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物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究

2014-08-15 00:51◆汪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3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专业课程课程体系

◆汪 峻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生物技术是当今国际科技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生物产业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对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健康、粮食、能源、环境等主要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前,生物技术正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生物医药、生物农业日趋成熟,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快速兴起。生物产业发展需要大批既懂得专业,又懂得一定外语的生物技术类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应该顺应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特别是生物专业英语方面的能力,拥有“一技之长”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我国高等本科教育中双语教学己经开始普及,而高职教育中专业英语教学还是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各地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建设中都迫切要求将英语教学和专业课程紧密结合起来。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少数开设有专业英语课程,或是将部分专业课程进行双语化开发,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均有待提高。本文就目前高职教育中生物技术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渗透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培养出适应岗位需求的高职人才。

一、国内高职院校生物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如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对于生物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掌握生物专业英语这一国际性交流工具必不可少。为了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国内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开始采用“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选择英语能力较好的专业课教师,以英语为主、汉语为辅来讲解专业知识,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相关专业英语词汇、表达方式等。还有少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新的尝试,通过引进外籍教师讲授生物技术类专业课程来提升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在这样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营造了良好的英语环境,使得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明显提升。

然而,在国内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均未分设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课程,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增添专业英语教学环节。通常的情况是学生先完成基础英语的学习,积累一定的基本词汇量,打下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同时学习专业课程,掌握生物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接着再进行专业英语内容的学习,主要目的在于积累生物技术专业英语词汇,掌握阅读专业英语资料的技巧。

二、高职生物技术类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特点分析

目前,高职生大多数来自于没能进入三本线的职业高中或中专的学生,大部分学生专业课成绩一般,英语基础差,对他们来说学习专业英语难度相对较大。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多数学生会误认为读高职就只是为了学技术、到企业当技术人员,专业英语与以后的就业没有任何关系,从而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升,不能跟上国际产业发展步伐,不能了解行业企业最新动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此外,作为高职学生本身起点低,学习目标不明确,计划性差,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迫不得已机械的学习,缺乏专业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2.师资队伍分析

专业英语课程的讲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英语功底。目前,专业英语的教学或由基础英语课教师承担,或由专业课教师承担。一方面,基础英语课教师英语语言功底扎实,虽说在讲解语法、分析语篇和组织教学活动上非常娴熟,但对各专业领域不太熟悉,专业内容讲述不清楚,容易导致教学只注重基础英语学科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本专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培养的学生缺乏职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专业基础扎实,虽说在讲解本专业知识、专业术语上有很大优势,但是仍然存在英语发音不标准,缺乏用英语口语授课的能力,对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教学方法也很陌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长期以来,专业英语教学都存在着这样的尴尬局面。

3.教材分析

在现行的教材中,开设生物专业英语的高职院校大多采用本科院校的教材,如邬行彦等主编的《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英语》,蒋悟生主编的《生物专业英语》等教材,但是这些教材在内容上偏向科研,以理论的发展或是科研论文为主,课文中出现大量的生僻词汇和高难词汇。使用这类教材进行高职教学,有悖于高职教学理论中“够用为度”的原则,不适用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给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4.教学模式分析

目前,专业英语教学主要采用以下模式:首先,是讲解专业词汇;其次,是翻译科技文献,在教学过程中基本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太过单一,教学方法手段相对落后,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渗透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1.新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研究在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渗透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其意义在于,通过在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渗透专业英语的内容,将专业英语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了解,提升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职场竞争力。该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强调生物技术专业资料阅读能力的培养,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相关背景知识,了解生物工程产品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等。相比“双语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低,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内容的选择方面,新教学模式覆盖了整个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时间的跨度方面,它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而优于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

2.新教学模式的特点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以任务驱动、项目教学为载体,注重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在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渗透专业英语教育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将职业岗位真实英语材料引入专业课程教学,把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培养融入项目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借用专业英语这一语言工具完成教学项目,从而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

就广度而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专业英语教学能够渗透到生物技术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就时间跨度而言,专业英语教学能够贯穿整个高职教育的过程。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能够掌握2500 个左右的生物技术专业英语词汇,能够阅读一般难易程度的生物工程产品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并能运用专业英语工具了解国际生物产业动态,获取国外行业企业相关专业的实用资讯。由于不需要用英语全程讲授专业知识,因而这种教学模式对专业课程教师的英语能力要求不高,专业课程教师只需要具备专业相关的英语资料基本阅读能力即可。

针对传统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生僻难懂,与实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严重脱节的情况,依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把专业英语学习融入到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中。在该模式下,利用教师开发的双语课件(或视频),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强化了对专业英语词汇的记忆及专业英语资料的阅读能力。依照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养成规律,教师可以提供完成项目任务所必须的英语资料,并逐步给出英语比例逐渐增多、阅读难度逐渐增大的项目任务。学生完成课程所要求的项目任务时,必须阅读教师所提供的英语资料,通过英语获取专业知识。在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英语不再是传统意义下的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语言,一种工具。

针对传统专业英语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兴趣低的情况,引入职业岗位真实的英语材料,让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无缝对接,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专业英语能力培养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大大提升了学生运用英语的实操能力。

3.创新点

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创新之处在于以实际岗位英语能力要求为依据,合理设计专业英语教学目标。以专业课程教学项目为载体,把培养专业英语能力的任务分解到各个专业课程教学当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贯穿和渗透专业英语教学,其整体性和延续性加强,更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中专业英语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高职高专生物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最终以实用性英语教学为目标,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尝试在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全面渗透专业英语教学,时间横跨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构建在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渗透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对于解决专业英语教学课时不足、师资缺乏、学生学习兴趣低等方面的问题,提高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阅读专业相关英文资料的能力,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马燕合,黄晶,杨哲.2011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37.

[2]占卫国.高职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探索与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报,2008,10(2):29 -33.

[3]李真.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英语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11,(27):270.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专业课程课程体系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员工专业英语素养构建探讨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核心素养下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TPACK框架下《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