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的传承

2014-08-15 00:54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3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民族传统

尹 涛

(六盘水师范学院体育系 贵州六盘水 553004)

高校体育课堂上,如何使民族地区高校的体育教学极具民族特色,体育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大纲的框架下,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符合人体的耐受线,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易接受性和娱乐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以传承发扬,并将大众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相互融合适应,与现代大众体育运动发展接轨。

1 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

民族传统体育定义包括三点:其一,民族。它主要指各民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民族文化。这种民族文化既具有习俗特点,也具有群众基础。其二,传统。主要是指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延续性和发展性。这种历史发展特点是取其精华剔除糟泊。其三,体育。它主要指竞技体育项目。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国际化,竞技体育高难新美的特性,逐渐在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这是一种主动且有规划的现代社会发展活动。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为民族、传统与体育的共和体。

2 民族传统体育特点与分类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受到地理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水平以及宗教信仰影响,被赋予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综合起来概括为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文化性、多样性及趣味等特性。因此,本文将民族传统体育分为娱乐类、竞技类和健身养生类、技巧表演类等。其中,娱乐类有蹴鞠、跳竹竿、拔河和踢毽子、打陀螺等;竞技类有武术与赛龙舟等;健身养生类有太极拳、八段锦及二十四气坐功等。

由此可见,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娱乐类和竞技类具有形式活泼多样、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大部分项目的运动强度和活动时间自由度较大,易于调整运动量,并且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之处,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了很好的运动载体。

3 民族传统体育如何在高校体育课中展开

人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与学校的素质教育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通过对学生教授体育技术、培养运动习惯、重行为等方式,是有效培养素质教育中的三个体育素质,引导学生将体育活动纳入到生活习惯中,使体育锻炼成为现代生活方式之一,与终身体育很好地衔接起来。教学中:首先,老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根据学校实际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开展项目;其次,老师要充分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特点主要有三点:易教、易学、易赛。

4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课堂中开展的意义

民族体育项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与现代体育项目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有强健体魄和娱乐身心的作用,还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观赏性,集健身、教育和娱乐为一体。在提供丰富多彩的大众体育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对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的知识容量。纵观现代的各学校体育教学,形式单一枯燥,内容千篇一律,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主动性不大,兴趣附属于动作练习,干扰了学生愉快的体验。而民族传统体育因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娱乐性强,动作简单易学,内容丰富,学生能愉快的接受并学习,且它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易于普及。通过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以传承和发扬,也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加深了解,同时也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5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

民族传统体育引进高校教学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为了使民族传统体育能够更好的在学校传播,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5.1 必须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目的、教材、评价标准等)

以学校为基地开展的民族文化教育,建立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以此来保障中华民族文化传播和传承。首先,为了让民族传统体育能够更好地被继承与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培养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人才,加大对体育教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培训力度。通过开展各种观摩课或以集中授课培训方式,提高体育教师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普及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继承并发扬光大。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力量,能以扩散辐射的方式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借鉴其他学科成熟的理论基础与原则,建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形成有独立性、多元化、有体育文化特色的教学框架。最后,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思想要有机结合,利用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之间的关联,通过对学生教授体育技术、培养运动习惯、重行为等方式有效的培养素质教育中的三个体育素质,引导学生将体育活动纳入到生活习惯中,使体育锻炼成为现代生活方式之一,与终身体育很好地衔接起来。

5.2 要加强学校间交流合作。

体育教师在认真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多与其他外校教师沟通交流自己的想法,积极创新改革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和可行性,更好地传授给学生。除此之外,改进体育活动形式,对体育器材进行组合改进,对学校体育硬件设施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民族体育器材进行就地取材,根据一材多用、灵活搬运的原则进行必要的、适当的改制,对许多呆板、单调的动作在保留实质的基础上将其改进为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与发展的欢快轻松、灵活多样的动作。

5.3 要有明确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目标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利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多样性、广泛性、民族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培养在校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承并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与健康,使广大青少年健康全面地发展。在核心目标之下,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其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

5.4 要高度重视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

为更好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学校的体育场地应向全社会开放,学校也可利用社会上的体育设备,利用所在地区的企业来帮助学生开展业余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等,互为补充,这也符合学校体育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已不仅仅只是满足健身、娱乐、休闲等生活需要的传统体育,而是承担起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民族传统体育成为肩负着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情感等多重功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6 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的传承,应充分利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与健康,传承、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而要延续到课外活动上;也不仅限于体育知识、动作技能的传授,而要把学生的各种活动搬进课堂。

[1]邱丕相.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87.

[2]赵文.发展民族体育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0(5):3.

[3]王岗.文化结构法则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向[J].体育文史,2001(2):6-8.

[4]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Z].2000.

[5]陈宇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功能初探[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5):63-65.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民族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MINORITY REPORT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成语魔方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