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汉语言的差异

2014-08-15 00:51刘艳侠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3期
关键词:英汉中西句式

◆刘艳侠

(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早在10 多年前,连淑能先生就明确指出英语是综合性语言,多形态变化,并以此来表达语法关系;汉语是分析性语言,“词形没有形态标志,位置不能随便移动,词语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安排词序及使用虚词来表达。”前者在理解上要求严谨的逻辑分析思维,后者则需从整体上综合理解。其表象体现为中西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之间的差异,但其根源是中西传统哲学涵化、影响的结果。

首先,受中国传统哲学的积淀影响,汉语在构词上表现为:命名靠累积,重在统一,有较高的概括性和灵活的搭配性。比如,人们可以用“开”字组成一系列的词来表示:开会,开车,开门,开刀,开机器,开电视机等,倘若译成英语,就必须视具体搭配选用不同词:to have (hold)a meeting,to open the door,to drive the car,to have an operation,to operate the machine,to turn on the TV,etc.

其次,汉语语句、语段多整体重复,句式虚拟流散零落,实则内聚统一,明显地体现了传统哲学的整体观。例如:26 年前,她那有着蔚蓝色眼睛的、鲜花一般的魅力,她那脸庞和身段冰清玉洁、婀娜多姿的风韵,还有那苹果花似的颜色,曾经是那么猝不及防地、莫名其妙地使艾瑟斯特怦然心动。而这一切虽然早已逝去,43 岁的她依然是一个面目较好、忠实可靠的伴侣,只是两颊已出现淡淡的斑痕,灰蓝色的眼睛也添了几分饱满和成熟。

英语是综合语,富有形态变化;汉语没有词形变化,构词也强调整体观,概括力强,因而汉语词汇不及英语词汇那么浩瀚。由传统哲学造成的语言差异迫使英汉互译时,往往要改变词形、转换词类才能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意。英语句式受西方传统哲学的影响,表示并列和从属关系的连接词,不但种类和数量比汉语多,而且使用频率也较汉语高。其结构和逻辑关系需要分析才能昭然明了。例如: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的一段如果翻译成英文,则需要找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增加必要的关联词,调整句式以及句子顺序,把原来的流动结构转换成核心结构。请看如下译文:

Xiangzi wanted to find a place to sit down and mull things over.Even if he only ended up by cringe,at least he would know why.Events had moved too fast for his mind to keep up.But there was nowhere to sit,since everywhere was covered with snow.All the little teahouses were boarded up as it was after ten,and had one been open he couldn't have gone in anyway.He wanted to find somewhere quiet,because he knew that his tear filled eyes would brim over any minute.从译文可以看出,译者先找出了原文的逻辑关系,即“祥子”找地方和坐下想(to sit down and mull things over)、茶馆开门的时间(boarded up as it was after ten)、找清净的地方和眼泪落下来because he knew that his tear filled eyes would brim over any minute 三对句子的关系,然后重新按照逻辑关系组合,把原来三个长句整理成五个句子成分整齐的主谓结构。所以说,翻译的实质是思维方式的转化,语言只是其思维的载体。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性;同时语言不仅包含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规范,而且蕴含着本民族的思维模式。英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也在其语言载体中得以体现,必然要借助于已被学界普遍认同的分析性思维才能洞悉其纷繁复杂的句子结构,准确把握其内涵,译出正确的译文。

[1]蒋坚松.英汉对比与汉译英(Contrastive E -C Studies and C -E Translation)[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Contras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5]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A].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英汉中西句式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双栖”画家孙志纯 行走风景 融会中西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特殊句式
英汉汉英商务口译学习词典编纂原则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英汉校园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