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体育赛事对凉山彝族地区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①

2014-08-15 00:54王泽刚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3期
关键词:举办地西昌凉山

王泽刚

(西昌学院 四川西昌 615000)

大型体育赛事对凉山彝族地区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①

王泽刚

(西昌学院 四川西昌 615000)

大型体育赛事给举办城市带来巨大正面效益的同时,但也给举办城市带来了负面冲击。本文从大型体育赛事对凉山地区经济、文化、环境、旅游、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做详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对策,为西昌琼海湿地国际马拉松赛成功举行提供参考。

体育赛事 经济 文化 环境 旅游 社会治安 马拉松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集地,凉山创造了由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一步跨千年”的伟大历史,凉山现在正迈入新的发展时期。本文结合彝族地区现状,分析大型体育赛事对彝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环境、旅游、社会治安等方面负面的影响,提出对策,充分利用举办西昌湿地国际马拉松赛的良好契机,发挥大型体育赛事对凉山彝族地区正面影响,减小负面影响。

1 对凉山彝族地区经济的负面影响

1.1 增加当地的财政负担

大赛申办时,由于城市之间的竞争、规模不断扩大,申办的成本越来越高,举办成本也越来越高昂。西昌湿地国际马拉松赛除了赛事本身运作成本外,当地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和修建体育设施,改善赛场周边环境等,从而给当地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有可能出现债务。

1.2 造成当地物价上涨,居民负担加重

一般来讲,大赛举办期间,外来体育旅游者、运动员、裁判、赛事组织者等平均消费能力消费能力高于当地居民,能够用较高的价格从零售商提供的服务中购买商品,大量与体育赛事有关的人员涌入极有可能造成物价上涨,使当地居民的经济负担加重。由于近几年旅游城市的开发,使西昌市物价明显上涨,西昌湿地国际马拉松赛的举办也将推高西昌市物价,增加居民负担。

另外,大赛举办,必将增加举办地土地的开发,改善琼海周边环境,甚至拆迁周边的居民,这将不可避免的使当地的土地价格升高,这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及住房的改善产生不利影响。

1.3 造成赛后的“低谷效应”

西昌湿地马拉松赛期间,大量的技术、资金、人才向凉山凝聚,相关产业经济起到带动作用,当地经济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GDP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增长。如不注意提前预防,赛后投资需求会大幅度下降,大量体育设施被闲置或利用不足,一些与赛事相关的产业经济可能出现衰退,出现赛后“低谷效应”。

2 对凉山彝族地区文化负面影响

区域文化是一个综合整体,是一种文明形成的群体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惯以及社会成员获得的任何能力。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民族传统文化浓厚,有自己的民族知识、信仰、艺术和行为习惯。大型赛事期间,随着旅游人口的剧增,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凉山地区的语言、服饰、活动受到了影响,居民的行为习惯发生了改变,凉山彝族区域文化特征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受到不同程度的弱化。在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传播、扩散、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中,凉山彝族本地文化有可能发生了改变,失去了自己的真本性。

3 对凉山彝族地区环境的负面影响

3.1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大型体育赛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1)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往往需要大型场馆设施以及配套基础设施,而这些设施的建设要占用很多土地资源,很容易导致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的破坏,例如高尔夫球场的修建、为冬奥会举办修建的滑雪场和赛道等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很大伤害;(2)许多运动项目比赛本身的开展就会污染和破坏当地植被、水和空气等,例如汽车拉力赛、摩托艇赛在比赛过程中的废气排放、噪音污染等;(3)赛事举办期间,大量游客涌入,超过了当地环境承受能力和旅游接待能力,产生了大量的垃圾、污水、废弃物等,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使环境遭到不易逆转的严重破坏。例如西昌湿地国际马拉松赛的举办就产生了第三方面的不利影响。

3.2 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大赛的举办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1)赛事筹备期间,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与赛事有关体育设施的修建等,给当地居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带来不便,致使当地居民因赛事的筹备而被迫拆迁。(2)赛事举办期间,大量的人流、客流、交通管制等造成交通拥堵,空气、噪音等污染损害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3)赛事的举办可能推动物价的上涨,从而使居民的生活成本增加。大型赛事期间,对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4 大型体育赛事对凉山彝族地区旅游业的负面影响

由于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可能造成当地物价上涨、交通拥挤、旅游环境恶化等不利影响,但对当地最为明显的不利影响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其表现为:(1)与赛事无关会议、展览等商务活动和常规游客取消或避开奔赴凉山城市,转赴其他城市。(2)西昌市居民为避开赛事举办期间的交通拥挤等生活不便,而选择“逃离”,赴外地旅行或“闭门不出”。(3)赛事举办期见,大量游客的涌入致使西昌超市、酒店、宾馆、餐饮、物流等超过其接待能力,赛事一旦结束,人流量剧减又造成大量的城市设施闲置等问题。

5 大型体育赛事对凉山彝族地区社会治安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赛事的安保成本也急剧上升,雅典奥运会的安保预算高达15亿美元。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期间给当地社会治安的负面影响表现为:(1)短期人流量剧增,不仅给凉山社会治安带来了隐患,使盗窃、暴力、强奸等犯罪行为的几率增加,同时也使案件侦破的难度增加了。(2)不同国籍、不同球队、球迷之间容易爆发冲突,引发球场暴力和球迷骚乱等群体性事件,给举办地带来沉重压力。(3)凉山与仅有云南省相隔的缅甸、老挝和越南相近,成为毒品输入内地之“四川通道”的第二关卡,赛事举办期间人流量剧增,也为凉山的缉毒工作带了难度。

6 对策与建议

6.1 要建立赛事的风险防范与应对机制

大型赛事对举办地的经济、文化、环境、旅游、社会治安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这些影响的生成机制也各不相同,必须做好各种风险的评估、预防、应对机制与应急预案,一旦风险发生,及时应对,将风险损失减小到最低。

6.2 慎重地选择赛事,做好战略性规划

赛事的种类繁多,差别各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赛事都适合举办。凉山必须结合自身条件和发展实际,综合论证、评估赛事的举办可行性和对当地的社会影响,加强赛事的申办和举办的长远战略性规划,避免盲目申办。西昌环境随美,但受地理环境、城市面积、人口等影响,单项赛事最为适合。

6.3 发挥政府统筹协调能力,注重赛事的科学管理和有效运作

大型体育赛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的管理是赛事获得成功的保障。赛事的举办投入了大量公共资金,赛事的经济社会效益并不是自动实现的,举办地政府有责任搞好决策和管理,实行有效的运作,降低成本,使得公共资金的投入发挥积极的效益。大型体育赛事存在大量的经济外部性现象,利用政府职能,统筹协调,发挥赛事对经济的积极影响,减小负面影响。

6.4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赛事举办期间,凉山在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方面加强本地文化宣传,让赛事成为本地文化发展的催化剂,保持本土文化的文化自信与魅力,突出本地特色;另一方面要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加强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6.5 加强赛事前、赛中、赛后的宣传教育工作,树立环保意识

通过各种活动,做好城市环保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举办地政府官员、赛事组织者、参赛人员、赛事游客、市民对体育赛事活动双重性的认识,增强思想免疫力,树立好举办地城市政府的环保形象和提高市民、赛事有关人员和游客的环保意识,让其体会优美环境对其健康生存的意义。尽最大力量避免赛事给举办地城市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

6.6 合理规划,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完善旅游环境

对当地物价上涨、交通拥挤、旅游环境恶化等赛前充分评估其赛事期间的不利影响,加强政府职能,控制物价上涨、完善交通体系、保持良好旅游环境,尽量将“挤出效应”降至最低,为城市居民、广大旅游爱好者、赛事有关人员等提供一个良好的赛事旅游环境。6.7加强安全保卫措施,营造良好赛事环境

一方面,举办地应拥有一批装备现代化、训练有素的安保人员和先进的安保基础设施,制定详细周全的安保计划和对付恐怖活动的强有力的防范手段,还要有验证过有效性的场馆观众疏散方案等;另一方面尽量避免打乱举办地城市的正常秩序,为当地居民和游客营造一个安全轻松的城市环境。避免2006年帆船青岛测试赛期间青岛出现了动用几个军种的力量加以保障安全,济南2009全运会期间也有武警换装志愿者等现象的出现。

[1]联合国与北京奥组委环境教育计划正式在京启动[N].新京报,2007-01-28.

[2]宋兆峰,罗建英.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文化的影响机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567-572.

[3]安俊英,黄海燕,陶倩.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环境影响评估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

[4]阎为民.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的挤出效应[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22(1):27-29.

G8

A

2095-2813(2014)08(b)-0123-02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3SB0253。

猜你喜欢
举办地西昌凉山
凉山“6·26”致洪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清明前大雨夜悼凉山消防烈士(外一首)
西昌过年,吃李小肠烧烤
走近上合峰会举办地——青岛
涂“鲨”
大会降临,城市再升级!
凉山彝区贫困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与探索
记 忆
风云四号运低西昌本月中旬择机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