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管理若干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4-08-01 00:15李秀芳
当代医学 2014年31期
关键词:调查表科室管理工作

李秀芳

临床输血管理若干问题及解决策略

李秀芳

目的 分析新余市临床输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解决问题、促进输血安全的有效策略。方法 2014年1月5日~2014年1月15日,由医政管理人员、检验科、输血科负责人所组成的调查工作小组,对新余市包括分宜县辖区内用血医院2013年度临床输血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专项调查。结果 输血科室基础建设不够健全、缺乏输血管理的基础知识、血液检验与处理缺乏规范性是临床输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当前的临床输血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解决输血管理问题的策略包括成立专门输血管理工作小组、建立健全与临床输血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掌握输血用血相关适应证、监测关键因素等,这些措施有待临床中有效推广。

输血管理;问题;解决策略;安全用血

临床输血是医疗活动中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1-3],若不对输血加以安全性管理与控制,可能会诱发各种传染性疾病,值得社会关注。为进一步探讨临床输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提高输血管理水平的建议,本文根据调查数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5日~2014年1月15日,由医政管理人员、检验科、输血科负责人所组成的调查工作小组,对辖区内的省市县级综合医院2013年度临床输血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专项调查。本次调查对象共涉及到3所三级医院,7所二级医院,3所一级医院。共调查13个输血科室,涉及工作人员60人。

1.2 方法 调查前进行充分准备,由调查工作小组对调查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制定统一调查标准,确定调查的具体方法、工作流程以及调查安排。调查指标评价后当场反馈并加以记录。调查指标包括:(1)临床输血管理;(2)输血科室建设;(3)输血用血合理性;(4)血液检验处理;(5)输血安全保障;(6)输血科室环境卫生情况。

2 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当前临床输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3点。

2.1 输血科室基础建设不够健全,相关输血科室建设情况调查表(见表1)。

表1 输血科室基础建设情况调查表(n=13)

结合表1数据发现,输血管理制度不规范或落实不到位,未配置专门用于储存血样的冰箱设备,且消毒工作不够到位,冰箱温度失控。

2.2 缺乏输血管理的基础知识,有关输血管理基础知识调查表(见表2)。

表2 输血管理基础知识调查表(n=60)

结合表2数据发现,临床安全用血知识不够丰富,部分医务工作者对临床输血相关适应证的掌握不熟练,未定期参加临床输血安全知识的培训。

2.3 血液检验与处理缺乏规范性,有关血液检验及处理情况调查表(见表3)。

表3 血液检验及处理情况调查表(n=13)

结合表3数据发现,部分成分血使用率无法满足标准要求。主要包括:输血前未严格执行血型的反定型鉴定工作,配血方法过于单一,复核制度落实不到位,血样血袋未严格落实无害化的处理方案。

3 讨论

针对以上发现的当前临床输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促进临床输血用血的安全、合理,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1)通过成立专门输血管理工作小组,提高对临床输血、用血的规范性管理:严格参照我国现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以院长为带头者,组织输血科室、医务科室以及相关临床科室负责人,共同成立专门的输血管理工作小组,小组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对院内各个科室输血用血情况进行管理,及时发现临床输血用血的不合理性,并提供技术指导以改进问题[4]。同时,对超范围输血用血或无指征输血用血的临床医师,需要及时进行约谈,情节严重的可以给予适当力度的惩处,从而确保临床输血管理的合理、可靠。(2)建立健全与临床输血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为确保临床输血用血的合理与安全,组织相关责任人员,集中学习现行的临床输血用血相关法律规范或行业标准,包括《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科学合理用血及临床输血风险防范、配血、血型鉴定等标本送检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等[5-6]。同时,输血科室需要结合院内用血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室性的工作制度,对输血用血相关流程操作步骤加以规范,对科室内部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严格遵循工作流程与规章制度,最大限度的避免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输血事故。(3)熟练掌握输血用血相关适应证,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与可靠:对于新来的医务工作者或科室工作人员而言,入院后需要及时组织其进行临床输血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院内以继续教育为手段,通过展示各种临床输血不合理所引发安全责任事故案例的方式,汇总归纳临床输血用血的适应证以及相关安全保障措施,保障用血的安全性。(4)做好临床输血期间关键因素的监测工作。首先,在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前,需要由护理人员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输血可能引起的不适或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同时,为确保用血的安全,还要在临床输血前,做好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抗HCV抗体、梅毒螺旋体以及抗HIV抗体的各种血清检测工作;其次,需要确保患者所输送血样的储存时间在72h以内。同时,配血后的血样需要予以妥善保存,建议保存温度为4.0℃~6.0℃。同时,为防止梅毒,建议血液采集、检验结果合格静置3d后使用;最后,需要由专人负责完成交叉配血实验工作。聚凝胺法配血法和卡式配血/血型鉴定检测法已在临床广泛使用,配合盐水配血法、抗球蛋白配血法、凝胶配血法等,确保能够有效的识别与分辨亚型以及不常见的血型抗体,避免配血不合而对临床输血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当前的临床输血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解决输血管理问题的策略包括成立专门输血管理工作小组、建立健全与临床输血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掌握输血用血相关适应证以及监测关键因素等,这些措施有待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1] 宫济武,刘燕明,杨培蔚,等.DRGs数据在医院临床输血评价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11):866-870.

[2] 郝建珍.兰州地区58家医院输血科(血库)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7):542-543.

[3] 林琼琳,郑全荣,徐晶心,等.医院输血科加强输血管理—确保输血安全[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3):249-250.

[4] 周文彪.等级医院评审中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对输血工作发展的作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175-176.

[5] 麻春英,裴莉萍,生本有,等.移动护理信息技术在改进静脉输血管理流程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23):2515-2516.

[6] 王会英,李宏.2011年安康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现状调查[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2,27(4):94-95.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1.002

江西 338000 江西省新余市中心血站(李秀芳)

猜你喜欢
调查表科室管理工作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