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患者药物治疗体会

2014-08-07 09:05杨倩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奥曲肽

杨倩

[摘要] 目的 研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与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及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泮托拉唑钠、奥曲肽与氨甲苯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136例患者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与胃癌。发病诱因为饮食不当、饮酒、药物、精神因素与劳累等因素。实施泮托拉唑钠、奥曲肽、氨甲苯酸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优良率为 95.9%,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优良率为93.3%,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优良率为90.9%,治疗胃癌的优良率为100%。结论 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诱因常是口服刺激性的药物。采用泮托拉唑钠、奥曲肽、氨甲苯酸联合治疗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泮托拉唑钠;奥曲肽;氨甲苯酸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8-188-03

Experience of drug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YANG Qian

Tongbai People's Hospital in Henan Province,Tongbai 47475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tiology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drug treatment o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136 cases with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from March 2010 to March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etiological agent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pantoprazole sodium, octreotide combined with aminomethylbenzoic acid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causes of 136 cases of patients were peptic ulcer, 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 cirrhosis esophageal varices and gastric cancer. The predisposing factors were improper diet, alcohol, drugs, mental factors and fatigue factor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implementation of pantoprazole sodium, omeprazole, combined with aminomethylbenzoic acid for peptic ulcer was 95.9%,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reatment of 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 was 93.3%,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for liver cirrhosis with esophageal varices was 90.9%, 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gastric cancer was 100%. Conclusion The causes of hemorrhage of digestive tract diseases are peptic ulcer, predisposing factors usually are oral irritation. Omeprazole,pantoprazole sodium combined with aminomethylbenzoic acid fo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shows a high application value,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Pantoprazole sodium;Omeprazole;Aminomethylbenzoic acid

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主要症状为呕血及黑便、休克等[1]。此病发病部位很特殊,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及积极配合治疗。一旦延误病情则会导致愈合效果。为研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与药物治疗效果,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36例的病例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36例病例,其中男76例,女6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8岁,平均42.3岁。所有患者经过胃镜检查均确诊上消化道出血,并且只需要运用药物治疗。

1.2 方法

对于患有紧急性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如果其收缩压是小于90mm Hg,同时血红蛋白小于70g/L,则运用紧急输血方式给予补充患者的血容量,借助内镜在患者的消化道表面喷洒用于止血的药物。待紧急措施处理完以后,将患者转移至病房,给予保守药物进行治疗。所运用的药物为泮托拉唑钠、奥曲肽、氨甲苯酸等联合用药。给药方式可以是经皮下,也可以是通过静脉给予用药。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与治疗》的疗效

表1  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因素[n(%)]

疾病 n 药物因素 饮食不当 饮酒 精神因素 劳累 合计

消化性溃疡 71 47(66.2) 9(12.7) 10(14.1) 3(4.2) 2(2.8) 71(52.2)

急性胃黏膜病变 30 14(46.7) 6(20.0) 4(13.3) 3(10.0) 3(10.0) 30(22.1)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33 16(48.5) 5(15.2) 7(21.2) 3(9.1) 2(6.1) 33(24.3)

胃癌 2 1(50.0) 0 1(50.0) 0 0 2(1.5)

合计 136 78(57.4) 20(14.7) ※ 22(16.2)※ 9(7.4)※ 7(5.1)※ 136(100.0)

注:与药物因素比较,※P<0.05

表2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药物治疗效果[n(%)]

疾病 n 优秀 良好 可以 较差 优良率(%)

消化性溃疡 71 64(90.1) 4(5.6) 3(4.2) 0 95.8

急性胃黏膜病变 30 25(83.3) 3(10.0) 2(6.7) 0 93.3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33 27(81.8) 3(9.1) 3(9.1) 0 90.9

胃癌 2 2(100.0) 0 0 0 100

评定标准[2],其中优秀:患者24h 内没有出现呕血,患者体内血压及脉搏均比较稳定。患者排便的间隔时间有所延长,排出来的柏油形状的便量逐渐减少,或者排便颜色逐渐变浅;良好:患者48h内的疗效满足上述优秀的评定标准;可以:患者72h 内的疗效满足上述优秀的评定标准;较差:患者72h 以后还没有满足上述优秀的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t检验或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因素

本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致病因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与胃癌;诱发疾病发病因素是饮食不当、饮酒、药物、精神因素与劳累等,其中药物因素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相较于其他因素的危险性最高(P<0.05),见表1。

2.2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药物治疗效果

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的优良率为 95.8%,急性胃黏膜病变药物治疗的优良率为93.3%,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药物治疗的优良率为90.9%,胃癌药物治疗的优良率为100%,见表2。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早诊断对于疾病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医院一旦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则要及时给予查找病因,接着根据病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3]。在本组资料中,我们发现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诱因是口服刺激性比较强的胃肠道药物,占57.4%。为此,医生在临床上为患者开药方时,应该注意患者的胃肠道运行情况,防止多类药物协同使用时对患者胃肠道带来很强的刺激作用[4]。同时,从本组资料发现饮食不当诱因占14.7%,大量饮酒、精神因素以及劳累这几个诱因分别占16.2%、7.4%、5.1%。所以,医生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明确患者之生理情况以及心理因素,注重心理疏导,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5]。作为一种内科急症,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因素很多,一般来说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与胃癌[6]。从本组资料来看,主要致病因素为消化性溃疡,占52.2%。对于通过内镜观察发现有近期上消化道出血征象的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可以运用抑酸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辅助内镜治疗,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降低患者溃疡面之手术率以及上消化道的出血量,从而提升消化性溃疡出血之临床疗效[6]。此外,有研究表明,通过抑制患者胃酸的分泌对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之治疗效果均比较好,有益于止血的治疗,也可以提高患者胃内的pH值[7]。如果患者胃内的pH值小于5.0则新凝血块就会在患者体内产生,同时会迅速消化,不利于止血。如果患者的胃内pH值逐渐升高则会对患者胃蛋白酶原逐渐向胃蛋白酶的转化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从而提升患者血凝的稳定性[8]。一般来说,最佳的止血环境是患者的胃内pH值大于6.0[9]。

本组资料运用泮托拉唑钠、奥曲肽与氨甲苯酸等药物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中,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优良率为 95.9%,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优良率为93.3%,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优良率为90.9%,治疗胃癌的优良率为100%。需要说明的是,泮托拉唑钠、奥曲肽与氨甲苯酸是临床上一线用药,属于最新出现的质子泵抑制剂,此些药物之有效成分可以在患者胃酸分泌之最后的一个环节充分发挥出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降低ATP活性,起到抑酸止血的疗效,与此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胃内pH值。有研究报道称,这些药物在患者体内的半衰期比较差,对于一些高龄患者或者肝肾功能出现障碍之患者,不需要调整临床用药的剂量,它们不会对患者在体内存在的其他药物之代谢带来不利的影响,也不会抑制或者诱导细胞色素P450酶之活性[10-11]。所以,泮托拉唑钠、奥曲肽与氨甲苯酸联合使用,临床疗效肯定、安全可靠。最近几年,这些药物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普遍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与认可[12]。

总而言之,将泮托拉唑钠、奥曲肽、氨甲苯酸联合治疗于上消化道出血疾病,可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并发症,提高疗效,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兰萍,邵锦霞,刘颖,等.奥美拉唑预防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2089-2090.

[2] 徐昕,王邦茂,邓宝茹,等.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诊治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28(4):220-222.

[3] 宋华,王健,霍华英.云南白药联合康复新液口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186 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26(10):322-323.

[4] 李建芳.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1,1(6):124.

[5] 邓洪银.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诊治的临床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7):35.

[6] 吕世臣,刘玲玲.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大出血35 例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12):11.

[7] 吴利梅.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上消化道出血胃镜特点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6):45-47.

[8] 高晓峰.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12(2):153-154.

[9] 赵华.泮托拉唑联合云南白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4,10(1): 42.

[10] 赵丽娟,郭强.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1,19(4):53-57.

[11] 王桂良,静艳,邱萍,等.4种药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成本-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3):4214-4215.

[12] 李云玲.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9):149-150.

(收稿日期:2014-01-13)

猜你喜欢
消化道出血奥曲肽
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讨危重病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治疗对策
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甲状腺内注射奥曲肽治疗Graves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生长抑素、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
探讨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观察
优质护理服务对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