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传播效果的“三短板”及补缺“三锦囊”
——企业外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14-08-15 00:54
杭州 2014年2期
关键词:短板策划企业

文 雷 斌

制约传播效果的“三短板”及补缺“三锦囊”
——企业外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文 雷 斌

企业外宣,就是策划好形象,塑造好形象,宣传好形象,保卫好形象。所以说,外宣工作,在企业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凡成功的企业,无不高度重视外宣工作,并把它作为企业的大事统一规划,一同研究,共抓落实。

品牌是一个企业得以发展的金名片,是无法抄袭和复制的独特标识。品牌的打造,既要靠过硬的产品质量,还要依赖媒体的广泛宣传。外宣工作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不只是绿叶之于鲜花,而更如同血液之于肌体,是企业不可或缺的“生产力”。

在知名实业家潘石屹的营销理念中,宣传永远是第一位,销售作为整个生产经营环节中最终的目标,在他眼里不过是成功宣传之后自然而然地坐地收钱。美国乔希・贝诺夫和泰德・谢德勒的新书《创新推动者: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英雄》中指出:新媒体给营销带来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企业要在战略上重视才能在新潮流中赢得竞争的胜利。

但是,在外宣实践中,许多企业没有科学地把握好各种关系,存在着制约传播效果的一些短板。

“短板”之一:缺乏高度,诚信勇气不足

许多企业宣传滞后于业务,“重内轻外”。要么功利性很强,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反而是防火防盗防记者,尤其是针对部分媒体抓住一些无关主流的小事做文章很恼火,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特别是那些明明是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但面对媒体却没有勇气承认错误,遮遮掩掩百般掩饰,转移视线玩弄小聪明,想方设法忽悠媒体。

2011年12月24日,蒙牛被抽查出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不符合标准的规定,可能致癌。消息一出,舆论几乎一边倒,而这些舆论发酵的很大原因,与企业一开始的“躲闪”、推卸责任有直接关系。

坦然面对自己的过错,主动承认工作的失误,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这比那种忽悠人的做法更能体现企业的诚信,更容易得到民众的理解。有时,一句诚恳的道歉,能把负面的事件轻松化解,不但没有损害企业的形象,反而因此提升了企业的形象。

“短板”之二:缺乏创新,策划意识不强

媒体是企业向市场和消费者传递质量信息的管道。企业新闻需要策划,媒体需要吸引。外宣以创意和策划为核心,而许多企业没有按照新闻规律行事,策划意识不强,精品意识不高,形式与手段老套,不能吸引新闻媒体的兴趣,不能吸引读者、观众的眼球。

去年5月,“联通5G来了”的策划,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一时之间“联通5G来了”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互联网评论铺天盖地。这里的5G,是指5G流量,笔者认为此举很好地达到了营销的目的。

当今社会,媒体尤其是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许多企业没有把它们当作企业影响力的大事来策划。微信、微博,大多以内容取胜。要么有趣,可以适当卖点萌;要么有用,对用户来说有关注的价值;要么让用户有参与的欲望;这些都必须遵照规律认真研究。了解新媒体的特点,探究新媒体公关的基本规律,不仅是现代企业必须要学习的本领,而且也是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

“短板”之三:缺乏协同,举一反三不够

搞好企业外宣,需要众多部门积极互动,默契配合,形成合力,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而许多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工作处于被动。造成一是稿件层层审核贻误最佳时机,二是把关不严,新闻发言人与前台工作人员职责不清,“七嘴八舌”不能做到统一“出口”。

媒体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第三方的身份,行使其对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监督职责。媒体与企业的关系,一是服务企业,二是监督企业,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是,有的企业往往停留在单一的新闻事件上,不能认真反思其深层原因,不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其实许多规则都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的,规范企业运营规则,理顺责、权、利关系,从而夯实企业基础管理,避免企业经营风险,能够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无形中为企业创造财富。

“锦囊”之一:价值原则

新闻价值,通常包括重要性、显著性、及时性、趣味性。新闻素材能否吸引媒体,关键取决于素材价值的高低,拘囿于本企业,而不是放眼社会写企业,注定失败。

杭州联通2004年3月在中国联通所有分支机构中率先实施“先行赔付,诚信联通”工程,首开我国通信界“先行赔付”之先河。2011年10月沪杭高铁试运行,列车时速在超过400千米的情况下,基于WCDMA网络的无线视频传输系统依然能够完美地向后方传输标清实时图像,在全球开创了3G无线直播先河。这些就不只是企业自身的新闻了。

外宣无小事。大众媒体面向大众,所以,我们在提供给媒体的新闻素材、接受广播电视媒体采访时,不能有丝毫马虎,做到内容客观真实、数据准确可信、表述清晰严谨,做到“三个不放过”。即:疑点不弄清的不放过,逐一核实存在疑点的提法和做法;数据不核实的不放过,确保关键性数据的真实可靠;文字不简练的不放过,要善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锦囊”之二:时效原则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原则,而时效性则是新闻的生命力。时效性是价值原则之一,但因新媒体新现象的不断出现,特条陈缕析。

新闻,过时了就一钱不值。但有的企业,不适应媒体操作流程,“老牛拉破车”做事慢三拍,记者约稿时间早过了,也没有及时回复;电视台的记者在会议室等候了一个多小时了,还没有丝毫信息的反馈。

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一条消息,发布一分钟,传播三分钟,发酵五分钟,扩散十分钟,升级一两天,爆发收不住。亲友团、围观团、成见团、媒体团、阴谋团,纷纷介入。在互联网媒体时代,不是8小时,而是1440分钟。在这样的情况下容不得慢三拍。“及时讲真话”,网络危机公关,更是要分秒必争。

新媒体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更加平等了。任何一个客户都可以随时通过移动网络在微博、聊天室、开心或者人人等网站留言,评价企业或者它的产品和服务,而这些消息会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调查也显示:越来越多的人会通过互联网来获取产品信息,“口碑”在新媒体时代比以往更加重要也更难维系。

“锦囊”之三:共赢原则

共赢是优秀企业所一致追求的,努力达成企业与社会共赢、企业与客户共赢、企业与股东共赢、企业与员工共赢。本文探讨的共赢特指企业与媒体的共赢。

媒体的竞争是他们生存与发展的竞争,要倡导共赢原则,共同分享利益。只有把企业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媒体的发展壮大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才能分享成功的喜悦。选择与媒体互动共赢,是一家成熟企业的明智之举。

尽管平面媒体,电视、广播媒体,网络媒体等,传播途径不同,受众群的大小及影响力也不尽相同。但实践告诉我们,应该对所有媒体一视同仁,同样尊重,同样友好,同样互相支持,绝不能让媒体误以为有厚此薄彼的感觉。要始终坚持在各种利益之间寻求良好的平衡,通过让别人满意使自己满意。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如果说企业经营发展是硬实力,那么外宣就是打造软实力,从事企业外宣工作的同志们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中国联通杭州分公司)

猜你喜欢
短板策划企业
穿行城市中
企业
企业
企业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考古发掘类展览策划的观察与思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