劳面前你推我让。在处理小E与同学动手打架的过程中,由于采取了巧妙的“迂回策略”,有效地解决了正在激化的矛盾,从而为儿童的心理健康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此后,小E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得到了同学的谅解,他和那位同学成了知心朋友,逐步改掉了身上的恶习,人变得大方开朗了,在楼道里、课堂上、操场上经常能看到他欢乐的面庞和健美的身影。

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而不仅仅是影响者与被影响者的关系。在任何互动过程中,一方行为都会影响另一方行为,因此教师应自觉根据学生的各种特点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做到因材施教,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努力摆脱学生的控制,积极主动地调整、改变与学生的互动,是教师行为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当一个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自己与学生的交往带着理性的思考,仔细观察“学生行为—教师行为”的行为链,并试着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变学生的行为时,教师就会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让学生更优发展、让自身不断完善、让师生互动更具乐趣与魅力的秘密。你会惊奇地发现那些原先心灵扭曲了的儿童将理直气壮地站在同学中间,将挺直腰杆走向社会、服务社会。

三、运用“心理疏导”,扬起单亲家庭儿童自信的风帆

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心态是少年儿童面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培育儿童完美的人格是当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然而现代社会中,家庭离异事件逐年上升的现象致使不少儿童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亲家庭儿童多具有自卑、情绪敏感、人际交往萎缩和缺乏自信心等心理障碍。

我曾教过这样一个班,全班家长离婚率接近20%,惊人的数字加大了该班的教育教学难度。为了使全班近五分之一的单亲家庭儿童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我对他们施以了特别的关爱,着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如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小C就是这些特殊儿童群体中的一员。父亲没有固定工作,有时干个体服装生意,有时帮人搞拆迁,一个星期最多一、两天在家住。期间一旦发现儿子的记事本上有红字(那是某些老师给家长写的关于孩子在校不良表现的内容),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顿狠揍。一段时间后,小C的性格完全变了:沉默寡言,冷漠呆板,不善交往。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有时还偷拿别人的文具。有一次,他没有完成数学作业,作为班主任的我得知后十分恼怒,刚要在他的记事本上写红字,突然,平时少言寡语的小C哭着喊着求我:“老师请相信我,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一定按时完成作业,不再让您生气啦,不然我爸知道了,又该打我啦!”孩子的哭喊及理智使我放下了手中的笔。此后,为了与他保持密切的沟通,我委派他当了语文科代表。渐渐地,在亲密友好的接触中,这个心理闭锁、不善吐露心声的孩子和我成了最好的朋友。课下,他对我无话不说:“我恨我妈,她总不给我抚养费,还很少来看我。”“我恨我爸,他在家的日子就是我的苦难日,他看我哪儿都不顺眼,我在他的眼里就是多余的。”“我恨给我写红字状的老师,是他们一次次让我饱受父亲的毒打。”特殊的家庭在他的心中形成了浓浓的阴影,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在学校里他与小伙伴不能友好相处,一不顺心就口出脏话、拳打脚踢,致使同伴关系紧张,同学都躲着他走。为此我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为小C这样的单亲家庭儿童特设了“开心锁”心灵之约信箱,春游、秋游集体外出活动时,我不忘给他们准备好吃的食品。为了激发他们的自尊心,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我努力创造机会。语文课上请他们品词析句,看图说话,激情朗读;开主题班会时,让他们亮相,上台当主持人或表演节目。在轻松的环境中,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感受班集体大家庭的温馨,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健全正常心理,塑造健全人格。在一次我们班与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共同举办的“圣诞快乐”文艺汇演之后,小C抑制不住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欢快地说:“老师,原来我以为我只是当观众的料,没想到今天我的单口相声那么受欢迎,看来我也可以当演员,我也能为别人送去欢乐!”看着小C欢乐的笑容,我更加觉得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只要根据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关爱,他们会一样和其他孩子健康成长。

辛勤的耕耘终于换来丰硕的果实,一个单亲家庭儿童聚集的班集体,连续两年荣获东城区先进班集体称号,我也被评为东城区优秀中队辅导员。成功之后我不断地反思,一位哲人的话终于使我找到了答案:爱是人的价值和人的素质、力量的体现,是人性丰富的表现,是心灵崇高的标志。实践证明,只要教师热爱这类特殊群体的孩子,就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情感力量唤回他们心理上的自尊;只要教师以积极的态度优化特殊儿童的心理,就能扬起他们自信的风帆,真正实现自身价值。

21世纪,中国的基础教育走向何处?一位领导谈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时,提及矫正儿童不良心理是一个重要方面。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要求学生身体、心理都得到精心的关照。只有这样,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才会大量涌现;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将以高大的雄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祖国的明天、民族的腾飞,请教育者轻轻叩开儿童那扇神秘的心灵之窗,精心雕塑孩子的心灵。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余强基.当代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林崇德.儿童心理学史编写体会[J].教材通讯,1993(3).

[4]杨丽珠,邹晓燕,刘文.深化教学改革搞好儿童心理学课程建设[J].辽宁教育研究,1992(02).

[5]沈德立.我国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正确途径[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

[6]朱智贤.关于儿童心理学中国化问题——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感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1).

[7]刘珺.论当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8]彭景训.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学系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6).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题解教育『三问』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留守儿童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