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企官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4-08-15 00:51赵海晓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3期
关键词:毕业生事业单位机制

◆赵海晓

(江苏科技大学能动学院)

一、前言

2012 年,山西省长治县在全国最先招聘“企官”,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县乡企业建设,有助于优化党政干部队伍的来源结构,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二、针对大学生企官制度的问卷调查分析

为了研究大学生企官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对江苏科技大学部分毕业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450 份,回收有效问卷400 份,有效回收率为88.89%。本次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是江苏科技大学的本科生,大学生企官是其职业选择的方向,保证了调查结果的适用性,且多是学生党员,保证了调查结果的高质量性,其中男女比例相对平衡,保证了调查结果的一般性。

1.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收回问卷调查的整理,可以得出毕业生对大学生企官这一制度的了解程度、毕业生选择成为企官的初衷、大学生企官期满后的趋向以及毕业生家庭对他们选择成为企官的支持程度。

2.毕业生对大学生企官这一制度的了解程度。从调查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毕业生对大学生企官这一制度还不是很了解,其中非常了解的只占23.33%,有43.01%都只是知道却不是很了解,还有9.54%的完全没听过的。

3.大学生选择成为企官的初衷。我们从调查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很多大学生参加“企官”招考,不是真的要为企业打拼,而是冲着政府给予的参加事业单位招考的加分优惠政策,是为了混三年大学生“企官”的经历,是把大学生“企官”当跳板。

4.大学生企官期满后的趋向。从调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企官期满后的出路有4 种:继续在企业任职、考取市事业单位、另行择业、继续学习。其中,考取事业单位占74.39%之多,而选择愿意继续在企业任职的只有15.09%,所以在4 条路中学生最看重的还是考取市事业单位加分这条路。

5.毕业生家庭对他们选择成为企官的支持程度。从调查的数据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毕业生家庭对他们选择成为企官的态度,很支持的只占9.03%,比较支持的也只占11.11%,一般的却占45.09%之多,不太支持的也有32.21%所以说大部分的毕业生家庭对他们选择成为企官还不是很支持的,这种制度还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三、大学生企官制度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企官作为大学生就业和提升中西部企业竞争力的一项全新的改革和尝试,虽意义重大,但尚有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大学生企官的选拔机制尚不完善。如何选拔适合当地企业的人才也就是个大问题。目前,企官的选拔主要采取大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对专业要求限制并不显著,因此这很可能导致大学生专业与企业所需人才并不相符的情况发生。

第二,大学生企官的培训机制还需加强。目前大学生企官的培训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岗前培训二是在职培训,培训内容多是程式化的理论化的内容,对实际工作并无多大帮助,企业也并不认同培训效果。

第三,大学生村官的退出机制仍需健全。大学生企官期满后的出路有四种:继续在企业任职、考取市事业单位加分、另行择业、继续学习。在四条路中学生最看重的是考取事业单位,但是这条路对大家来说存在很多困难,也就是说前途是未知的。所以很多学生对前途感到迷茫,企官退出机制并未完全符合学生需求。

四、完善大学生企官制度的对策

如何调动大学生企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智力优势、活力优势和创新优势,需要我们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与检验。

1.提高大学生企官的自身素养。大学生企官要尽快熟悉企业生产销售的流程,掌握分管工作的具体事宜,积极把所学专业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尽快融入到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去,了解企业和广大干部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打下相互沟通的良好基础和氛围;转变工作观念,把投身企业作为自己事业的一个出发点和奋斗点,改变把企官作为将来跳槽的中转站和镀金站的想法。

2.完善企官的选拔机制。首先,做到专业与企业需求相符合。为了避免大学生进入企业后花更多的时间去熟悉企业的技术,就要在选拔初期把学生专业是否与企业需求相符作为一个重要选拔条件。其次,尽量招收本土学生,有利于稳定和发挥大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再次,是在选拔过程中要加大企业意见的权重,达到真正为企业选拔人才的目的。

3.做好大学生企官的全程培训。加强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二者缺一不可。岗前培训主要是在高校进行。高校可以针对有志于大学生企官工作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让大学生对企业管理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工作前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已经顺利被选拔为大学生企官的学生,选派专业授课人员,讲解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在职培训针对大学生企官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案例讲解,答疑解惑,让企官在问题中成长,同时还可以选派大学生企官去优秀企业参观学习,听优秀企业家的成长心得,从中学习提高,开拓视野。

4.完善大学生企官的考核机制。一是构建由企业负责人、相关合作单位和企业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方位评价体系。评价考核中要让企业领导干部群众成为评价的主体。县委相关部门作为评价的组织者,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主体。二是创新考核形式。要充分发挥企业干部群众的才能智慧,在原有考核指标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考核形式,设计考核指标。注重大学生企官对企业发展的贡献。三是加强对大学生企官平时工作的考核,不断完善考评途径。四是建立以大学生企官成长为导向的动态考评机制,将考核机制与大学生企官的成长机制统一起来,建立以大学生企官成长成才为导向的动态考评机制,以促进其更好地成长。

5.建立健全大学生企官的出路制度。提高企官的待遇,用政策留人。制定政策,加大长治市事业单位人员招考中大学生企官所占比例的落实力度。大学生企官制度作为一个地级市的政策,其制度能否顺利实行存在很大质疑,这也影响了大学生是否愿意工作的一个很大因素。

[1]周建民,莫根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践探索与长效机制研究——浙江省长兴县的调查[J].党政干部学刊,2009,(10):26-30.

[2]王天义.村官工作确实难[J].乡镇论坛,2008,(8):22.

[3]韩冰.河南省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探讨与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9,(4):209 -211.

[4]方玉.走向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新取向[N].中国信息报,2008 -06 -04(4).

猜你喜欢
毕业生事业单位机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