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院旅游英语专业“国内+国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14-08-15 00:51李春兰朱有才廖海鹰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3期
关键词:泰语英语专业泰国

◆李春兰 朱有才 廖海鹰

(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人文科学与基础应用系)

1 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明确指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与国外合作办学不仅能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速教育体制的改革,而且能通过吸纳国外先进的教育与教学管理经验、方法,创造出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1997 年提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基本方针。从那以后,中国的出入境旅游均得到了蓬勃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 年,入境过夜游客将达到1.37 亿人次,成为世界第一入境游目的国,而中国公民出境游将超过1 亿人次。但由于旅游成本和交通便利等因素,与远赴欧洲和美国相比,中国人目前更青睐周边国家游,而泰国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据泰国开泰研究中心预计,2014 年赴泰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将不低于410 万人次,可为泰国带来1600 亿泰铢的旅游收入。

然而,与涉外旅游蓬勃发展相反,外语导游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2 年》预计,到2008 年我国英语导游需求数为20874 人,比2002 年实际英语导游数增加9961 人,增幅为91%,小语种涉外旅游的人次更是紧缺。在现有的涉外旅游人才中,能真正懂得出境旅游线路策划的人则少之又少。在这一宏观大形势和云南实施“桥头堡”战略的背景,对我院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培养出具备扎实的旅游管理知识、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一定泰语交流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 人才培养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情况

从2010 年起,我院与泰国博乐大学、泰国博仁大学、泰国农业大学等泰国高校建立了“2 +2”合作办学模式,即在我院学习满2 年后,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意愿选择在国内就业、专升本继续深造或到合作办学的泰国高校学习2 年,完成学业后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可以同时获得我院的专科文凭和泰国高校的学士学位。因此,本专业与国内普通旅游英语专业相比具有更多优势: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我国旅游管理的知识,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取得国内相关证书,而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大量的双语专业课程,使其具备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一定的泰语交流能力,并对泰国旅游的旅游政策法规、人文风情和旅游景区、旅游路线有一定的了解,并获得泰国同等学力水平。

除此之外,引进泰国外教和派遣旅游英语专业组教师到泰国合作高校交流学习等方式,有利于专业组教师学习泰国高校优秀的教学理念,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泰国高校在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国内的教学则更加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两种教学模式的融合,不但有助于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对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莫大好处。另外,通过中泰合作办学可以集中双方的优势课程,取长补短,使课程体系得到优化,使培养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2.2 存在的问题

虽然旅游英语专业在与泰国高校合作培养人才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没有完全考虑到学生的需求。由于受语言能力或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选择毕业后留在国内就业或深造学习,只有少部分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因此,旅游英语专业学生中存在三种学习目标:就业、专升本和出国留学。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太过于倾向出国留学需求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了大量的泰语课程,使那些不打算出国的学生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来学习泰语,而那些他们相对更加需要的专升本课程和一些其它课程则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因此,如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考虑到他们的不同需求,将直接影响到我院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2)从泰国高校引进的先进教学理念缺乏实践。虽然通过教师互派,专业组教师对泰国高校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有一定的了解和体会,但由于双方的合作办学仍处于摸索阶段,国内的教育仍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满堂灌”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学生对应于英语学习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英语和泰语听、说、读、写和译的能力较差。且现目前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考核方式,未能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岗位能力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

3 构建我院旅游英语专业“国内+国外”人才培养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之所以能够产生吸引力,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传统培养模式而言,更加科学合理,能够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优质教育资源,使广大学生充分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基于我院旅游英语专业与泰国高校的合作平台,本文对构建我院旅游英语专业“国内+国外”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基于对涉外旅游行业的调研结果和“国内+国外”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掌握国际、国内旅行社业务所需的先进经营理念、较强专业知识技能,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语言交流能力和一定的泰语交流能力,具备国内和涉外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讲解和饭店管理等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语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2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3.2.1 能力目标

为满足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就业、留学的需求,我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1)专业核心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普通话表达能力和一定的泰语交流能力。通过学习《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饭店服务与管理》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课程的学习,具备较强的导游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2)专业拓展能力。由于涉外导游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民族歌舞和民族乐器的赏析能力。同时,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

(3)职业核心能力。本专业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通过公共课程和专业课(尤其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的专业核心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工作方法、组织管理程序、思维方式、沟通知识、团队知识、法律知识、社会心理、公共关系、公共礼仪等,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社会意识和社会公德等。

3.2.2 综合素质目标

职业素养是学生将来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在校期间,我们将努力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学习创新素质,使他们成为敬业乐业、认真负责、善于合作、身心健康、懂科技、有文化品位、懂美、会美、善于沟通、善于学习和勇于创新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3 人才培养方案创新

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构建“国内+国外”和注重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我院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须整合中泰双方的培养计划,尽量做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为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要进一步优化以下三点:

(1)加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加强理论实践一体教学,增加校内实践性课程的比例,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要与校外综合实践、顶岗实习相结合,充分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安排学生到旅游景区、旅行社和酒店兼职。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涉外导游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和工作过程中的应变能力。

(2)加强我院旅游英语专业与泰国合作高校的融合。积极引入泰国高校的优秀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等,加强学生的英语和泰语表达能力。采用泰方原版的英语教材,与泰国高校的选用教材保持一致。

(3)提高学生的“三证书”毕业率。即学生在毕业能同时获得中文导游证、英语导游证和相关英语等级证书,使其兼具专业优势和外语优势,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4)在教学方法上,利用泰方高校常用的讲演法(presentation),小组作业(group work)等,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将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和译这个方面同步起来,在课堂上同时抓、同步教学,使学生在这五个方面的技能都能得到同时训练和提高。

3.4 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由合作双方共同制定,保留我院有较大优势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引进泰方具有优势的专业课程,并根据合作办学双方的要求,合理设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比例,使课程体系设置体现出国际性、教学内的前沿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等特点。同时,根据学生今后发展的不同需要,在经过一年的学习以后,将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分为国内就业方向班和出国留学方向班,并按不同的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国内就业方向班的学生注重英语语言能力、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出国留学班则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注重与泰国高校的衔接,加大英语听说读写课程,适量增加泰语基础课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泰语会话能力。

3.5 师资队伍的建设

采用我院教师、英语外教和泰国高校教师联合授课的方式,确保学生在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一定的泰语交流能力。另外,鼓励教师到涉外旅游部门和企业挂职、兼职锻炼,熟悉涉外旅游工作的工作流程和岗位要求,同时掌握涉外旅游行业最前沿的信息。同时,聘请有一定的学历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到校任教外,提升旅游英语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1]人民出版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庄莉,房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10):11 -12.

[3]魏胜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2.

[4]张晓如,程科.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本土化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40 -41.

猜你喜欢
泰语英语专业泰国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建设特色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泰国的“验胆美食”
说一说汉语的“亲戚”
泰国的中秋节
高校泰语演讲赛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
浅析提高泰语阅读技能之我见
去泰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