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2014-08-01 00:15范新玲
当代医学 2014年31期
关键词:坏死性胎龄结肠炎

范新玲

33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范新玲

目的 探讨新生儿坏死性肠炎的致病原因、诊治及预防策略等,加强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认识,对病症早发现早治疗。方法 连续收集33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的胎龄、体质量、喂养方式以及感染等均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关,其中胎龄在34周之内的新生儿发生率较高。结论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通常会发生在具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或具有感染史、宫内缺氧的足月儿等。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临床医生应严密观察其临床症状和病情变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儿治愈率和生存率。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治疗分析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最为常见的胃肠道急症,该病症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命健康。近年来,其发病率一直上升,且多发于极低体质量(<1500g)的早产儿中[1]。本研究对33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深入探讨新生儿的患病原因、诊治方法以及预防策略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03年2月~2012年2月于临淄区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33例患儿中,男19例,女14例,平均胎龄(33.8±5.6)周,平均出生体质量1850g;其中20例患儿为顺产,约占60.6%,8例患儿为剖宫产,约占25.8%,5例患儿为臀位助娩,约占13.6%;通过阿氏评分,16例患者大于8分,13例患者为4~7分,4例患者小于3分。其中7例患儿通过母乳喂养,24例患儿为非母乳喂养,2例患者未开奶。有12例患儿合并肺炎,6例患儿合并败血症。对全部患儿确诊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症之后,禁止患儿入食并予胃肠减压,其禁食的时间应按照患儿自身病情,通常为8~12d,病症较轻患儿应禁食5~6d。等到患儿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临床表现好转时,可恢复患儿饮食。当患儿再出现腹胀呕吐症状时,应再次进行禁食胃肠减压,并及时应用静脉营养加强支持治疗维持患儿内环境稳定和有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等。33例患儿中,28例患儿治愈,2例患儿死亡,3例患儿放弃治疗。

1.2 诊断标准 根据患儿的具体临床表现以及腹部平片,全部患儿均被确诊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通过BellNEC分级标准进行临床分度。19例患儿为I级,10例患儿为II级,4例患儿为III级。

1.3 方法 对33例新生儿坏死性肠炎患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喂养方式、患病程度以及出生窒息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患儿严重程度与胎龄和出生体质量之间关系 33例患儿,胎龄:27例患儿小于34周,6例患儿大于34周。出生体质量:11例患儿在1500g之内,19例患儿体质量小于2500g,2例患儿大于2500g(见表1)。

2.2 患儿严重程度与喂养方式和始喂时间之间关系 喂养方式:8例患儿通过母乳喂养,23例患儿为非母乳喂养,2例患者未开奶(见表2)。

3 讨论

在新生儿阶段中,新生儿小肠结肠炎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健康。目前,这种疾病的病死率已经高达10%~50%[2-3]。在美国这种疾病,仅针对体质量在1000g之内的早产儿,病死率已经达到50%。

表1 患儿严重程度与胎龄和出生体质量之间关系(n)

表2 患儿严重程度与喂养方式和始喂养时间之间的关系(n)

至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致病原因还不明确,现多认为是由于早产、感染、缺血缺氧以及喂养方式错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4]。全部因素都对肠粘膜血液供应、黏膜的局部缺血产生影响,使得肠道蠕动功能减低,在肠腔中存在食物的堆积,使得肠道功能减弱大量繁殖细菌。但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还不明确。从本组研究的33例患儿来看,28例患儿小于34周,6例患儿大于34周。这源于早产儿的肠道功能较弱,胃酸较低,肠道蠕动减弱,滞留食物较多,肠道中对于细菌的通透性较高,就会有利于细菌在肠壁中繁殖[5]。

总之,胎龄可提高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这种病症最为主要的预防方法就是减少在34周内的早产儿的发病率[6]。对于不可避免的胎龄在34周之内早产儿患儿应根据病情,适当将喂乳时间延迟,应用母乳喂养并及早发现病症,控制感染。当早产儿疑似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首先应禁食,积极采取有效内科治疗。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够提高患儿存活率。

[1] 王洪雷.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外妇儿健康, 2011,19(8):203.

[2] 钟麟,唐耘熳.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外科治疗及预后[J].中国临床医生,2003,31(12):20-21.

[3] 侯燕莉,荆长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影像学表现[J].中国医疗前沿,2011,6(5):70-79.

[4] 曾丽春.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治进展[J].江西医药,2011, 46(12):1143-1145.

[5] 李德渊,母得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7,34(6):444-447.

[6] 唐毅,计晓娟,杨春江,等.超声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13):1347-1349.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1.013

山东 255400 临淄区妇幼保健院(范新玲)

猜你喜欢
坏死性胎龄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不同胎龄早产儿宫外环境下脑发育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