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转型中的因“需”施教
——大学生就业难引发的思考

2014-07-21 01:30陈琴
文教资料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大学大学生教育

陈琴

电大转型中的因“需”施教
——大学生就业难引发的思考

陈琴

(宁波电大奉化分校,浙江 奉化 315500)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且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差。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却早已超过95%,看似令人费解的就业现状,呼唤人才观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也给予处于转型期的电大启示与机遇。电大转型不仅是挂上国家开放大学的牌子,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发挥自身优势,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因需施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电大转型 因需施教 大学生就业难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3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呈现的是一片“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一边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求职状况降到“冰点”,另一边则是职业院校毕业生居高不下的就业“沸点”。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不少职校毕业生尚未毕业就已被提前“预订”,大赛获奖选手更被大型央企高薪“收”走,这些未来的“高级蓝领”备受企业热捧,华丽地“逆袭”最难就业季。报道引起了笔者的思考,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且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差,而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却早已超过95%。看似令人费解的就业现状,折射出的是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呼唤人才观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也给处于转型期的电大以启示与机遇。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纵观许多评论分析人士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剖析,其原因指向了三个层面。

(一)高校层面:供需错位。即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其表现为:一是专业设置趋同。对于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各高校不管有无具备软硬件,盲目轻率上马,“一窝蜂”造成了专业趋同现象严重,四年前还是供不应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鲜有人问津的滞销专业。二是专业调整滞后。社会转型期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加剧,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加快。就当前国内而言,其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至4倍,形成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加之不少学校重理论轻实践,课程内容陈旧空洞,专业划分又过于精细,难以跟上市场对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步伐。供需错位、人才结构失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反,职业技校以灵活、主动、积极的姿态迎合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开辟了就业市场的火热局面。

(二)学生层面:供需不符。大学生纷纷感叹“就业难”,而麦肯锡的一份《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却称:“只有10%的大学生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政府相关部门也发现,我国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急需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大量短缺。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跨国公司及大量中小企业招人难,过剩与稀缺的悖论凸显了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不符合人才需求标准的现状。这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尴尬,暴露了我国高校教育的严重缺陷。目前,我国大学教育还处于知识型和应试型教育阶段,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轻能力,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知识偏离需求,专业前沿知识储备不足,知识转化能力和实践能力差等问题。2005年,沈阳人才市场曾对2000多名大学生进行过一次抽样调查,有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大多数学生反映,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1]。同时,大学生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就业理念滞后,“宁在大中城市待业,不到小城镇发展”,“宁到外企做员工,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加剧了供需矛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重要原因。

(三)社会层面:供需断层。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才市场运营分析证明,因为大学扩招,大学生进市场的总量每年都在递增,而人才市场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及社会各中介服务部门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因为是独立经营,缺少竞争,发展缓慢,专业化程度低,与日趋增长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还有较大差距[2]。这造成了学生就业信息不足,就业渠道不畅,就业指导性服务缺失等现状,使大学生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稀缺资源无法得到及时合理的配置,造成人才供需间的断层。

从上列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分析中,折射出的是当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对称的严峻形势,这种落差其实刺激着整个社会进行反思。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中提出的“需要层次论”及凯恩斯在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有效需求”的理论,无不强调需求的决定性作用。需求决定论已经成为当今的主流经济学,它强调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顾客的需求,并生产出相应的产品满足它。同样,教育规律要求教育必须符合一定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身心发展的需求。当教育实践与教育规律发生偏差与矛盾,教育改革就势在必行[3]。

电大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的骨干力量,2012年7月31日,其进行了向国家开放大学的转型。从教育机构自我审视的角度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日渐严重的供需矛盾已成为制约电大转型与持续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学历需求品位提高与电大办学层次低之间的矛盾。在高考年龄限制放开前,“精英教育”不能满足更多的人上大学的需求,电大等成人教育对一些大龄人士接受高等教育曾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普通高校取消年龄限制和逐年扩招,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考“正规”大学变得轻而易举;同时,作为成人教育主要对象的在职成年人,随着捕获学历的任务基本完成而逐渐淡出,后续的补充者则普遍具有一定的学历档次,他们对于学历的需求层次提高。我国电大的办学定位极低,没有国际上作为大学最基本的独立授予学士学位的资格,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电大都已具备独立授予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资格。因而,近年来,电大普遍出现了招生困难加大、生源质量下降的局面,电大是否有存在必要的问题甚嚣尘上,电大办学在一些地方已然落到了可有可无、逐步边缘化的境地。

(二)人才需求多元化与电大统一培养规格之间的矛盾。电大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成功地运用了“五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教材、教学进度、考试)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对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起到了重大作用。但随着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渐渐暴露了“五统一”与教学质量管理间的矛盾[4]。我国电大教育质量定义是通过培养专门人才和培训现有的劳动大军,尽力满足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不断增长的需要。二十一世纪已迈入知识型经济时代,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步伐,产业结构逐渐向高知识含量、高新技术调整,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区域化、特色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各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不断增大,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五统一”的教学体系既有悖于电大教育的宗旨,更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区域经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学生需求个性化与电大教学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在知识型经济的大潮中,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知识的需求量增大,知识的保鲜期缩短,终身学习成为必要。在我们的调研问卷中,有38.9%的受访者是为了文凭和职称而学习,有48.6%是为了就业或更好地工作而学习,还有12.5%是为了追求人生价值。学生的具体需求往往涉及各种门类、各种技能,可谓五花八门,不一而足。电大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出现严重的应对困难的现象。首先,表现在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资源是远程教育的重要支柱,是教师表现和传递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载体。早在2001年底,中央电大的严冰就指出:“电大的教学资源建设滞后于或者说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是显而易见的。”“开放教育点项目实施后,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3]教育部远程教育专家任为民在《电大“试点”和多媒体资源建设》一文中指出,电大“目前网上资源品种与数量不少,适应学生需要的不多,内容展示性较多,指导性和交互性较差,探究性的自有资源则更少”。在2008年开放教育国际会议上,有专家在调查后指出:“学生对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内容质量的满意度天不足60%”,“精品课程在互动交流性方面还有所欠缺。”[6]其次,表现在师资队伍的不足:一是专职老师的人数不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所有近三千名学生的基层电大,其正式在编教职工的人数一般为30名,师生比在1:100左右,而据美国学者研究成果显示,远程教育的师生比以1:25为宜,否则必然导致相当一部分老师,疲于应付日常繁重的工作,没有时间进修充电,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师资力量薄弱。电大教师学历层次与职称层次普遍较低;基层电大教师大多由中小学调任,具有学士学位及以上的人数稀少;他们的职称评定长期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高无力与普通高校教师争长短,低无法与中小学教师较高下;加之日常工作繁杂,参加岗位进修培训机会少,上进心与积极性没几年就消磨殆尽。同时,专业结构上工科人才普遍稀缺,特别是一些新兴专业的老师几乎无法找到,电大师资状况与实际社会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教育市场乱象与电大严格管理之间的矛盾。目前,整个国家成人教育市场极不规范,相关立法缺位,处于粗放混乱状态。有关部门对社会力量办学的资格条件没有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办学个体户往往没有任何资质,却挂着多个教学点的牌子招生,学生不用面授,不用做作业,也不必考试,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得毕业资格,几乎就是招生代理变相卖文凭。相反,电大系统一再强调严格规范管理,抓考纪、抓质量,这就使很大一批学生流向管理失范、文凭易得的所谓教学点,形成“劣胜优汰”的“伪市场效应”。给各级电大的改革发展带来了干扰,恶化了教育生态环境[7]。

在教育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供需矛盾的显现,使电大人必须直面这样一个现实,如果依然走老路,难免有逐渐“淡出江湖”的命运。电大转型不仅仅是挂上国家开放大学的牌子,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在争取政府更大的政策支持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突出重围,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诚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杨志坚指出的那样:“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建设国家开放大学,不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简单更名或翻牌,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和技术发展趋势,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选择的战略转型,是世界开放大学建设当中的一种新的中国模式。”结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也结合电大转型现状的思考,因需施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因需施教是指施教的主体 (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管理部门能及教育工作者等)结合自身条件,以受教育者及其相关利益者(包括家长、用人单位等)的合理需求为旨归,为之提供相应的教育,使之获得最佳发展。它以主动满足人的需求为教育的本体性功能[8]。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率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加大开放性,拓展需求之面。开放大学之开放,首先要解决的是向谁开放的问题,在当前低层次学历需求的主体受众已近尾声的情况下,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提出了两大战略推进目标,即“在原来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基础上,向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推进”,“在原来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基础上,向广阔农村、广大农民推进”,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地去了解、去挖掘,拓宽需求面。其一,推进全民教育。“面向人人”更多的是要求我们关注各个社会层面的学习需求;特别是无法享受平等教育机会的弱势群体,缩小不同阶层间的教育差距,成为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促进者与实践者。2013年5月19日全国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新疆开放大学成立残疾人教育学院,以人性化的远程教育为主的方式,为残障人士提供岗位培训和高等教育。这是一个值得点赞的举措,也是一个给予我们启发的举措。电大可以利用其开放、灵活、远程等优势,为很大一批因各种原因无法实现大学梦的人群,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为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做出努力。其二,推进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旨在推动国民通过不断学习,做到与时俱进,适应变化,从而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实现人生价值[9]。终身教育的目标侧重于关注各个年龄段的学习需求。日前《国家开放大学关于推进老年教育的指导意见》出台,此举是在社会老龄化的进程中,引导电大服务广大的老年人和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成为他们身边的大学,是倡导全民终身学习的体现,也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战略选择。同时,满足各种非学历教育需求也是推进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上看,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等国的非学历远程培训发展都很迅速。例如,美国网络培训在整个非学历市场中所占比重由1999年的7%增长到2005年的58%[10];欧盟2000到2004年的增长速度达年均30%[11];韩国70%的企业培训项目是通过网络实现的[12]。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非学历职业培训的需求随之迅猛增长,每年参加公务员考试、国家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建造师考试、人力资源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国家或省级的人越来越多,对于这些国家级和省级考试的考前辅导和培训,如今是一些社会办学机构在承担,这块蛋糕是普通高校忽略或者放弃的,具有相当大的经济市场,对于电大的继续教育来说绝对是一个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前景的项目[13]。此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性、技能性、专业化服务的职业生涯教育也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目前,我国大学教育还是知识型教育,四年的大学缺少能力培养和技术的培训,从校门到厂门还有一段距离,这段路要由专业化的公司为大学生设立不同职业的能力模型,通过测试、咨询、培训,提高大学生的上岗前的职业能力,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14],这也是与普通高校有效对接和修补供需断层的一大举措。其三,推进三农教育。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滞后的现状急需改观,农业人才需求错位问题已成为人才结构性矛盾中最突出的问题。据统计,我国目前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只有科技人员0.023名,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名,而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1名科技人员,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高等教育的达45%~65%(2003年底统计)。近期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农业科普沙龙,尽管入场券价格高达4千元,还是人满为患,农业科技知识荒、农业人才荒引发高度的社会关注,农业成为当今中国最值得挖掘的富矿。电大作为基层高校,将触角延伸到农村,开拓大学生村官、农民大学生培养及农业科普类培训等办学新项目,既能有效地服务三农,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需间严重失衡的现状。

(二)突出主体性,着眼需求之异。《中国远程教育》曾发表过胡泽民撰写的题为 “学生用户—远程开放教育办学理念的基点”一文,文中提出了“教育营销”概念,即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创造一切条件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在学习者的需求日益个性化、多元化的今天,传统的高校教育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需求,电大可以凭借其开放、灵活、反应迅捷的特点,寻求突破口,满足不同类别的需求,尊重学习者个性特征和体现人本关怀。其一,专业设置的特色化。所谓特色化,是指有别于普通高校的知识型、理论型教育,弥补高校专业设置滞后市场需求的不足。一方面,注重应用性。走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发展道路是部分职业学校的成功之路,现阶段是我国进行产业转型调整的阶段,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涌现,由此而来对能够胜任这类工作的技能型、管理型等较高素质的人才需求量逐年释放,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就要求电大不断拓宽专业口径,科学、灵活、因地制宜地开设特色专业,增强应用性、职业性和适应性,强化社会实践及实验实训;同时,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订单式”培训、继续教育等各种非学历教育,走产学合作与校企合作的道路,形成支持和合作联盟,进一步密切供需关系,实现多赢。另一方面,注重前瞻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还要求电大善于以宏观经济走势、中观经济变化、微观经济需求为着眼点,研究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趋势,提高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能力;同时,利用自身的开放、灵活、反应快的特点,关注它可以作出贡献的任何社会热点问题,如特定地区的城市化、城镇化、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农业技术开发、和谐文明社区建设、乡村改造等,并及时提供相应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和培训[15]。其二,学习资源的超市化。没有丰富、实用、便捷的学习资源,开放大学就很难成为全民终身学习的“补给站”。大力开展学习资源建设,是实现开放大学与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无缝对接”的基础性工程[16]。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大背景下的资源建设工程,至关重要的是实现从因材施教即以教师为出发点的教学资源建设,向因需施教即以学生为落脚点的学习资源建设转化,为学习者开发和提供给量多面广、富有个性、选择性强的海量优质学习资源;除了系统资源的有效运用,也要关注校际资源的共享,更要加强本土资源的开发,真正形成各取所需的学习资源超市。其三,学校管理的人本化。了解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是国外大学的普遍做法。目前包括国家开放大学在内的国内远程教育教育机构还鲜有学生直接参与校务决策和管理的实例,要真正了解学习者的诉求,就必须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组织,如学生会或学生联谊会等,让他们选出代表参与学校决策管理的全过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提升服务性,满足需求之质。按需施教的原则及思考:强调需求,强调教是一种服务。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新型的公益性大学,扎根基层,服务社会。优质服务是它的根基和核心竞争力之所在。首先,服务队伍建设是前提。没有一支优秀的服务队伍,就谈不上服务质量。一方面要提高队伍的服务能力。探索建设一支熟悉远程开放教育、学术水平较高、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是现阶段提高电大服务能力的重要任务。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电大的师资队伍建设不仅应“请进来”,还应“引进来”,最紧迫的是“逼出来”;借省级电大获得独立职称评定资格的东风,搭建校本研修平台,开辟教职工针对性的专业提升路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是所有基层电大的当务之急。另一方面要强化队伍的服务意识。全日制大学师生关系往往严重脱节,四年大学见不到班主任几面,师生间关系淡漠成为主流。电大的开放性要求其教职员工为学员提供全程的、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入学教育、面授、在线学习、作业、考试、论文辅导、班集体建设等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关班主任的服务,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将造成不良的后果。在电大的师生比普遍无法匹配的情况下,倡导主动服务、周到服务,尝试特色、创新服务,增强服务意识,是电大师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其次,服务平台建设是关键。电大的服务对象往往是正在为梦想打拼的中青年人,工作忙碌是其中的绝大多数,为学员提供便捷、个性化的服务,是转型期电大需要关注的重要工程之一。尽力加大硬件投入,更新信息技术载体和渠道,实现资源传输的无时空障碍。如:建设宽大而通畅的交互性平台,以实现一点式浏览和双向反馈;完善高清、快速的双向视频系统,以促进师生实时交流;大力推进数字化试题库建设,以支持随学随考,等等,真正实现“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目标。最后,服务内容延伸是方向。社会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的推进工程是开放大学要实施的本质性工程。电大是老百姓身边的大学,实际工作中要突出基层性;在了解当地民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基础上,开展市民讲堂、终身学习活动周、社区志愿者培训、职场公关礼仪等公益培训活动;或建设“移动校园”或“移动课堂”送知识、技术下乡;或利用网络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开设网上大讲堂,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讲座,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这些延伸性服务,既有利于将电大打造成为本区域全民终身学习的公共教育服务枢纽,更有利于树立电大形象,扩大电大影响力和吸引力,推动电大的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大转型期,是关系电大生存发展的关键期,是机遇,更是挑战,它要求我们要研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也要研究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更要研究市场需求及规律。在此基础上,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大众,探索实践学历非学历并举、多元开放的办学模式,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加灵活、便捷、公平、开放的学习方式和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教育服务,满足学习者及用人单位的助学需求,提高岗位能力需求、再就业需求和人文需求。在获得一席之地的基础上,健康持续发展,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1][2]孟庆伟.透视大学生就业难后面的七大深层问题[A].2005年4月,沈阳市人才中心人才网站.

[3]肖勇.“三元一体”按需施教教育观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2(12).

[4]李娅.关于电大“五统一”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在远程开放教育实践中的反思[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3(2).

[5]严冰.电大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与任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1(4).

[6]任为民.电大“试点”评估和多媒体资源的建设[J].山西电大学报,2004(5).

[7]洪亚丽.我国电大办学困境及转型研究[J].西南大学,2012.

[8]2009年度山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全时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09RKB453阶段性研究成果.

[9]吕志江.电大系统转型的途径选择刍议,2013-4-27学术杂志网.

[10]Donald,M.The.Collaboratjv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 LeaminObject[A].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LASTED Intem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based Education[C].2006.

[11]荀莉.国外e-learning的发展经验和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12]Donald,M.The.Collaboratjv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 LeaminObject[A].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LASTED Intem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based Education[C].2006.

[13]赵晖.发展非学历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14]贾万刚.从“因材施教”到时“因需施教”[J].现代教育科学,2010(6).

[15]孟庆伟.透视大学生就业难后面的七大深层问题[A].沈阳市人才中心人才网站,2005(4).

[16]吕志江.电大系统转型的途径选择刍议.学术杂志网,2013-4-27.

猜你喜欢
大学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