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高职类商务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法讨论

2014-08-15 00:51◆莫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3期
关键词:口译段落笔记

◆莫 竞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口译(Interpreting)属于翻译的一种,相对笔译而言,是指译员以口语的方式,将译入语转换为译出语,从而作出翻译。口译的难度众所周知,其对译员的严谨要求体现在:(1)语言(包括源语和目标语)综合运用能力高;(2)反应迅速;(3)忠于原文,且通顺流畅,即至少符合翻译准则的“信”和“达”。而高职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基础较薄弱,故谈起口译,多数学生难免产生既想学又怕学的心理。笔者曾担任相关口笔译课程,通过观察和摸索,总结出一套相对有效的口译教学法,尤其针对入门初级阶段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本文将针对常见及常用的交替传译(包括段落口译及商务交际当中常用的中英互译)从入门到训练再到提高展开讨论。

二、高职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

笔者现任职于高职院校,担任外语教学若干年,以专业课程为主,公共课程为辅,主要面向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该类学生存在以下特点:(1)基础相对薄弱,尤其语法和句式的掌握还需进一步巩固,词汇量也有待提高;(2)谈“译”色变。说起翻译,无论笔译,还是口译,学生或多或少表现出不自信,甚至惧怕,课后也存在一定的惰性行为,缺乏练习和巩固;(3)为了专业对口并将所学知识最大化运用,大部分商英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方向以对外贸易为主,因此应尽量选用以商务英语背景为主的练习材料,在教材上沿用“就业导向(job-oriented)”的理念。总之,必须抓住高职类商英专业学生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译教学,尽量培养其兴趣和提高其自觉性,做到“工学结合”,为未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三、教学过程

(一)入门(Introduction)

入门是接触新学科的关键时期,通过正确引入产生的兴趣,直接关系到后期的深入探索,也有助于产生学习动力。第一堂课无需急于开展口译技巧训练,这样往往显得突兀、让人无所适从。可先以提问如“你觉得口译是什么/你心目中口译的定义”等概念性问题作为切入点,既可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可从侧面了解其对口译的认知程度;接着分别介绍口译定义、特点、类型、标准、过程及译员素质和前景等,使学生从总体上对口译这门课程有初步了解,并进一步产生兴趣和热情。

(二)记忆及技巧训练(Memory Training & Skill Practicing)

口译过程,可简单概括为“输入——加工——输出”,因此在起步阶段,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输入”,切忌立即锻炼其“译”的能力。“输入”专项训练一般分为记忆训练和技巧训练,多数情况下先进行系统的记忆力训练,锻炼学生的脑记忆能力,包括同步与复述;后进行记笔记训练(包括数字),学会通过各种速记符号把内容进行接收、组织、整理、输出。待两者达到一定基础,便可将脑记和笔记能力相结合,为下一步的“输出”翻译活动作准备。

1.记忆训练

(1)影子练习法(Shadowing)

影子练习(shadowing)又叫目的语或源语复述练习,是口译工作者练习同传技巧中常见的一种练习方式,以增强口译员听说同步能力以及短期记忆能力,国际上多所口译研究所都视影子练习作为衡量口译员入门等级的测试之一,其一大特色就是训练口译员听说同步。在初学阶段,可分别选择难度适中的中英文段落,长度若半分钟,在播放音频的同时,要求学生在无法获知原文的状态下仅靠所听而大胆开口进行三到五个单词的跟读(speak without scripts),并和音频播放速度间隔尽量控制在三秒内,在记忆前一句同时留意下一句,即如同影子般紧贴音频,几乎同步开始、同步结束。影子练习法既可有效锻炼学生反应和集中力,更可培养其语感;如此反复练习若2~3 课时,大部分学生都能从起步阶段的不敢开口到逐步愿意开口。在此阶段,教师或培训师一定要明确:口译有别于听力,是耳、口、脑三者并用的输入及输出过程,一定要锻炼学生听说记同时运用的能力,并可在一定基础上提速、加强。

(2)复述记忆法(Recalling)

若把影子练习法的目的解读为锻炼同步连续记忆能力,那么复述记忆法(recalling)则意在锻炼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转移及对输入材料进行快速组织、加工的能力。复述分为重复性复述和改造性复述两大类。前者要求尽量完整地保留原作的观点、情节或内容,不改变原作中材料的顺序;后者根据要求截取主要观点、主要情节或内容,再用自己的语言加以组织和概括。复述练习法在影子练习效果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在听取原文过程中,并非漫无目的地进行脑记忆,此举往往造成内容缺失或前后错乱;一般来说,复述可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记忆和梳理:(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解释原因、发表观点或列举例子等。比如:“There are some opinions against advertising.(观点一)Some people think that advertisements do not give much information but only try to persuade you to buy.They create a demand for goods that are not really needed.(观点二)Besides,advertising adds to the cost of goods.(观点三)Further more,they are ugly to look at and spoil the environments.”练习过程中,连续播放音频,期间不允许学生记笔记,仅进行脑记忆;若学生因首次接触或基础较薄弱而无法记忆,可先播放第一遍,要求找出段落结构或大意,再通过第二遍把当中细节(可通过上述顺序分点法)尽量补充完整,以完成“记忆——思考——表达”。若条件允许,可适当抽查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也可供其余学生观摩、参考。

2.技巧训练

(1)笔记记忆法(Note-taking)

笔记记忆法,顾名思义,指通过记笔记协助大脑记录下相关内容。美国海军人事管理研究处曾进行过旨在让笔记加思维使记忆力增强的心理学实验,并且获得了成功。具体操作为:让百名受试学生在同时于相同环境中收听同一录音后均分三组,让第一组按照所听的内容逐字写成笔记,让第二组先把所听的内容分列为大纲后再写成笔记,让第三组只听不记笔记。然后进行统一测验,结果笔记加思维的第二组学生记住的内容最多,高达58%,而其他两组的学生仅仅能记住所听内容的37%。由此可见,针对段落,尤其是篇幅较长的段落,笔记可提高对原文的完整度和准确度。口译涉及各式各样的速记符号,他们代表着不同意义不同词性,如:发展趋势、情绪表达、国内外组织、形容词、名词、副词等;通过学习各种速记符号,达到快速、有效地记下段落中提到的要点,可主客观并用,即把口译行业中通用的速记符号(如:会议、上升、遗憾等)和自身通过不断积累形成的一套适合自身记忆特点的速记符号进行有效关联,在速记过程中融会贯通、相互结合,进一步提高笔记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此步骤在“输入”复述和“输出”口译之间可作为过渡阶阶段,若学生能通过笔记基本把段落内容(约80%)进行复述,并具一定流利程度,则可适时引入口译训练环节,把段落从源语到目标语进行口译。但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多数学生过分依赖笔记,大大减低脑记的运用,结果只机械式记下零散的词或词组,而忽略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转折、递进、因果等,导致无法进行翻译甚至复述,此为无效笔记。因此,在训练时要强调,笔记属辅助工具,在记录过程中尽量和脑记相交替、相结合,并根据个人思维、习惯等进行分配,如六分笔记、四分脑记。另外,由于记法杂乱无章,没有规律,以致部分学生无法解读自身笔记;系统的笔记一般采取竖形格式,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数字训练(Figures)

涉及商务、国际贸易等的会议发言或商务交际对话,一般会涉及数字,如大数额、小数、分数、百分比等,因此,针对各类数字尤其大数额,必须进行中英互换的系统训练。谈到大数额,由于中英数字表达在进制上存在明显差异,故在此训练环节中,首先要求学生掌握中英各进制单位表达并能灵活切换,比如:10thousand/万;100 thousand/十万;100million/亿等。在此基础上,可把数字复杂化,比如换成:2,568,903 或eighty thousand five hundred and thirteen 等进行中英互换、强化练习。此练习可音频和口说相结合,既可培养学生对音频的敏感度,也可提高其对真人对话的适应度;也可将其两两分组,学生A 与学生B 轮流负责数字的中英文表达,交替练习数字的中英互译。数字口译掌握一定程度后,可采取短句练习替代纯粹的数字练习进行提升,如China covers an area of 9,632,940km2 with a population of 1,319,000,000.以此锻炼学生的短句口译能力,为交替和连续口译作准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错误率较高为“万”和“亿”,或混淆“million”和“billion”,针对此问题除了熟记进制单位,还可采取三点法,即在草稿纸上先记下三个逗号,从右至左依次为“thousand”“million”和“billion”,并彼此分隔开代表各进制区间,然后根据所听材料把数字填入对应的区间中,比如,听到的数字为:three billion twenty million five thousand two hundred and sixty eight,三点法表示则为:3,020,005,268,中文为:三十亿两千万零五千二百六十八。此做法直观、清晰,适用于初学者,尤其针对数字的英译中。至于小数、分数等难度不大,学生较为熟悉普遍能掌握,故本文略谈。

(三)口译实战——对话与段落(Interpreting Practice——Dialogues &Speeches)

学生掌握上述提及的技巧后,可进行口译实战环节。在此环节中,鉴于商务英语专业设置和外贸业务员的岗位特点,练习材料应以商务交际对话为主,会议发言、演讲为辅;重点训练学生的交替口译能力,并熟记不同环节、领域涉及的专业术语。

1.商务交际中英互译(Dialogues Based on Business Background)

交替口译(alternating interpreting)指译员同时以两种语言为操不同语言的交际双方进行轮回交替式口译,是最常见的一种口译形式,也常用于接待外宾、双方谈判等,符合外贸业务员的职业特点,也符合商英学生的就业方向。合适的口译材料应覆盖整个商务交际流程:机场接待、酒店登记、参观公司、产品介绍、购物用餐、机场送别。其中生意谈判也得按照外贸流程去安排,即:询盘、报盘、还盘、付款方式、包装、保险、船期、签订合同。每单元,在学生掌握专业术语后,可开展口译实战环节,即边播放对话边要求学生进行中英互译,当中的复杂长句可拆分进行;练习一到两遍后可增设模拟情景对话,即三到四人一组,轮流担任译员角色,每人均能练习交替口译。此类型练习一般不需要辅助笔记,结合实际应用的特点即一句起、三句止,听译即可。学生着重训练的是听力理解能力及脑快速加工下的中英互译能力。

2.段落(Speeches)

此环节着重训练会议常用的连续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应选用难度适中的中英文材料,如涉及文化、生活、学习等,在达到一定基础后可适当选择商务类文章如欢迎辞、公司简介等加以巩固。实战过程中,建议先不间断播放整段材料,要求学生抓住原文结构及大意进行复述;第二遍播放要求学生脑记笔记相结合进行口译。因段落难度比对话大,采用循序渐进式练习法可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也可巩固初学阶段积累的复述技巧;同时辅以课后提升练习,学生基本能应付简单的会议口译。

(四)补充练习(Supplementary Training)

“An interpreter should know everything of something and something of everything.”除了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双语能力,口译还要求译员知识面广,同时掌握某一领域的方方面面,可谓横向纵向皆有讲究,因而增加了口译任务的难度;尤其会议口译,内容种类繁多,涉及政治、经济、外贸、商务、文化、旅游、历史、体育等,不断扩展相关背景知识必不可少、刻不容缓;尤其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及时补充对外贸易、国际商务、文秘等专业术语、时事和政策,从而保证会议口译的速度和准确度。此外,国际组织或国家领导人的会议发言、名人访谈、新闻报道等也是可行的练习材料;学生也可根据实际和兴趣自行搜索课外资源。

四、结论

针对高职类商英专业学生的三大特点,采取循序渐进式、以就业为导向的口译教学法是必要的。当然,教学法是灵活的,应根据课堂实际和学生水平进行相应调整;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充当引导一角,至于“如何进行口译”,“如何克服口译难题”,“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则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相关口译培训,通过不断实战掌握基本知识和技巧并进一步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笔者教学经验尚浅,本文仅作“投石问路”之用,还望社会各界热爱口译人士予以指正,或共同探讨。

[1]刘杰英.世纪商务英语口译教程.2012,(7).

[2]梅德明.中级口译教程.2006,(7).

[3]冯建忠.实用英语口译教程.2006,(2).

[4]吴冰.现代汉译英口译教程.2005,(5).

[5]仲伟合.英语口译基础教程.2010,(1).

猜你喜欢
口译段落笔记
趣味•读写练 答案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我的自然笔记(一)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