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高职英语翻译教材的几点思考

2014-08-15 00:51程秀峰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24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教材内容教材

◆程秀峰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外国语系)

一、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的高职教育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教育投入相对滞后和教育实习难等问题依旧得不到彻底解决。就具体教学实践而言,优秀的高职教材匮乏,严重影响到实际教学成效,已成为当前国内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高职英语翻译教材为例,指出当前国内高职英语翻译教材的现状和不足,对今后该教材的改进提出了几点建议,作抛砖引玉之举,以期引起同行们的共鸣。

二、高职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高职英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具备一定的教学目标。高职英语教育中英语翻译课程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2000年10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了高职英语教育的总体教学目标。高职英语教育旨在使高职学生在“经过了一定学时的英语学习后能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局部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基于这一要求,笔者认为高职英语翻译课程应该体现这样的教学目标,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以上述培养目标为指导,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综合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能力和实际语言应用能力。而贯穿于英语翻译课程中的这一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实际操作性是需要高职英语翻译教材更多地体现行业和专业特色,以满足学生未来工作对英语能力的要求。

三、高职英语翻译教材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翻译教材的出版速度不断加快,其中高职高专翻译教材的出版也取得了进步。高职英语翻译教材的代表性出版物,便是2005年1月同时出版的两本高职翻译教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英语翻译》和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的《世纪商务英语—翻译教程》。前者是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后者是新世纪高职教材编委会编写的高等职业教育商务英语类课程规划教材。除此之外,市场上还有其它大量的高职英语翻译教材。然而,大多数已经出版的各类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教材的编写思想未走出传统翻译教材的编撰思路。这一点是国内多数高职翻译教材的通病,如国内某家出版社出版的《英汉翻译实用教程》,这些翻译教材完全按照传统教学理念进行编写,不利于实现高职教育的实用性教学目标。传统教学理念多受演绎教学法的影响,要求教材体现“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教材的编写注重“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教材内容也据此进行组织。不过,这类“常规”翻译教材并不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高职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独立思考问题,并不喜欢这种“正统”的翻译教材。课堂教学实践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授课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学生。他们总是喜欢对课本上陈旧的译例和内容发表自己的意见;固定的内容和格式总让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抵触情绪,进而滋生厌学心理;而且,传统的演绎教学法并不符合学生们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这些都严重影响实际教学效果。现行高职英语翻译教材注重演绎教学的编写思想需要更正。

其次,教材的内容与高职英语教育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原则相悖,不符合高职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高职英语教育主要是培养一些初级英语翻译工作者,使其能够胜任未来工作要求。然而,国内现行的高职英语翻译教材突出地存在着这些问题:(1)部分高职翻译教材重理论,轻实践,如国内某家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国际商务英语翻译》。这本教材由上海的一位知名教授主持编写。但是,该书理论性太强,不利于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中容易导致畏难情绪。(2)部分高职翻译教材缺乏创新点,很多内容只是本科英语翻译教材的“压缩版”,如国内某家出版社出版的《英汉翻译实用教程》,该书中的很多内容仅是另一本《英汉翻译教程》的简单更改,并无独特之处。(3)部分高职翻译教材内容老旧,完全不符合当前社会现状。在笔者用过的一本高职《英汉翻译实用教程》中,作者竟然大肆誊抄国内某本本科翻译教材中有关文化大革命和延安整风运动等历史事件的翻译实例,并以此充当文本例子,此举着实让笔者困惑。这类被强制“塞进”高职翻译教材中的素材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必将严重影响高职翻译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4)在习题编写上,很多高职翻译教材只注重句子和词组的翻译,忽略语篇翻译的练习。殊不知,翻译水平的有效提高只能是在完整的语篇翻译练习中得以实现。正如有的学者所言,高职英语翻译教材“要避免词法、语法流派翻译教材注重在短语和从句等语法层次的翻译技巧,把重点转移到对更大语篇的灵活处理上,从而避开学生在短语、从句等语法能力上的劣势。”

再次,教材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应尽快建立一个完整的高职英语翻译教材体系。“暂时还没有关于高职翻译教材研究的成果出版,由于缺乏理论支撑,高职翻译教材目前还没有什么体系可言。”由于缺乏一个完整的教材体系,现行的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大多具有传统翻译教材所有的弊端。有些高职英语翻译教材盲目沿用本科翻译理论,忽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国内某家出版社出版的《实用汉英翻译教程》;有些高职英语翻译教材的译例和参考译文不符合高职英语翻译课程的实际情况,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国内某家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英汉翻译》。现行的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大多不符合高职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总之,一个完整的高职英语翻译教材体系有利于解决高职翻译教材匮乏问题,有利于出版更多既新颖又符合实际的高职英语翻译教材。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一个完整的高职英语翻译教材体系。

四、加快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建设

基于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实践,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得以不断深化、不断完善。历史上,我国的大规模高职教育起步晚,高职教材建设发展缓慢,尤其是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因此,加快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建设显得迫切而重要。笔者认为,未来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建设应做到以下三点:

1.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应有所突破,要体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提高”的“类比和归纳”特征。传统翻译教材往往受“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想束缚,教材内容一般按“给出概念—结合实例—实践练习”的编写思路进行组织。由于受课堂容量的限制,一般教师多采用演绎式教学,即先告诉学生该这样,不该那样,学生自己没有总结、归纳、提练的过程,很难理解到位,印象也不深刻。笔者无意在此对传统的演绎教学法思想妄加评论。然而,尽管体现这类演绎教学法思想的翻译教材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这样的演绎教学法思想不一定适合指导高职英语翻译教材的编写。

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应该努力适应学生们的未来工作特点。高职英语翻译教学要体现学生未来的工作特点,其所从事的翻译实践应该与他们的工作状况紧密联系。这就决定了高职英语翻译教材更适合采用“归纳教学法”的指导思想,让高职学生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理解翻译理论,总结翻译技巧,有步骤地提高自身的英语翻译水平。归纳教学法模式是指教师利用一系列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从许多个别例子中归结出某种原理或定律。此种教学法一般适用于抽象概念的教学。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多是先行让学生从观察、体验中认识到某种观念的实例或特质,学生有较多机会从实践中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的角色是资源的提供者及活动的带领者,主要是提供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积极参与课堂的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也有很大作用。

新版的高职英语翻译教材要体现“类比和归纳”的特征,即“以专题、语言功能或翻译功能为基础,根据社会需要(如商务、外贸、旅游等方面)按照‘少讲理论,多讲实例’的原则编写,以语言功能为重点,以交际为目的。”此外,体现“归纳教学法”指导思想的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应该打破传统翻译教材的英译汉和汉译英的“法定”划分,即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应对笔译、口译、英译汉、汉译英等翻译技巧进行综合处理,对上述翻译形式进行有机编排。通过推翻传统“演绎教学法”指导思想的“独裁”地位,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才能更加适应高职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应力求译例新颖,专业内容翔实,译文灵活而规范。首先,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内容要体现“工作、行业和区域特点”。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应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体现行业特色,满足翻译者的实际工作需要。“被选翻译文本是相关行业的文本,实现与行业的结合,翻译时重在重现有效、充分的交流信息,即语义信息。”与此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的商务活动和社会情况具有不同的地域特点和实际操作特征,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还应体现区域性的特征。“在高职翻译教材中针对本地区的行业和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翻译内容对学生在实际工作的应用有直接帮助。”在此基础上,应该有意识地去除参考译文的“法定角色”。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更应该避免将参考译文视为标准译文,对学生的规范译文应予以肯定和表扬,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导致学生的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其次,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应该摆脱传统翻译教材注重句子和语法练习的陋习,删除纯粹强调锻炼翻译技巧的练习,转而增加强化学生语篇翻译能力的习题。翻译习题是翻译教学的延伸,正确有效的翻译练习既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又可有效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传统翻译教材中的词组、句子翻译主要旨在加强学生的翻译技巧练习,往往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水平。这些过分强调翻译技巧的对等翻译往往让学生们产生厌烦或者自卑等不良情绪,不利于他们在校学习,更不利于他们日后在校外的发展。为了贯彻高职英语教育“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总体方针,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应增加不同主题的语篇翻译练习,通过鼓励不同层次的译文让学生切实提高自身翻译能力。

3.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应该加强自身教材体系建设。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建设,选用一些资深高职英语翻译教师和一线的专业人才组成教材审定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对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加强审查,保证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的质量。

其次,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应该注重教材内容设置,教材内容要具有职业性和综合性。教材内容应该与当前社会需要相适应,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基础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知识应该遵循高职英语教学“必需、够用”的指导原则。另一方面,专业知识和职业术语应大幅增加,在翻译实践中培养学生在不同职业主题环境下的翻译技能;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权重可视具体专业和特定的课程做相应调整。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可以对专业知识介绍和翻译能力培养进行有目的的综合,教材内容可采用弹性的模块结构。“每个模块既是教材的有效组成部分,又是相对完整而又开放的单位,便于组织教与学。”

再次,新教材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建立有效的审评机制。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审定委员会首先要进行市场评估,对现行高职英语翻译教材进行调研。在广泛调查现行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类比同类教材的优缺点,明确相关工作岗位对翻译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做出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编写建议报告,完成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编写大纲的撰写工作。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出版后,新教材的使用情况和实际教学效果要接受教材审定委员的评估和验证,该委员会应指出新教材的优缺点,提出改进的指导性意见,确保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的内容要与当前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适应,能够满足当前的社会需要,避免在学生中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只有建立这样一套健全的教材审评机制,才能保证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带来优良的教学效果,实现我国高职英语翻译教材的整体优化,实现高职英语教育的整体教学目标。

五、结论

高职学生具有自身的学习特点,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有着特定的教学目标,优秀的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应体现高职教育的上述特征。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可以在教材撰写思想、教材内容和教材体系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改善,以便更适应当前的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实际需要。通过克服传统高职英语翻译教材的弊端,新版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必将更加符合当前高职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培养出更多的高职英语实用人才,尤其是能满足本工作、本行业和区域特点的英语翻译人才。

[1]陈凯军,赵迎春.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定位与实施[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59.

[2]曾昭涛.高职综合应用翻译教材的构想[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7):121-122.

[3]李慧.高职教材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改革[J].中国农业教育,2005,(1):45-46.

[4]马鸣.论汉英翻译教材编写体系的研究价值[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3):150.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教材内容教材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探讨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