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学徒制招生的研究与思考

2014-08-15 00:51欧海勇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3期
关键词:学徒校企岗位

◆欧海勇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学徒制是一种古老的技艺传承方式,通过师傅的指导和传授,徒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技能。与传统学徒制相比,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对象具有群体性,培养的方式更加系统。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对学徒进行培养,满足企业对特殊技术人才的需求。现代学徒制不同于纯粹的学校教育,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打破了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一、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在教师或师傅的指导下,学徒进行实践和学习,最终成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建立在深层次合作的基础上,学校和用人单位在合作的方式方法上都有明确的利益基础,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的学徒符合两者的共同利益。现代学徒制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

1.在岗交互培养方式

随着企业的核心技术不断发展,一线岗位的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能满足企业的技术要求,一方面,企业出现人才紧缺的现象;另一方面,技术水平低的员工可能面临失业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学徒制有效地解决了这种情况,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从企业招收的学员具有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对学生的培养方案,委派教师和老师傅进行交互式教学,在学生不离开工作岗位的情况下,完成对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及时掌握新的技术。

2.行业通用型交互培养方式

行业通用型交互式培养方式是采用自主招生,达到录取条件的学生可以与企业、学校签订三方协议。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学校根据企业要求的岗位能力对学徒进行培养,企业也可以委派本企业的技术骨干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并按照企业岗位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则可以直接到岗工作。这种方式为缺乏人才培养经验的企业提供了人才培养的途径,解决了企业缺乏技术人才的问题。

二、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

1.观念问题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于半工半读、学徒制的教育模式存在偏见,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学校的教育就是在学校上课学习,到企业工作不属于学习的范畴。所以,对这种学徒制的教育模式存在抵触的情绪。还有一些学生和家长对于将来的就业方向不够了解,不懂得动手实践对于技术学习的必要性,从而对学徒制的实践教学模式产生误解。

2.政策问题

虽然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鼓励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的文件,但还缺乏具体的实施策略,尤其缺乏对企业的激励和限制措施。对于学徒到企业学习获得报酬方面,法律政策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学徒对于实践学习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也不能激发学徒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徒制教育模式的效果不理想。同时,有关招生政策的制订存在着不合理性,如专业大类一致性和户籍问题,使得学校招生难的同时,企业员工报考也难的两难境地。

3.管理问题

由于教学活动基本在企业,所以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是很多职业教育学校的一大挑战,而对学校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需要耗费非常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学校的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企业希望培养学徒的周期越短越好,对于技术骨干的委派和学徒的考核工作不够重视,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还不完善。

4.利益问题

利益是决定校企合作效果的关键因素。现代学徒制是比较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学徒需要真正参与到企业的运行中去,必然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营工作有所影响。所以,必须获得企业的在人员、岗位、时间和场地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才能够保证校企合作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企业能否提供大力支持,取决于企业能否在校企合作中获得现实利益。因此,找到校企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是现代学徒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现代学徒制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宣传与导向

与国外相比,我国现代学徒制教育处于探索阶段,还不为人所认识,人们常常与以学校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如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相混淆。只有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通过对现代学徒制教育的普及宣传和考生引导,提高社会认可度,让人们了解和认识这种现代学徒制教育的模式是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现代职业教育需求的背景下引进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明确各方职责

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中,要明确政府、学校和企业各方的职责。政府要提供专项经费和政策支持,并且不断推进教学制度的改革,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职业学院要明确学徒的培养目标,鼓励教职工与企业技术人员之间进行交流,不断对设置的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革。企业要根据岗位的技术要求与学校共同制定培养目标,为考核合格的学徒提供工作岗位,并且对学徒的岗位实践实习提供支持。

3.深化课程改革

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与普通教学课程存在很大不同,需要校企双方根据企业岗位的技术要求来制定。在制定过程中需要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参与课程体系的设计,设计课程的基本原则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同时还要注意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不断对课程和知识体系进行调整,使学徒学到的技能更能符合企业的要求。

4.管理制度改革

学校的领导要将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建立一套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包括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方案,确定教学内容和合作的方式,对现代学徒的教学采用弹性教学,允许学徒提前或推迟毕业,改革传统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等。

四、小结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问题,找到共同的利益核心,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努力寻求政府政策的支持,加强学校的管理体系建设,使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不断发展。

[1]石品德,杨早娥.现代学徒制与中国职业教育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2,3(8):17 -19.

[2]徐金林,龙凤秀.现代学徒制的理论模式及其现实启示[J].当代职业教育,2013,9(4):43 -45.

[3]梁幸平.订单式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对比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0):36 -38.

[4]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9(4):150 -154.

猜你喜欢
学徒校企岗位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魔术师的学徒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现代学徒式教育教学分析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