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馆员怎样走出职业倦怠

2014-08-15 00:51◆陈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3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职业倦怠馆员

◆陈 静

(西安美术学院)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症”。顾名思义,就是对自己的职业感到疲惫厌倦。它是由工作引发的一种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单调的工作中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是缘自心理的疲乏。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人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一、职业倦怠的形成

1.工作导致倦怠

来自工作内容或环境的失衡,工作单一,缺乏挑战性,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无法获取成就感而产生职业倦怠。图书馆像流通、阅览室等工作机械呆板,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馆员日复一日重复着,逐渐没有了新鲜感。久而久之,对未来的憧憬及希望淡化,职业倦怠形成。

2.性格导致倦怠

由于思想观念保守,缺乏开拓精神和自主工作,对于日常工作只是应付,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愿提高或增强对工作的激情,也不愿思考如何改善自己的工作,对工作无心投入,以消极的态度应付日常工作,敷衍了事。

3.社会地位低导致倦怠

在我国,单位领导对图书馆重视不够,工作价值没有得到普遍认可和理解。尤其是在一线的馆员很少有培训发展的机会,专业不对口,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长时间面对读者,心理压力较大,难免会遇到学生违反规章制度,严重者还会蔑视馆员,不接受馆员的指导批评,使馆员感到委屈。

4.职场压力导致倦怠

图书馆职业的门槛低,晋升的机会少,升职无望,职称难评。馆员面临的压力来自社会和个人的不良评价,职业缺乏发展机会,对图书馆工作的薪酬待遇、晋升及个人发展机会不满。

5.性别导致倦怠

女性馆员占据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大多数,在职业生涯中,从年龄、学历、知识背景、性别、职称及其他有关方面调查分析大学图书馆人员状况,认为在现阶段存在知识结构缺陷、年龄明显趋同、女性比例偏高等问题,是妨碍办馆效益提高的重要原因。有的女性馆员天生内敛等不同原因存在着职业倦怠,逐渐失去敬业精神和进取精神。

二、对工作的负面影响

1.缺乏职业热情,工作态度消极

借书还书这样单一的工作在个别馆员看来枯燥而平淡,难以提起精神和兴趣,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势必影响着工作的积极性。馆员自己工作消极,满腹抱怨,种种抱怨的情绪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只会给图书馆的工作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其它馆员的情绪。

2.情感冷漠容易产生疲劳

长期从事图书馆单调工作的人,日积月累在工作中产生消极怠工、困乏,易于疲劳,产生厌倦情绪。因为疲劳和厌倦易产生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晋升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尤其对读者态度冷淡,因此得不到读者的信任和尊重。

3.影响工作效率

在工作中失去兴趣,对工作及读者没有耐心,劳动能力与生产能力降低,有些事情可以立即做的,却一拖再拖,提不起精神。有些馆员在工作中故意制造事端,这样势必影响工作效率。

三、怎样预防职业倦怠

1.树立较高的职业道德

图书馆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工作中应积极、主动推介图书和图书馆利用的指导性服务,热情、周到、开放、亲切的借阅服务,从而引导读者的阅读兴趣,获得读者的信任和尊重。图书馆工作的宗旨就是整合信息,服务读者。默默无闻,为他人做嫁衣,是图书馆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因此,需要馆员保持一颗平常心,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2.热爱本职工作

图书馆员应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图书馆事业。肯定自己的工作,自信自爱,只有这样才能以满腔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读者。另外,馆员需主动积极的利用各种场合宣传自身的重要性,并且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工作,来获得大家的认可,提升馆员的职业声望,争取更多的学校资金投入。对工作充满热情并因此感到满意、自豪,以凸显图书馆员工作价值的重要性。管理层应完善晋升和职称评定制度,根据员工的个性特长,合理安排人员结构,使人适其事,事得其人,定期轮换岗位,创造新鲜感,避免重复性劳动引发职业倦怠现象,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员的价值。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图书馆员应相互之间营造一个和谐的人文氛围。加强人际沟通,馆员之间交流思想,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遇到困难要说出来,学会抒发并排遣自己的情绪。馆员与读者之间善于沟通,有问必答。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充满激情,热情好学,但也有着年轻人的迷茫和冲动,工作中多一些关爱,主动和他们交朋友,掌握读者的喜怒哀乐,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借借还还的层面上,在发挥服务者作用的同时发挥教育者作用。

4.学会调整心态

培养积极乐观和宽容豁达的良好心态,对搞好图书馆工作至关重要。管子《心术》下篇中记载:“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运用心理策略来影响心理状态,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水平,告别倦怠。

工作、生活、感情碰到困难要说出来,倾听者不一定能帮你解套,但这是抒发情绪最有效的方法,很多忧郁症患者因碰到困难不肯跟旁人说,窝在心里,郁郁寡欢,钻牛角尖,最终罹患忧郁症。培养自己的乐观态度,放下名利,快乐生活。

5.加强人力资源培训

图书馆的员工有一部分来自非情报信息管理专业,缺乏图书馆专业知识,图书馆应尽可能给馆员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训不但能使馆员增长专业知识、提高服务技能,也更大限度的激发了馆员的创造能力。为馆员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让馆员感觉到图书馆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使馆员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忠于图书馆事业。

在国外图书馆界普遍受到尊重和信任,学校重视对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比如,在澳大利亚,按照法律规定,图书馆必须拿出经费支出1%用于馆员的教育培训。

四、走出职业倦怠的困扰

1.培养自己对工作的兴趣及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

兴趣是一个人快乐工作的前提,伟大的哲学家罗索就曾经说:我的人生正是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对工作始终保持好奇心,让自己把工作与兴趣结合起来。保持振奋和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将给予工作无穷的力量。

耐心去做这些单调的工作,培养出克己的心态。在工作中保持积极乐观,宽容豁达的工作态度,甘于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奉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最初无法培养这种克己的心志,渐渐地便难以忍受呆板单调的工作,成天在埋怨、情绪低落、毫无热情等思潮控制下工作,逐渐就将自己打造成为无所作为的人。

2.熟悉业务

图书馆一线的员工应始终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通过不断学习而提升自己的业务,掌握图书的分类及图书排架的规则,了解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读者阅读心理及需求,准确迅速的找出读者所需图书。工作中做到“零失误”,并及时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找到工作的兴趣所在,找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学会给自己奖励,包括物质的满足及精神的需求。

3.建立激励措施

馆领导应对馆员充分尊重和信任,充分发挥每位馆员的特长和潜能,尽可能帮助员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惑,为员工争取职称晋升、职务、报酬等切身利益,使每位员工能保持心情舒畅,努力工作。

激励有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是一种心理推动力,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詹姆士通过对激励研究发现,在按时计酬的制度下,一个人若未受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 ~30%;如果受到正确、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挥其才能的80% ~90%,甚至更高。由此可见,激励可以鼓舞人的士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建立激励模式,可以提升图书馆的精神面貌,并焕发出朝气与蓬勃向上的活力,馆员在这种积极的精神面貌支配下,能够心情愉快地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对读者的情绪、态度产生正面影响,这不仅有助于建立和谐的馆读关系,也有助于图书馆的和谐功能的实现。

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工作成就,既取决于工作能力,也取决于积极性,而激励对发挥人的积极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建立以绩效测评为核心的读者信息反馈和评价机制,通过读者测评表,定期向读者发放填写,通过各种激励政策,定性与定量测评相结合,保证评价过程与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另外,馆领导应主动为馆员提供公平激励的机会,使馆员保持心情舒畅,可随时看到自己的工作成就。

4.参与学术活动

作为一名普通的馆员,可以将循规蹈矩的工作与活跃的思想并存。如果希望事业有所发展,应重视参与一些学术研究活动或参与出版及其他的学术活动,在图书馆具体业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及特长,参与申报学院的相关研究课题,如特藏研究、特色数据库建设等。另外,美术院校图书馆馆员可根据自己的业余爱好,学习书法、绘画,积极参加美术摄影展览。

5.丰富精神生活提高自身修养

挑战生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学校及社会组织的各项文化活动及体育运动。适当的体育运动能够减轻精神上的压力,例如每天坚持快走30分钟。平时保持舒畅的心情,工作才会更加出色。强化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把书视为“朋友”“密友”,他在清华大学期间,常与富含学识的图书馆员交流学习,一生以书为伴,在他看来,书籍是人类文化和智慧最重要的载体。书是人类的精神食量,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缺乏精神的支撑和文化的涵养,人的形象就会变得黯然失色,生活变得庸俗。工作空闲,读点诗词,看点名著,陶冶情操,调节情绪,适量运动,缓解工作上的疲劳。

[1]王国强,刘海丽.当代中国女性图书馆员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2,(7):95 -99.

[2]任通顺.引入国际质量标准提高图书馆读者满意度[J].图书情报工作,2010,(1):33 -36.

[3]李辉.基于馆员满意的图书馆内部服务补救问题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6):32 -35.

[4]潘寅生.图书馆管理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7.

[5]旷天全.季羡林与图书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0):79-81.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馆员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近二十年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以心理资本的视角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国外图书馆新馆员入职培训的特征及趋势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