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2014-08-07 09:05林振平  何玉凤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切口感染危险因素预防

林振平  何玉凤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21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预防经验。 结果 本组21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16例,切口感染率为7.3%。经对症处理后,切口达到Ⅱ期愈合。切口感染率在不同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术前应用抗生素以及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切口长度及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龄、合并有基础疾病、术前未应用抗生素以及手术时间过长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合理应用抗生素,术中合理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加强观察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预防

[中图分类号] R65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8-165-03

Risk factors analysis and preventative measures of wound infection after surgery of acute suppurative appendicitis

LIN Zhenping1  HE  Yufeng2

1.Fuqing City Sanshan Central Health Center, Fuqing 350318, China; 2.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Fuqing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Station, Fuqing 350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wound infection after the surgery of acute suppurative appendicitis and explore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219 patients with acute suppurative appendic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February 2014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situation was observed. Risk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were analyzed and preventative experience was summarized. Results Of the 219 patients with acute suppurative appendicitis, 16 patients had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with the wound infection rate of 7.3%.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 the wound reached stageⅡ healing. The wound infection rate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between different ages, underlying diseases, preoperativ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and operative time (P<0.05), but 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length of wound and postoperativ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P>0.05). Conclusion Elder age, underlying diseases, absence of preoperative antibiotics and operative time are risk factors of acute suppurative appendicitis. Preoperativ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intraoperative rational operation, shortening of operative time and strengthening of postoperative observation are the key to preventing wound infection.

[Key words] Acute suppurative appendicitis; Wound infection; Risk factors; Prevention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目前临床普外科常见的一种急症,手术切除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最佳方法,术后切口感染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1-2],术后切口感染严重影响到了患者术后的恢复,甚至威胁到患者生命。因此,积极的探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尤为重要。我院2011年1月~2014年2月间共收治21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现对其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月~2014年2月共收治21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109/L,术中可见阑尾明显肿胀,并有炎性渗液积于腹腔,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本组男116例,女103例,年龄14~87岁,平均(42.8±3.1)岁。入院时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右下腹肌紧张、反跳痛等症状。

1.2 切口感染判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3]:术后切口红肿,并伴有持续跳痛或胀痛,术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8.7~29.5)×109/L,术中腹腔脓液量200~1500mL。

1.3 预防措施

1.3.1 术前处理 术前应对手术部位进行严格的消毒,并进行规范化的备皮,根据患者术前的具体情况酌情给予使用抗生素。

1.3.2 术中处理 手术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尽量缩小切口,并对切口进行保护,先抽取脓液,切开腹膜后将其外翻固定于皮肤保护巾上,使“切口腹膜化”。术中提取阑尾时应注意与切口隔离,术中尽量不钳夹阑尾,以避免炎性阑尾腔破裂脓液流入腹腔而引起感染[4]。术毕用含有抗厌氧菌药物灭滴灵的生理盐水反复清洗腹腔及切口, 严格依据引流指征放置引流管。

1.4 术后处理

术后引流物要及时清除,切口要按时拆线,并适当延长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以有效预防切口感染。术后加强对切口的观察及护理,一旦发现切口异常应及时的处理。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切口感染情况

本组21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16例,切口感染率为7.3%。所有患者均给予剪开缝线,扩大切口,并排出脓液, 充分引流,给予使用抗生素处理,最终达到Ⅱ期愈合。

2.2 危险因素分析

如表1所示,切口感染率在不同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术前应用抗生素以及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切口长度及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较为常见,约占其手术术后并发症的75%[5],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目前已成为困扰医护人员的重要问题,因此亟待探讨有效的预防对策。引起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较多,高鹏[6]认为:切口处理不当、

表1  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因素 例数 切口

感染 切口感染率

(%) x2 P

性别 0.947 0.722

 男 116 9 7.8

 女 103 7 6.8

年龄(岁) 8.535 0.002

 <30 37 1 2.7

 30~50 116 3 2.6

 >50岁 66 12 18.2

合并基础疾病 12.286 0.002

 有 53 11 20.8

 无 166 5 3.0

术前应用抗生素 7.193 0.004

 有 82 3 3.7

 无 137 13 9.5

切口长度(cm) 0.627 0.583

 ≤3 149 11 7.4

 >3 70 5 7.1

手术时间(h) 6.728 0.035

 ≤1 126 4 3.2

 >1 93 12 12.9

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d) 1.252 0.062

 ≤3 61 4 6.6

 >3 158 12 7.6

术中忽视无菌操作、切口保护不力、阑尾切除后没有及时地更换手术器械、术后冲洗不彻底、引流不通畅是导致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龄、合并有基础疾病、术前未应用抗生素以及手术时间过长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这与国内相关文献[7]报道一致。高龄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难以抵抗细菌的入侵,加之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导致身体状况较差,术后容易出现切口感染。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细菌在切口内种植的机会随之增大,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大[8-10]。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重在预防,临床医师应重视术前的预防,术中操作应规范合理,术后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以避免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术中术者分工应明确、密切配合、娴熟操作,以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关闭腹膜后应以碘伏或抗生素溶液冲洗切口,以试图杀灭切口内种植细菌从而减少感染机会[11]。术后合理的引流对 切口的愈合非常重要,以促进腹腔液体的排出,防止积液形成[12],以免引起感染。此外,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减少切口

感染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术前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明显减少了术后切口感染的机会, 而术后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并不能明显减少手术切口感染,在抗生素的选择方面也要选择针对性强的药物,避免联合用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赵永亮.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18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117.

[2] 陈伟.阑尾炎术后739例切口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7,14(9):17-18.

[3] 刘安儒,潘耀振.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J].贵州医药,2008,32(7):657.

[4] 陈明文.6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切口感染及预防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39):25.

[5] 杨世宁,陈丽红,陈钢.局部应用碘伏预防切口感染的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4):405.

[6] 高鹏.2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2):96-97.

[7] 冯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7,17(11):2256-2257.

[8] 戴先鹏,秦春宏,熊国祚.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2(1):64-65.

[9] 刘虎,郑凡东,张迎利,等.防治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体会[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5,5(2):123-124.

[10] 赵有国,边锡亮,石如,等.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0,2(9):604-605.

[11] 李春,梁昌景,潘日星.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4):289-290.

[12] 龚德真.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15):135-137.

(收稿日期:2013-02-25)

猜你喜欢
切口感染危险因素预防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