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2014-08-15 00:54肖丛林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3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身心体质

肖丛林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童店中学 江苏南通 226400)

初中阶段使学生身体素质快速发展阶段,也是学生身心机能稳步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则是对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最直观的表现。本文通过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位置、传统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主要方法展开相应的探索过程。对初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质健康意识的方法进行相应的论述,希望对初中体育教学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1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位置

1.1 积极影响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过程

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是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心理发展过程的主要体现。对于学生身体机能的有效调节过程是初中体育教学开展的最终目的,使得学生身体机能能够平衡发展,进而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有效培养,则是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不断得到发展与进步的关键。从学生身体机能发展角度而言能够充分看出体质健康状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2 对学生身心素质的有效培养奠定基础

学生身心素质的有效培养过程,往往是通过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发展以及身体各项机能进行有效调节,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这也是阳光体育运用在初中体育教学广泛开展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初中生身心发展处于萌芽阶段,同时也是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则对身心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体现作用,也是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关键之一。

2 传统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

2.1 传统体育教学重视教学过程,忽视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传统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重视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往往体现的只是教学的表面现象,而对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过程并没有进行更好的研究与探索。这样的体育教学结果往往对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没有起到根本作用,只是将教学组织过程逐渐变得顺利,而教学效果却很难实现预期目标。这是传统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也是新时期初中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所要面对于解决的关键问题。

2.2 传统教学过程学生参与积极性较低,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传统初中体育教学思想以及理念往往遵循“应试教育”思想,对学生提出教学硬性指标迫使学生对其目标展开相应的体育活动。这样的教学思想往往在教学中所体现出的只是教学“死板”这一教学现象,学生处于被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对此参与积极性很难得到保证。在这种教学思想下,学生参与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影响,那么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因此也会受到一定程度地抑制,进而对学生身心平衡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这一问题在当代初中体育教学中较为尖锐,也是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3 体育教学内容一沉不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很难得到突破

传统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普遍以球类运动以及田径运动为主,这对于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培养并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培养过程也并不能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研究对于课堂教学效果而言具有决定性作用,也是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全新的认识过程。传统初中体育教学缺乏课堂教学的“新意”,“放羊式”教学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都是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的重要因素,也是新时期初中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所在。

2.4 传统教育观念对学生体育教学时间安排不够重视

教育观念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影响作用巨大,是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不断发展的重要思想因素。然而传统初中体育教学思想对于学生体育课堂活动安排并没有充分重视,很多时候学生体育课程时间主要安排在每天下午后两节课或者是上午的最后一节课。这一时间学生进行剧烈运动对学生心肺功能会造成一定的损害,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反而会对学生身体素质以及身体机能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害。这是传统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进行积极转变的主要方面,同时也是对学生体质健康意识培养过程中应进行解决的主要问题。

3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主要方法

3.1 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促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培养,进而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以及意识的形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培养过程以及培养方法首先应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并不断进行探索,最终使学生学习兴趣能够逐渐得到激发,进而使得学生对体质健康状况的认识过程逐步加强。例如在《篮球运球》教学过程中,单一的运球练习过程并不能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应将与之相关联的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挖掘。比如说将运球于传接球相互结合,学生接到传球后进行上手左右运球,运十次之后传个下一个人,学生在街上一个人的传球做重复动作。这样的教学内容会将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同时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3.2 游戏教学为根本手段,促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良好发展

体育游戏教学过程是提高学生参与兴趣的主要手段,也是促使学生体育健康状况良好发展的必要环节。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关体育游戏内容,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学到相关知识,并且这一游戏学生能够进行广泛运用,最终实现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良好发展的最终目的。例如在《投掷-投准》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篮球定点投篮作为体育游戏的基本部分,将投篮小组竞赛游戏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充分融合,进而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关渗透。这样《投掷-投准》教学过程从单调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进而使得学生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能够得到良好发展。

3.3 丰富教学内容体现“创新性”,使得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断发展

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与创新而言,通常是对教学相关内容进行相互联系,从而总结出新的教学过程,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作用。例如在进行《广播体操分段教学》中,将广播体操动作分解过程与健美操以及武术运动相关动作进行融合,这样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进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心态会得到充分转变,同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能够进行不断发展。这是培养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在教学中应进行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

3.4 科学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课程“科学性”

体育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也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心态进行有效转变的又一根本要素。科学安排学生体育课程实践对于学生心肺功能以及心理调节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例如很多初中学校将早操作为重要的体育活动,对其重视程度较高。还有很多学校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安排较为丰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另外也有很多学校将体育课程统一安排在下午前两节课,而这些时间安排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对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也会产生积极地影响。这也是培养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主要方法。

4 结论

新课标实施背景下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而言还应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促使学生身心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培养。在此之中本文的研究过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希望能够得到广大学者们的积极意见与建议。

[1]田桂娥.体育课中培养学生体质的研究[J].学园,2014(3):153,190.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身心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体适能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实验研究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给身心降个温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