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研究

2014-08-07 19:35刘昕赵志勇寇培宇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

刘昕+赵志勇+寇培宇+

摘 要: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指外语教师持有的教学信念,及其对所承担的社会和文化角色的确定和认同。基于此,通过探究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成因,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发展途径,即通过自我身份的重构,达到社会自我和个体自我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身份重构;多元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6-0052-03

一、研究背景

社会学关于身份认同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初,身份认同就已成为西方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教师身份认同研究也经历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认知科学和社会文化观的巨大转变。为了应对外语教学职业边缘化、外语教学专业化地位受到质疑和非本族语英语教师身份受到威胁等问题, 近几年国内外语界迎来了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迅猛发展时期[1]。

(一)身份认同的含义

“Identity”常被译为“身份”或“身份认同”,“身份”只是客观反映个体与他人的关系,而“身份认同”才决定人们采用何种方式来理解和改变世界[2]。Olsen认为,“身份认同”是对“我是谁”[3]、“我何以属于这一群体”等问题的理解和确认(郑新民,2014)。它一方面是寻求我与他人的区别,强调个体差异的自我,即对身份的自我认同;另一方面是明确我与他人的联系,强调具有相同特征的集体自我,即社会自我。也就是说,它强调社会自我与个体自我的有机整合[4]。

(二)外语教师身份认同

出现“教师认同”这一概念,并把教师的职业认同作为单独的领域进行研究是近二十年内的事。Goodson & Cole认为,教师的身份认同确立在个体和职业的共同基础之上[5](郑新民,2014)。如果教师面临着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矛盾,时代挑战和自我素质的失谐时,就会对教师自身价值和成就产生疑惑和否定,这种教师对自我的不认同就会影响到其对职业的认同[6]。

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是指外语教师持有的教学信念及其对所承担的社会和文化角色的确定和认同[7]。它影响外语教师的教学效果、专业发展及其对教育改革的态度[8],也是保障外语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要素[7]。

二、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

在当代社会条件下, 人的认同危机是围绕“自我”产生的一种存在性焦虑或者本体性安全受到威胁,导致自我的身份感,或者说自我价值感和意义感的丧失[9]。像其他职业一样,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与现代危机相伴而生[10]。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中国高考要探索全国统考、减少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实行社会化考试,并一年多考。面对社会弱化英语教育这一趋势,大学英语教师普遍担心其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造成影响,从而产生一种焦虑,觉得自己职业生存安全受到威胁,自我价值受到影响。作为一种职业,这种危机引发的直接后果可能就是地位下降,或收入降低,成为“边缘群体”。

三、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成因

一般来说, 在社会的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总会处于一种相对“混乱”的状态, 产生“我是谁”的困惑。教育领域也是如此[6]。由于外语教学“社会转向”的影响,大学教师, 这个曾被视为高踞于象牙塔之中追寻真知的群体, 如今也因大学日益融入社会而面临着角色变化引发的身份认同问题[11]。导致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现阶段以下两种原因值得关注。

(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的公布

随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的公布,外语分值的下降已经确定无疑。高考指挥棒的转向,必然带来对英语教学包括大学英语教学的冲击。随之而来,各大学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也纷纷下调大学英语课程的学分及学时,这不仅使人感慨,中国外语教学的黄金三十年(1984—2014)已经过去。在此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危机感”油然而生,这其中既有对学科的忧虑,也有对自身未来的担忧,这种教师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英语教学。

(二)大学英语教师身份的边缘化问题

另外,大学英语教师也被称为公共英语教师, 区别于专业英语教师, 所教授的课程性质是基础必修课, 教授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 相对于专业英语教师而言,是被边缘化了的一群人。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相比其他应用类学科的任课教师,更存在着“不被重视”、“被边缘化”、“成就感不强”等问题,导致他们对自己的大学英语教师的身份失去了认同感,工作积极性不高,继而对英语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其专业发展中面临着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矛盾、社会自我和个体自我的失谐,这些必然会导致消极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在面对社会生活时产生“我究竟是谁”的迷茫,继而对自己职业的不认同, 这种情绪如长期受到忽视或压抑,必然会影响整个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

四、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发展途径

(一)自我身份的重构

教师的主观感受和情绪因素对其专业身份认同的建构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托马斯(Thomas G.)等人在研究中指出,教师对教育变革的情绪反应,与其专业认同、个人认同的关系密切。当面对充满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教育变革时,教师的情绪反应就会影响到他们的风险担当、学习与发展以及身份认同的形成过程[12]。因此,在面对高考改革这种社会转向时,教师应首先认同社会是发展的,并且认识到教育中学科的定位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为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情绪体验面对这种变革,重新构建自我身份。

(二)重构过程中专业身份的多元选择

实际上,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是个体能动性与社会情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要想获得或追求某种归属感,就必须积极地投入到自身的专业活动中[12]。因此,大学教师对外语教学的主动探索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首先,尝试FLT For Genenral Purpose向FLT For Special Purpose转型。可以通过自我继续教育、群体合作探索等方式,将FLT For Genenral Purpose向FLT For Special Purpose转型,即普通大学英语教育向特殊用途英语教育转型。长期以来,外语教学一直脱离不了“工具说”,即外界多将外语视为一种工具,而非一个学科,这种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外语教师自身职业认同。为此,英语教师可通过跨专业、跨学科的学习,扩展自己的专业领域,适应时代发展,进行特殊用途英语教学,提高其他专业人才的英语学术水平,为我国的专门人才的科学研究和对外交流提供帮助。

其次,可通过组建“教师共同体”,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一般认为,教师共同体是指教师通过反思、对话、交流、协作等,自愿组合形成的教师组织。在教师共同体中,教师采取行动研究和合作研究的方式,构建教师教育教学所需的实践性知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身份认同不同于简单的意识形态灌输或者角色安排, 它强调个体的自我积极建构, 强调其主体性[6]。因此,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教师自身身份的转变,大多数教师都有强烈的自我提高的愿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教师群体大规模地出国访学或进入国内大学深造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利用现有资源,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及兴趣,组成教师共同体是可行的。不同年龄的教师、不同科研方向的教师,包括教学管理者在内,共同进行合作研究,通过反思、交流、实践、再反思的循环方式,分享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对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及自身研究水平帮助很大,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归属感,是教师发展、教师专业认同的重要途径。

再次,实现教师身份的文化延伸。英语教师对于英语的语言技能的掌握,可以使自身自由地游弋于多姿多彩的外国文化之中。因此,除了在语言教学中融入外国文化,大学英语教师更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努力提高自身对本族语言的运用能力,加强中外语言的对比研究,通过介绍或翻译外国文献和艺术作品、开设文化类选修课等方式,提高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同时,又可为世界文化交流做贡献,从而实现教师角色向文化沟通角色的转变。这对于解决 “被边缘化”、“成就感不强”等问题,效果不可低估。教师自身获得的较大成就感,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认同。

五、结论

总之,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学术界和教师群体地不断探索,人们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可采用多种途径实现。教师应使自身的定位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改革的需要,对自己的专业身份进行重构或进行多元化选择,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做到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同步,教师的自身定位与社会期待的和谐统一,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寻阳,郑新民.十年来中外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 2014,(1).

[2]Brown T.,McNamara O.Becoming a Mathematics Teacher:Identity and Identifications[M].New York: Springer,2011.

[3]Olsen B. Teaching What They Learn, Learning What They Live: How Teachers Personal Histories Shape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M].Boulder, CO: Paradigm Publishers,2008.

[4]李茂森.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6).

[5]Goodson I.,Cole A.L.Exploring the Teacher珡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onstructing Identity and Community[J].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1994,(1).

[6]李茂森.自我的寻求——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Richards J.C.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Today[J].RELC Journal,2008,(39).

[8]Tsui A.Complexities of Identity Formation: A Narrative Inquiry of an EFL Teacher[J].TESOL,2007,(4).

[9]罗洛·梅.人寻找自己[M].冯川,陈刚,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10]Bolívar A. & Domingo J.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Spain: Crisis and Reconstruction[J].Theory and Research in Education,2006,(4).

[11]杨春洪,吴慧平.他者与自我视界中的大学教师身份认同[J].教师德育论坛,2013,(10).

[12]李茂森.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9,(3).

Study on Identity Crisi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LIU Xin1, ZHAO Zhi秠漀渀最2, KOU Pei秠甀1

(1.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50, China;

2.Harbin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refers to identification for the teaching beliefs and sociocultural roles taken by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The paper presents?development approache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by exploring the causes of identity crisis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transition. It is found that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can harmonize soci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identity by means of self狠攀挀漀渀猀琀爀甀挀琀椀漀渀.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dentity; crisis; self狠攀挀漀渀猀琀爀甀挀琀椀漀渀; multiple selections

(上接28页)

参考文献:

[1]胡可涛.当代大学生自杀预防:从心理咨询到生命教育[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简敏.校园危机管理策略创新:当代高校稳定的显示选择[M].北京:中国检查出版社,2007:42.

[3]郎倩雯.突发公共事件媒体议题传播与公共领域建构[J].青年记者,2010,(2中):15-16.

[4]蔡雯,戴佳.对话麦库姆斯:“议题设置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国际新闻界,2006,(2):14-19.

[5]殷晓蓉.议程设置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内部矛盾[J].厦门大学学报,1999,(2):48.

[6]王晓华.媒体议题与公众议题: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实证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5):32-34.

[7]刘刚.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87.

[8]杨东.论高校危机传播的新闻处置[J].新闻知识,2011,(10):98.

[9]赵红霞.大学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10]戴建兵.大学生危机管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44-45.

On the Spread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University Life Crisis

CHEN Yu狠漀渀最

(Jiageng College, Xiamen University, Zhangzhou 363400, China)

Abstract:In the recent decade, life crisis events frequently occur in university, causing strong reaction in society. Every time the event happens, it follows certain law, starting from the discussion in the media to the public discussion and finally going on to the issue for the government(university leaders) to discuss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events. This requires the spokesman of the university to master some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information spread, get in touch with the media right after it happens to make the information as transparent as possible and strive for the initiative and effectiveness of solving the crisis.

Key words:university life crisis; the spread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2014年6月第33卷第6期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中医药院校公外教师向ESP教师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危机”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