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广播音乐疗养

2014-07-24 17:19石小萱
新闻前哨 2014年3期
关键词:疗养乐曲广播

石小萱

广播音乐疗养就是通过广播媒介传播的音乐的旋律、意境、内涵、语言、音乐等的均衡作用,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逐步产生一种稳定的心境,促进身心平衡而达到保健和疗养的方法。

广播音乐疗养的方式

广播音乐疗养属被动音乐疗法。被动音乐疗法中最著名的一种被称为“GIM”(Guided Imagery and Music)。这种方式基于存在主义心理学理论:即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特的,无限丰富的,是他人无法真正了解的。每一个正常人都是有一种潜在的心理能力,自己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自己从心理困惑和情感矛盾中解脱出来,这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本能。心理学家应该做的就是帮助求助者找到这种潜在的心理能力,而不是告诉他如何去想、如何去做。

广播音乐疗养节目就是以“GIM”疗法为基础,兼具医学性、文学性、服务性为一体的音乐节目。这类节目根据听众的不同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历、爱好等)和心境,特别制作一组乐曲,使其在放松的状态下进入音乐世界,利用“视听联觉”的概念,形成联想,并在脑海中呈现出五彩缤纷的世界。这种联想每个都不尽相同,很多人的联想会不由自主地朝着他们所怀念的人,难忘的事或某种情境(如梦想中诗情画意的地方、曾经徜徉过的去处、憧憬的未来),有的朋友还会在音乐中产生幻想,即使不能成真,也是一次心理补偿。随着各种联想的展开,每个人会进入自己的深层情感空间,重新体验自己丰富的感情生活,重新认识自己,直至找到自己的力量,从某种心理危机或长期的情感压抑中解脱出来。这组特别制作的音乐就是音乐处方。

在为音乐疗养节目设计音乐处方时,并不是一味地播放一些轻松、美妙、优雅的音乐,让消极或痛苦的情绪得到缓解。相反,要选择当时心情使用与人一致的音乐,或抑郁、或凄凉、或苦楚、或愤怒和充满矛盾的音乐、激发听众消极情绪的体验,帮他把负面情绪宣泄出来。

根据音乐疗养节目编播和对听众邮件的总结,消极的人对未来生活悲观绝望,缺乏在逆境中奋起的勇气。节目中播放享德尔的《弥赛亚》,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第一章,会适合他们,这些音乐正好表现了勇于抗争的激情和斗志,阐明了在人生的尽头找到生命的出口,重新踏上前进之路的道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倾诉命运的坎坷多难及人生的艰辛,雄壮激昂的旋律可唤起战胜厄运的力量和信心。焦虑不安的人需要的音乐应该同样的跳动不安,如巴赫《G小调幼想曲与赋格》、《骷髅之舞》、《火鸟组曲》第一章。同时,轻松舒缓的《田园交响曲》也可让人寻找到温馨愉悦的情感和希望。抑郁寡欢的人,总是闷闷不乐,忧郁感伤,世界在他们的眼里,是灰色的,适合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欣赏在阴暗背景下带有一些跳动的亮丽的色彩的音乐,以便逐步化解忧郁情绪,让眼前的世界重新焕发出绚丽的光芒。如: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忧郁圆舞曲》,透露凄凉、哀婉的音符传递同病相怜的理解和抚慰,也可使抑郁者触景生情、产生共鸣,以此来缓解心来的沉寂、抒发忧伤和抑郁之情。民族乐曲中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音色优美的《喜洋洋》、《喜相逢》等也有同样的作用。心情急躁的人渴望某种事情的欲望强烈,带有某种程度的偏执,需要的音乐应该是激情高亢而又舒服畅快的曲式以疏通和缓解这种情绪,如《皇家焰火》、《风景》、《春江花月夜》、《月夜》等舒缓、轻柔、婉转、幽雅的民乐也可矫正这类情绪,使人心平气和,冷静客观。疲乏困倦的人,容易缺乏斗志,打不起精神,需要安静祥和且暗含欢乐的激情的音乐帮助进行良好休息,以重新获得向上的愉悦和进取的希望。在这方面,维瓦乐第《四季》中的《春》,德彪西的《大海交响曲素描三幅》后来被称为上乘之作。热爱自然的人需要典雅的传统乐曲,明快、欢畅、安详、沉思的乐章如《梅花三弄》、《良宵》,再选配自然界风、雨、鸟、兽、禽、水流等声响作效果合成以再现人们追求的“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四季田野风景,给人以自然之美的享受,失眠的人可选听安神心宁、旋律舒缓,曲调柔和的乐曲,如《二泉映月》、《军港之夜》以及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

此类节目还为厌食的朋友、疼痛的朋友、青年和少儿安排了合适的音乐。厌食的人如果能将节目录制下来,在饭前半小时聆听会有助于营养的摄入。于优美淡雅,自然舒缓的音乐《茉莉花》、《一剪梅》中,茉莉“香兰四溢”,一剪梅的清香朴鼻仿佛已改善了环境,可有效增进食欲。疼痛的人可听轻柔、优雅的《小夜曲》,乐曲会引起人步人“仲夏夜之梦”,领略如诗如画的意境,使其全神贯注地沉浸在音符的世界里,放松和转移对疼痛的关注,从而缓解疼痛。青年、少儿以选听民族音乐为主,如《阳光三叠》、《江南丝打》等,有时也可选听一些流行歌曲,但要避免那些“靡靡之音”。

音乐疗养节目为老年人安排的音乐则以年青时期喜听的乐曲为主,以唤醒与恢复渐渐衷退的活力和记忆,如反映历史进程的《毕业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长征组歌》、《驼铃》、《国际歌》、《马赛曲》以及表现爱情的歌曲《婚誓》、《草原之夜》、《蝴蝶泉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有前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梅花儿开》等。这些歌意蕴深长,令人神思遐想。

广播音乐疗养的前景

音乐疗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很多的人可能是由于现代生活的压力,情感危机(如家庭破裂、失恋、就业、出国、子女问题等),和突如其来的变化,精神上却无法支撑,就会促发不安全感、恐惧感、抑郁感,甚至生理上的病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提示,人的健康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原因,8%取决于医疗因素,剩下的67%全取决于自己,所以健康是自己给的。在某种程度上讲,本身的心理素质,情绪状态决定健康。音乐疗养恰好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情绪和积极的心理状态。所以,现代人用音乐的感受来治疗心灵和疾病可以说是最科学、最美好的方法,而广播音乐疗养节目覆盖面宽、信息量大、针对性强、时效性高,更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和广阔的前景。

随着音乐疗法在多方面的推广和应用,广播音乐疗养节目可以通过分设子栏目的方法与相关方形成合作伙伴关系,通过音乐处方加强与听众的互动,使音乐治疗法和广播音乐疗养节目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实践证明,让老人听清新婉转的音乐,可以使血流通畅,防止动脉硬化;让高血压患者听抒情的小提琴伴奏,可使血压降低10—20汞柱;让临产妇女听优美悦耳的音乐,能解除其恐惧情绪,有利分娩。音乐之所以能产生治病效果,是因人的脑电流运动、肠胃蠕动、心脏博动,以及自律神经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奏,当一定频率的音乐节奏与人体内部各器官的振动节奏一致时,就产生心理快感。

音乐可帮助爱动的儿童提高注意力集中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还可让儿童增强自信,变得聪敏。目前,在全世界音乐疗法中“莫扎特效应”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国外风靡一时的CD“莫扎特效应,给孩子们听的音乐”更像一场大规模的商业操作。这组三张一套的CD由资深心理学家推荐,确保它能“开启儿童的心灵”。莫扎特的乐曲还能提高专注力、促进创造力、增加语言能力、刺激直觉和第六感官、提高IQ及强化右脑功能。能舒缓身心,减低精神及情绪压力,能自然地释放情绪旧包袱和感情创伤,能改善身体活动及协调能力,能改善心跳速率,血压及体温,能舒展皱纹,焕发肌肤光泽。

冥想音乐,是当前许多国家流行的一种特品,是很有前途的现代音乐治疗形式,广播节目可以吸纳这样的音乐。在这种音乐和自然界音响的引导下,接受音乐治疗者通过导入、冥想和唤醒三个阶段,全身放松,闭目养神,仿佛回归到大自然中,依照个人不同的生活经历进行回忆和理想等心理活动、可以取得舒心、健身、健脑、养生的效果。

现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都已较广泛地运用“音乐治疗”。卡洛琳·西奥右斯是一位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治疗家。在中国流行音乐厅的专场演出中,她与观众一起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广播音乐疗养节目如果可以密切反映音乐治疗家的情况,并安排一些音乐治疗的演出活动,扩大音乐治疗法的影响,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相信会更好。

(湖北广播电视台生活广播)endprint

猜你喜欢
疗养乐曲广播
机器人叮当要回地球疗养
始乱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森林疗养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特勤疗养人员体检路径的构建与实施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
做好军队团队疗养干部保健工作的做法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