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2014-08-14 05:27全庭权
教师·中 2014年7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想象力教师应

全庭权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笔者深感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在作文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水平不尽如人意。在此笔者不由想起了几年前读小学四年级的堂妹。临近期考了,老远就能听到堂妹琅琅的背书声,走近一细问,才得知堂妹背的是作文。原来,老师要他们将事先抄在笔记本上的八篇范文牢牢记住,真叫人哭笑不得。从她口中得知,这是老师教他们应考的最有效的方法,就连平时的组词、造句老师都给学生留有指定性的答案。教师这种偷工减料的做法绝非偶然,即使在当前的农村小学中,这也是较为普遍的做法,尤其是年龄偏大的教师尤为偏爱此类做法。笔者刚刚接触的初一新生,绝大多数已养成了抄作文的习惯,他们的作文水平是只能抄,不能写,他们的词汇量少之又少。现在农村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由于教师的包办代替,学习上已形成一种惰性等待、被动接受的心理定势。其结果只能使学生一辈子都写不出好的文章来,更不可能奢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然而在现行的初中、小学语文考试中,语文的分值都达到120分,在初中,作文所占的比分已达50分。这就意味着学好语文学科、培养语文能力十分重要,而作文在语文学科中又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呢?笔者有以下思考:

一、培养阅读习惯,积累词汇是基础基于农村学生语文基础差、语文能力十分低下的现状,初中语文教师不要一味地停留在对小学教师、对学生能力的怨声载道和指责批评上,更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教师应站在为学生的整个人生负责的高度,立足现实,采取措施,从头做起,从速培养,促成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累词汇的习惯。词语、句子的来源主要有三条途径:①可以自学词典上的新词;②可从课文中摘抄;③可以从课外书、杂志上摘录。对此,本人要求学生在学期初准备两个笔记本,一本用来专门摘抄课文中学过的生字、新词、词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等;另一本则要求他们摘抄句子或段落。诸如:拟人句、比喻句,心理刻画的、外貌描写的、写景的、抒情的、议论的句子等。每天规定至少要摘抄一个词语,一个句子,鼓励多摘多抄。定期检查,时时督促,给予奖励,以便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并明确提示他们想要过词语关,贵在习惯的养成和持之以恒。

二、培养能力是关键作文能力是多方面综合能力的体现。教师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应多方兼顾,全面培养,从点滴做起,从平时做起。

1以实物描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能力是学生写好作文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本人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时,往往借助于一些具体的实物,让学生真切可感。观察时,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多种感官,透过事物的表面,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认知事物。如要求学生任写一种动物,事先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六、星期天仔细观察,然后到校再写。又如写景,可带学生先到大自然中去领略、感受后再写,学生就不至于没有可写的东西,效果也就不一样了。教师要给学生充分观察的时间和到野外实践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大胆走出教室去体味田野的芳香,领略大山的雄奇、秀美,聆听小溪的活泼欢快……

2以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好的作文,离不开想象的加工,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有想象力的文章才有立体感,人物形象才丰满。如写人,如果仅写他的外貌而不从他的语言、心理、行为等方面加以刻画,就只知这个人的高矮、胖瘦、男女、老少,至于这个人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品质就不得而知了。为了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我常常借古诗词的意境体会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让学生根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写一段话或画一幅画,使学生尽情想象,时间一长,学生定会形成这方面的能力。

3以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了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我经常通过放一段乐曲,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之后要求他们把听到的感受写下来,长期坚持下去,学生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慢慢地形成较好的感受能力。这对提高写作能力很有好处。

4以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鲁迅先生曾说:“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这充分说明了综合概括能力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我们知道:张三有他的优点,李四有他的好处,王二有他的长处。把他们各自的特点合起来重新塑造一个新的形象,那么这个形象就能够高度集中地凸显出来,这就是作者综合概括的结果。

总之,写作是一门大学问。提高一个人的写作水平,绝非一朝一夕之能事,但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多看、多写的习惯,因为,良好的写作态度、健康的写作心理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想象力教师应
看见你的想象力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打开新的想象力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