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探究——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08-15 00:51郭文斌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3期
关键词:实训室艺术设计我院

◆郭文斌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一、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技能应用型优秀人才,但由于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起步较晚,缺乏一定的办学经验,导致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1.教学模式混乱。目前,绝大多数高职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模式都模仿本科艺术类院校,无法很好地区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定位、教学目的及艺术教育方面的内在区别,出现了对职业教育体系科学性、代表性和特色性的忽略和认识不够等问题。部分职业院校还在专业分类和课程安排上出现重复混乱的情况,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难以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现代化需求。

2.实践培训重视不够。新课标要求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设计能力,但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规划中往往使专业理论教学偏颇,实践培训教学又深入不够不到位,使得艺术类实践教学形式往往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让各课程间较为分散、衔接不够;同时在实践训练设计上内容较单一,实践训练室建设不足,让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导致艺术设计类教学内容与社会单位需求难以贴合。

3.师资条件限制大。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上,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学多以校内教师为主导,而且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师一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却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而且高职院校招聘的艺术设计类教师良莠不齐,导致校内师资队伍水平不高,根本无法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二、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应用情况

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通过工作室将课程安排、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它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应用为核心内容,通过工作任务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我院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近年的开展情况如下:

1.工作室时间安排。工作室主要由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导师负责,学生可以通过双向选择进入工作室学习,而工作室实践内容主要从第二或三个学生开始、第五个学期结束,主要是通过项目实践去巩固课堂上的教学知识,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2.工作室设置情况。我院工作室主要根据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方向进行设置,目前主要设置工作室有:广告设计工作室、室内设计工作室、多媒体设计工作室,工业设计工作室及动画设计工作室等,工作室数量基本满足学生需求。

3.师资结构情况。我院负责工作室的导师具有较高专业水平、扎实综合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全面负责指导设计课题与实践课题,因此,我院工作室导师结构主要由本校专业水平及实践经验突出的教师和聘请的校外实践丰富的设计专家、设计总监来组成。

4.工作室基本管理模式。工作室基本管理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它几乎能完全打破课程教学和实践培训的界限,而我院主要通过导师负责教学组织安排和常规的管理,作好教学工作实践项目作品的收集和管理工作。

三、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改善措施

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应用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是为了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良好创新思维、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全面复合型应用人才。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率,满足市场的需求。一般来说,改善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有:

1.构建完善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事实上,构建完善的学分制课程体系,不仅是有效运用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重要前提,更是实行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为此,我院积极组织校内艺术设计类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人民,在深入分析目前艺术设计类专业相对应的社会岗位需要的技能要求后,以社会实际岗位的职业技能素质为出发点,并以学分制为基础,不断开发相关的课程教学模块,供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在各类课程模块中自行选择,帮助学生完成相关艺术设计类的课程教学,逐步构建完善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

2.建设高水平的师资教学团队。高水平的师资教学团队是确保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关键,为建设高水准的教师队伍,我院积极招聘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专家到校担任学生的指导老师,强化对校外指导教师的管理与聘任,处理好校外指导教师和校内教师的关系,实现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的互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我校还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专业骨干教师,大力建设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结构合理的师资教学团队。

3.建立与工作室相一致的技能实训室。建立与工作室相一致的技能实训室,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更成为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重要物质基础。建立技能实训室需要从专业建设实际出发,如建立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摄影实训室、模型工艺操作实训室等,强化工作室的实际意义,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训练环境。

4.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由于职业技能鉴定和设计具有较强权威性和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就我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而言,常设有如室内装饰设计员、广告设计师、动画制作员、Adobe 设计师、包装设计师、陈列展览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等职业技能鉴定,教师大力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一方面,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接轨学校教学与社会企业。

5.强化组织建设,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强化教学组织结构建设,是保证工作室化教学模式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我院统一协调实践教学管理部门,让校内各专业教研室和办公室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全学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全面调动校内各部门的积极性,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开展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四、结束语

总之,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不仅是一种符合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规律发展的新尝试,更满足了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国家政策要求。它有效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条件,同时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另外,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也能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给学生提供更多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创新思维的实践操作平台。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毕业后更好、更迅速地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

[1]叶军.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建设实践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4,(11):154 -155.

[2]邓良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1):147 -148.

猜你喜欢
实训室艺术设计我院
《星.云.海》
《花月夜》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