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阅读课堂教学初探*
——以阿来新作《瞻对》的推荐阅读为例

2014-07-24 18:48袁远辉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新书文本课堂教学

袁远辉

(龙川县赤光中学 广东河源 517349)

新书推荐阅读课堂教学初探*
——以阿来新作《瞻对》的推荐阅读为例

袁远辉

(龙川县赤光中学 广东河源 517349)

大力推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是语文新课改的亮点之一,但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被理解为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对新出版的优秀书籍方面的课外阅读往往被漠视、无视,导致当代文化竟然成了当代中学生的盲区的奇怪现象。为此,笔者把新书的推荐阅读作为动态的课程进行研究和实践:先引导学生了解和新书有关的信息,再精心选择用于新书推荐的文本材料,利用现代新信息技术,创设浓烈的新书阅读的氛围,以此充分激发学生阅读新书的兴趣;同时,教师应全程指导学生阅读新书,时刻关注学生的新书阅读动态,随时做好激励、指导工作,让学生的新书阅读始终在有趣而又得法中顺利进行。

中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新书推荐;阿来《瞻对》

对新事物感兴趣是中学生的天性,他们追逐最新款的苹果产品,着迷于最新的网络游戏,他们喜欢用微博、微信来交流,而对于一些新书信息却视而不见、茫然无知,更不用说通过阅读新书去提高语文素养了。新书出版是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也应是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关联的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到:“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提高文化品位。”《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也提到:“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很显然,向学生推荐新书并指导他们阅读新书应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都提到学生的“广泛的阅读兴趣”的培养问题和“扩大阅读面(视野)”的目标追求问题,毫无疑问,推荐、指导学生阅读新书在助推解决这些问题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新书本身的新鲜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活力和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对教师来讲,新书要作为课堂的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阅读的推荐、指导,因为手中没有了同课本配套的参考书或其他确凿无疑的解读资料,教师以前那种真理在手的权威心理不复存在,课堂神圣化的威严也随之消解,最终教师的角色必须以新书阅读共同体中一员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与此同时,学生自然也被赋予了与教师平等的话语姿态和话语权利,对学生来讲,这种阅读是一种身心放松的阅读、平等的阅读、主人翁式的阅读。但是,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新书仅止于表面的推荐而不作深入的引导、指导,阅读过程中稍遇到困难,有些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将很容易衰竭,所以,新书阅读只停留在浅层的兴趣上是难以为继的,必须挖掘出推动新书阅读的不竭的兴趣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藏在深处,你得去攀登、挖掘,才能发现它;而很常见的情况是,这个‘攀登’、‘挖掘’自然万物的实质及其因果联系的过程本身,正是兴趣的重要源泉。”[1](P57)新书一般有作者新的东西,其中可能含有新的写作技法、新的写作风格、新的审美视角、新的思想主题等等,而这些新的东西就是新书阅读能够持续不竭的兴趣与动力源泉。教师如果以其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两项内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阅读,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关注个体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和学生一起激情“攀登”新书的乐趣,快乐地“挖掘”新书的意味,最终也就能水到渠成地达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读好书,读整本书”,“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的阅读目标了。下面以阿来新作《瞻对》的推荐阅读教学为例谈谈新书推荐阅读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了解新书的信息是新书推荐阅读教学的重要基础

一般情况下,要向学生推荐新书,教师首先得寻找和新书有关的能在课堂上使用的文本材料。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杰罗姆·布鲁纳曾说:“按照理想,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所以,拿最新的权威媒体关于新书的推介新闻报道作为新书推荐阅读的文本是个很好的选择,阅读新闻报道中的新书信息,对喜欢新事物的中学生来讲,是很酷的事情。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赤光中学(以下简称“我校”)重点关注的是《人民日报》副刊版、《中国青年报》阅读周刊版、《南方日报》人文版、《河源日报》读书版中与新书推介有关的新闻报道。这些报纸所介绍的新书种类齐全,风格多样,具有权威性、代表性,而且推介文章的样式活泼全面,或评论、或访谈、或直接展示、或间接引导,符合“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的文本来源的条件。另外,这些文本本身就是很好的语文学习材料,学生可以从这些文本里接触到最新的文化、文学的动态;教师也易于顺势而为地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的指引。如作家阿来新作《瞻对》的推荐阅读用于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的主要文本材料是2014年1月21日的《南方日报》人文版,是访谈文本,这同时涉及到访谈的阅读方法的指导。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所以,教师不必一看到新书就急于向学生作简单的推荐,因为新书推荐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乐于把教师推荐的新书阅读下去并有所收获。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教师精心选择的推介文本,教师不要对推介文本急于表态,要让学生在阅读推介文本的基础上到网络里搜寻关于新书的信息,从而为后面教师与学生就推介文本的阅读和新书阅读的真正的平等对话打下基础。虽然如阿来的《瞻对》是新作,但关于这本书的信息通过百度搜索在网络上可谓铺天盖地。但引导学生浏览这些信息时必须正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冷成金指出的情况:“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2]

那么,教师该如何去引导学生浏览网络上关于新书的海量信息并由此在新书阅读中有所“创造”呢?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首先,教师要比学生提前“下海”浏览网络上关于新书的信息,摸清网络信息海洋中与新书有关的评论报道的基本情况,再以推荐文本为“舵”去引导学生把握好新书信息的搜集处理的“航向”。如在《瞻对》推荐阅读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之前,可以根据网络上与《瞻对》有关的评论报道给学生划定以下浏览的方向:《瞻对》这本书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特点、内容看点等。其次,要创造性地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技术,搭建新书阅读的个性化的交流、展示平台,创设无处不在的新书阅读环境。如《瞻对》的推荐阅读的教学就使用了即时性和交互性很强的微博,教师在微博上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新书阅读进行加油鼓劲、牵线搭桥、推波助澜、旁敲侧击,当然,微博之于新书阅读更重要的作用是为师生创设一个新书信息共享和阅读心得交流的平台。

二、教师应在新书的课堂阅读教学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

学生经过前面的大量的对新书外围信息的了解和教师的大力鼓动和引导,进入了阅读新书的迫不及待的状态,但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把新书阅读下去,且达到《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所说的“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要求,就有必要在学生阅读新书过程中组织开展一系列的课堂教学了。

金圣叹说:“读者之精神不生,将作者之意思尽没。”[3](P38)所以,课堂教学的实施需要寻找或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这可以是课本中与新书有关的内容,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情,也可以是新闻中的热点事件,这个时机最好能达到让学生一触即发、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新书阅读中去。如《瞻对》推荐阅读的课堂教学可以放在2014年3月2日,因为3月1日发生了8个新疆分裂势力暴徒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到处砍杀无辜群众造成29人遇难143人受伤的严重的暴力恐怖事件。在课堂教学的导语中可以先介绍这个事件,接着抛出两个问题:藏独和疆独其实有共同之处,藏独分子暴行比起疆独分子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同学们如何看待这两股势力呢?对待民族问题该采取何种态度和策略呢?然后作这样的“煽动”:让我们一起走近藏族作家阿来,走进他的新书《瞻对》,在历史的刀光剑影中去探寻民族的和解之道吧!

而在学生新书阅读进程中,为了使阅读之火越烧越旺而不会熄灭,“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并为了“保量”、“保质”地完成新书的阅读,教师要根据新书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和新书阅读的不同阶段灵活地组织开展课堂教学。

第一,当学生在新书阅读过程中积累的问题和疑惑如不解决就难以阅读下去的时候,教师要组织开展课堂教学进行研讨。课前,先让学生对阅读过程中的问题疑惑进行梳理归类,设计研讨专题,再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和提示的思考角度,分小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而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组织学生展示课前的研讨成果,教师对学生的成果给予激励性的点评和指导性的意见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就新书的深入阅读开展对话交流。如学生在阅读《瞻对》时,一开始就会接触到作者直接引用的大量的清朝史料,这些史料涉及到清朝的政治、军事、民族问题等,教师就要在课前给学生提供这些方面的材料;而对其中的一些文言句子、语段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对有关文言知识进行梳理、疏通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就阿来这部非虚构类作品的独特风味的阅读体会进行对话交流,“挖掘”阅读过程中容易忽略而又耐人寻味的内容。

第二,当学生在新书阅读过程中没感觉、没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组织课堂教学进行激趣、激思。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或就新书中某些篇章、段落提供一些鉴赏方法和思路,让学生静下来“赏读”;或组织学生发掘新书中的有趣的情节,让学生编排剧目进行表演,让学生动起来“演读”;或启发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就新书中反映的某些问题发表微评论,让学生用起来“评读”。如《瞻对》的前52页已经是一个具有开端、发展、高潮、转折、结局的扣人心弦的故事了,可以直接从《瞻对》这本书引用的史料中抽取反映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组成这个故事的线索和梗概,并拟定故事标题——“惊天大案之第一季”,在课堂上让学生以这个故事的标题、线索和梗概为依据,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发挥想象,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转折、结局去编排剧目表演,并把表演过程拍摄成微电影传到网络上。

《瞻对》情节组编:《惊天大案之第一季》

场景一

《清实录》:“江卡撤回把总张凤带领兵丁三十六名,行至海子塘地方,遇夹坝(强盗)二三百人,抢去驮马、军器、行李、银粮等物。”(第2页)

乾隆皇帝:“此案必期示之以威而革其心,首犯务获,以警刁顽。不然,将来川省无宁岁。”(第3页)

场景二

四川巡抚纪三上奏:“瞻对贼番抢劫撤回兵丁行李,正在严缉。据里唐所属渣吗隆黑帐房民报称,有夹坝四十余人,抢去帐房、牛只。”(第6页)

乾隆皇帝:“以此观之,竟有不得不示以兵威。”(第7页)

场景三

川陕总督庆复上奏:“数日内两路官兵连获要卡六处,共破五十余寨。”(第13页)

乾隆皇帝:“览奏。曷胜欣慰。但始之非难,终之惟难,恃胜轻敌,兵家所忌。”(第13页)

场景四

川陕总督庆复上奏:“瞻对军务,久未告竣,借由军营提镇因循所致。”(第26页)

乾隆皇帝:“著传旨严行申斥,即令其统领各路官兵,会合擒剿……如仍有瞻顾怠玩之处,朕不姑贷也。”(第27页)

场景五

乾隆皇帝:“今如此,亦可谓之成功,但彼既与藏中暗通消息,保其不设计逃往乎?若将来班滚复出,此局何以了之。”(第36页)

场景六

乾隆皇帝传谕新任川陕总督张广泗:“从前大学士庆复奏称:‘班滚及其家口并恶目劳丁、姜错太等一齐烧死’等语,情节甚属可疑。到川时详细查访。”(第48页)

新任川陕总督张广泗:“据供:‘班滚于如郎寨逃出,即往沙家邦寨中藏匿。嗣大兵焚毁泥日寨,并无班滚在内’,……是班滚未经烧死,已属显然。”(第48页)

场景七

新任川陕总督张广泗:“当时捏报烧毙之处,检阅卷宗,有庆复驳回李质粹(四川提督)原咨,李质粹遂添入‘火光中望见悬贼番三人,班滚、恶目劳丁、姜错太皆已烧毙’之言,庆复即据入告。”(第51页)

乾隆皇帝下旨:“……且以台辅大臣受国家厚恩,何以于此等军机重务通同欺罔,一至于此!……今既通盘败露,法纪所在,朕虽欲宽之而无可宽,庆复著革职,家居待罪。……李质粹现在刑部监禁,著军机大臣会同刑部,将此案情节彻底研讯,有应问庆复之处,一并讯问,逐款审明,按律定拟具奏。……班第、努三(曾经任讨伐瞻对前线的钦差大臣)不必在御前行走,著在乾清门行走。”(第51、52页)

★自主合作探究:

(1)根据以上内容,结合你对乾隆皇帝的了解,谈谈你对乾隆皇帝的形象认识,把自己的看法发到新浪微博“飞翔的书”。

(2)根据以上情节场景,发挥想象,自主搭配编排剧目进行表演,并摄像保存。

当然,有了《惊天大案之第一季》,也就暗示和激励学生继续读下去将有《惊天大案之第N季》。这个方法的灵感来源于W.伊泽尔所提到的作品空白功用:“通过阻碍读者建立文本的连贯性,空白把自身转化成激发读者观念化活动的动因。从这种意义来说,空白在文学交流中发挥的是一种自我调节结构的作用;它们所悬置的东西转化成推动读者想象力的力量,使他提供曾经受到文本抑制的东西。”[4](P266)另外,《瞻对》这本书中的作者评论具有很强烈的“讽今”色彩,有必要根据学生阅读不同阶段在课堂上提示学生注意并给予一些思考的启发,并要求学生把思考成果发布在微博上。

第三,当新书的阅读即将结束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教师要组织课堂教学进行成果展示、汇报,为学生继续阅读新书做好铺垫。可以举行新书阅读心得分享课,让学生畅谈新书给予自己的感动和感悟;可以举行关于新书的朗诵、演讲、辩论课,让学生对新书的某些内容加深印象,厘清新书中的某些问题;可以举行新书读后感写作课,让学生在新书中获取的情感、思想进一步升华。根据《瞻对》这本书的特点,以上的课都可以组织开展。

三、对新书推荐阅读教学的反思

法国作家法郎士(A.France)在《乐园之花》里说:“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填补形式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机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或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或者换句话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总之,要让阅读新书成为中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快乐成长的重要途径并使之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和爱好,就要对现有的陈旧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和方式进行反思和改革:首先,语文教师不能置身“书”外,而是要大量阅读,深入阅读,读出书中的丰富“色彩”,读出书中的盎然“生机”,读出书中的如火“情感”,也就是说,要让学生乐于阅读新书并读有所获,教师自己应首先成为一个优秀的读者。其次,新书的推荐阅读教学方式忌僵硬的模式、死板的套路。“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最后,要把新书的推荐阅读教学放在学生的现实生活的大环境中去,要创造性地使用和学生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新信息技术,如微博、微信,扩展新书阅读交流的空间和时间,使阅读新书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乐趣,成为学生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冷成金.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N].人民日报,2014-03-19,(19).

[3]金圣叹.水浒传会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4]【德】W.伊泽尔.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论[M].霍桂桓,李宝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李文玉)

Exploration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of Reading Recommended New Books—Taking ReadingZhanDui, The New Work by A Lai as an Example

YUAN Yuanhui

(Chiguang Middle School, Longchuan County, Heyuan, Guangdong, 517349, China)

One of the highlights of the Chines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s its vigorous promotion of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But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s often understood as classics reading,and good newly published books are often ignored and paid no attention to,resulting in a strange phenomenon of contemporar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lank area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Therefore,we research classroom teach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reading habits based on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the book recommended in reading as a dynamic course,and the teaching strategy is as follows:first,ful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the book, help students to learn related information about book at the beginning,carefully select the book recommended for text materials and us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create a favorable atmosphere for book reading;second,guide students to read new books for the whole course;pay attention to the dynamic of the students book's reading, and always be ready to encourage them and guide them to read,and help them smoothly read the new book all the time in interesting and obtaining ways.

Chines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teaching of reading;recommendation of new books;A Lai's Zhan Dui

2014-05-23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基于培养中学生阅读习惯爱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立项批准号:2012YQJK17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袁远辉(1980—),男,龙川县赤光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G633.33

B

1674-6120(2014)11-0090-05

猜你喜欢
新书文本课堂教学
新书速递
新书讯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新书推介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