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环保社团的组织传播与管理对策浅析

2014-08-15 00:51付丹宇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3期
关键词:社团成员活动

◆付丹宇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生活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越来越深刻的向世人表明环境保护对这个世界的重要性。高校环保社团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现有各类环保社团一千余个,从数量看可以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透过现象,我们又不难发现各个学校环保社团的组织规模差距较大,发展参差不齐,环保理念传播效果各异。很多社团徒有其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高校环保社团该如何管理,如何在组织的平台上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和作用,高效传播环保理念,真正的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倡导进步、提升素质的平台,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这已经是摆在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高校环保社团的组织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环保社团的组织发展现状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大体可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政治理论研究型、专业学术学习实践型、社会公益服务型和兴趣爱好型。在大多数高校中环保社团是按照社会公益服务型社团建立的,这种建团思路界定了环保社团从本质上不是依靠兴趣爱好和实用价值等利益动机驱动而形成的团体,而是依靠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引导的公益型组织。社团中绝大多数成员都是为了体现他们的人格追求和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热情而加入其中的。面对这样的组织形式,社团中的许多成员虽然在加入时都是满怀着激情,但在严酷的社会现实和繁重的课业压力下曾经的追求和热情逐渐的被消磨殆尽,再加之社团活动开展的单调性使很多环保社团在发展中出现了“虎头蛇尾”“有名无实”的现象,形成了社团数量庞大的虚假繁荣现状。

(二)高校环保社团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社团组织管理机制无序低效

多数环保社团由于在公益性和科研性上的分析不清,致使在内部机构建设和部门设置上的不科学,直接导致了分工不明确,信息获得不对称,决策传递不到位等严重的问题。使整个社团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行同虚设;各个部门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成员之间沟通困难,缺少交流。

2.活动传播效果差,社团凝聚力低

由于高校环保社团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是在社会责任感和对环保的热情驱使下加入的,环境保护专业知识普遍缺失,对社会生活中环保问题的理性认识不足,组织培训不到位时,发起的社团活动易出现缺乏创新和准备不充分现象,会导致成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低落。这样的活动传播效果必然不佳。通过几次失败的活动直接使整个组织人心涣散,成员之间缺乏交流和信任,缺失集体认同感,最后,致使很多环保社团成员不是把活动看成展示才华、锻炼能力、回报社会的机会,而是一种强加的任务和负担。

3.组织传承机制较差,缺乏持久生命力

环保社团和大多数学生社团一样,成员流动性大,对决策领导人物的依赖性强。大多的环保社团在组织有效的活动后,不能全面及时的将成果与经验和广大成员分享,使成员的精神回报和激励不足,许多人的才华和能力被埋没。在社团中所有的决策把关由社团领导人完成,缺少民主化,意见领袖作用得不到合理高效发挥,同时也使以后接管社团的人员不能获得有效的社团管理和组织活动的经验,总体上使环保社团发展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4.与社会实践缺乏有效地结合

大多数环保社团由于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导致社团活动与真正的社会实践缺乏有效的联系。所开展的活动除了为迎合“地球日”“环境日”等特殊纪念日所做的宣传以外,多是种树、捡垃圾等既不能很好地提高社团成员的个人能力,也产生不了很好的社会反响的简单活动。

二、高校环保社团管理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

高校环保社团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建立一套体系完善、合理有效的内部管理体系是首要条件。它应包含五个层次的内容。第一,符合社团组织发展实际的规章制度。在约束与激励并举的前提下,更加侧重对成员的鼓励。第二,便于信息沟通和决策传递的简单而行之有效的部门设置(如按项目管理设置部门)。第三,良好的组织环境。加强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促进集体认同感的同时更有效地激发成员的创造力,形成融洽而又有竞争的和谐氛围。第四,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思维创新。对活动的传播效果和其中的创新思路及时总结并给予评价,让社团内所有成员都能分享活动组织的经验教训。第五,有效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在活动的开展中及时发掘并有意识的锻炼组织后备人才,通过恰当的分工,适当的责任,培养人才,建立长效的组织管理传承机制。

(二)积极开展传播形式新颖、长期有效的环保教育活动

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是很多高校环保社团开展活动的主题。就活动内容而言多是以展版、宣传海报、倡议书为主的机械式的思想灌输和行为规劝为主,整个活动缺乏必要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传播效果不够理想。开展活动的时间也多固定在几个特殊的纪念日,轰轰烈烈之后一切都又归于平静,没有延续性,产生不出持久的效果。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核心目的是提高广大学生和其他社会成员的环保意识。高校环保社团应从一些能长期坚持但规模不大,能亲身参与并能激发兴趣的特色活动入手,让更多的人能真正有机会亲身感受并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在不断的感触和体会中,让环保理念逐步成为一种社会意识。以河南大学的“绿色联盟”环保社团开展的活动为例,该社团从建立之初就很注重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和长期性。他们以“月月有活动,次次有创新”为原则,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如环保影片展播、环保专家论坛、环保时装设计大赛、环保征文比赛、环保漫画、趣语征集大赛、废旧物饰品秀大赛等,通过各种新颖的形式激发、引导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社团成员还以小分队为单位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带着自己创作的环保小品、相声、歌曲、歌舞剧和时装秀等进入乡村、社区和城市休闲广场等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环保宣传范围,传播环保理念,弘扬环保精神,通过社团活动真正达到增强社会环保意识的目的。

(三)注重与高校科研及社会政府机构的沟通与合作

环保本身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领域,这就决定了环保社团要与一般的公益爱心社团有所不同,它的健康发展必须以对环境问题的理性认识为指导,以环保专业知识为基础。高校环保社团应该通过聘请校内外专业指导教师、开设环保论坛和吸引专业学生以及专业以外的爱好者加入的方式,来提高全体社团成员的理论素养和整体素质。

与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联系,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创新环保社团活动。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让社团成员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实践和调研活动,在实地考察和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加环保知识的积累,完善对环境问题的理性认识。让社团成员在实地感受环境保护迫在眉睫的现状,切身体会珍惜资源保护家园的艰巨使命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环境保护专业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地球母亲的可行方法和途径。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展社团活动新媒体空间

数字技术突飞猛进,新媒体应用愈发普及,网络已越来越成为人们交流观点、沟通思想的平台。环保社团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宣传环保知识、帮助人们树立环保理念。同时,通过网络、自媒体平台加强与其他环保社团的联系,共同分享社团活动中的成果和成功经验。可以通过网络,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区共同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高校环保社团还可以通过网络,进一步加强与国外环保组织的联系。通过交流,学习国际环境组织活动中的新颖的思路和先进的组织形式,逐步提高团队自身建设;同时,通过网络还可以开展环保项目活动的国际交流,让我国高校的环保社团活动也能走出国门,进一步拓展环保领域,让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主题,为全世界的环保事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创环保社会化的新途径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企业把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看成提升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这一点上是和高校环保社团组织的目的是一致的。高校环保组织应该利用自己宣传教育上的优势,采用积极有效的活动方式与企业展开合作,同时在企业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结语

高校环保组织作为推动我们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一股新生力量,它的组织传播效力和影响一定能波及到我们每一个人和我们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坚信在合理有效地组织管理下,在社会各界的鼓励和支持下,高校的环保社团活动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活动传播效果和社会效益,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变得天更蓝,水更绿,环境更美好。

[1]子轩.高校环保社团何去何从[J].绿叶,2006,(2).

[2]赖芸.高校环保社团应“避虚就实”[J].绿叶,2006,(3).

[3]杨士军.浅谈学生环保社团活动的组织与管理[J].环境教育,2001,(2).

[4]卢红雁.中国大学生环保社团现状调查[J].环境教育,2000,(4).

猜你喜欢
社团成员活动
缤纷社团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