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评价体系的改革

2014-08-15 00:51何志成赵宇明郭永学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3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大学体系

◆何志成 赵宇明 韩 静 郭永学

(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

多年来,大学的教育一直处于不断改革的进程中,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还是鲜有能尽人意的结果。尽管关于大学教改的呼声依然不绝,相关学者积极思考、献计献策,但是大学的教改依然是因缺乏操作性而举步维艰。干什么?如何改?这些关乎教改进程的关键问题,依然是不甚明了。

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难题,先要找出其中的问题、分出问题的层次,缕清问题之间的关系,才能剥丝抽茧、真正解决问题,达到提高效率、引深教改的效果。

一、教育体系

教育体系由评价体系和教学体系两部分组成,前者决定了后者,后者服务于前者。

关乎教育管理的评价体系源于国家相关的方针、政策,基于社会对人才的界定标准。评价体系的建立有益于教育管理部门监管学校的教学体系、考评学校的教学效果。为确保学校能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人才提供保障。关乎教书育人的教学体系服务于评价体系。教学体系的建立,易于学校以评价体系认可的标准树立人才培养目标,并依此设立相应的学科及课程体系、规范相应的教学环节。

二、大学教改之必然

大学教育服务于社会,作为向社会输出人才的教育终端,其产品的质量只能由社会评价,而自身对人才标准的界定能否与社会评价保持同步,是大学产品合格率的唯一保障。

当前的社会整体结构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人才评价标准也发生了质的改变。而现今大学普遍采用的教育体系,大多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的。事实证明,依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其适用性远未达到社会的标准。由此可以得出:大学教育改革是必然的,不仅有其必要性,更有其紧迫性。

三、教改的关键在于评价体系的改革

从现行大学教育改革的内容上看,多限于教学体系——学科、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的改革,从毕业生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上看,所取得的成果并不明显。

笔者认为,问题出在对大学教育评价体系的认知、改革意识及改革力度上。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评价体系的改革,只有评价体系实现改革,其他的改革才有方向、有可操作性。

前一时期,国家教育部门对高考评价体系在内容上做出了“不分文理科”的调整,引发了举国高中层面之下的所有教育机构课程体系、教学环节的全面改革,充分验证了评价体系决定教学体系的根本规律。

同样,如使大学教育改革得以有效实施,其关键在于评价体系的改革。

四、大学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

笔者认为,作为大学教育改革的规范,评价体系的改革应遵从以下原则:

1.符合国情。正如阶段性评价教育结果的现行高考制度一样,大学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也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作为以培养本土人才为主的大学,这是基本要求。

2.接轨国际。大学教育与之前各层次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输出的产品直面社会。面对越来越开放的社会环境,是否有能力参与国际化人才竞争,本身已成为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标志。在共性化认可的范畴,理性、有选择地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结合本国国情和社会需求,对建立切实可行的大学教育评价体系来说,必然有益。

3.量化宽松。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期,在建立大学教育评价的同时,必须保持动态思维。大学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才能真正伴随不断调整的社会人才评价体系一同发展,实施改革中才能有的放矢。

量化以利于实施,宽松以求完善,以求改革获得全社会都满意的成果。

4.针对实际。作为社会的人才输出机构,大学人才评价标准必须与社会人才评价标准挂钩。一旦脱节,会直接给社会带来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失稳、财富资源浪费、国家竞争力下降等诸多负面影响。

社会对大学教育的认可成度,反映于毕业生的就业率、成材率;对大学教育产品价值的标定,反映于任职岗位及工资待遇。而获得这些结果的充要条件,就是大学产品符合社会的要求。

引入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度来考评大学教育,才能够真正为大学带来一种自发的改革、成长动力。

一旦大学教育的评价体系与社会的人才评价体系接轨,目前普遍存在并困扰学校、社会及家庭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学生的求学理念将会从学以致考的“要考的就是要学的”,变成学以致用的“找工作需要的都是要学的”;求职理念将会从模式化培养的“专业对口”,变成市场化要求的“平台对位”;教师的执教理念将会从专业技能化的“我会即我教”,变成专业智能化的“帮助学生建立专业视角和思维方式”;学校考评理念将会从应试评价体系的“专业优则优”,变成社会人才评价体系的“素质优则优”……“大学认为的好学生,就是社会认可的优质人才”共识,才能真正实现。

5.富于操作。大学教育评价体系是指导、促进大学教学体系改革的依据。评价体系的界定标准越清晰,可操作性就越强。纲举目张,依此而进行的学科、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改革也就易于到位。

五、结语

大学的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结果的成败要靠未来的社会检验。所以,对改革的进程需要有高境界、大视角的谋划和布局。

本文对大学教育评价体系和教学体系所做的辨析,明确了二者的关系,有益于在实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选对落脚位置、把控发展脉络。

大学教育改革,应以评价体系改革为本。一旦实现,教学体系的改革事半功倍、水到渠成。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社会需要的大学教育体系亦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大学体系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大学求学的遗憾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