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慎终追远”的路上

2014-08-15 00:49吴绍梅
中学语文 2014年12期
关键词:平常心差生语文

吴绍梅

《论语·学而》中有言:“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对于其中的“慎终追远”一词,可能现代人鲜有知之,但从其社会价值来看,却一直导引着现代人的道德观。其蕴含的深层道德理念,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孝亲追贤,还是强调人对文化和道德传承应当秉承的谨慎态度和强烈责任感,对于每一个社会人尤其对扮演着“传道受业解惑”者身份的教师来说更是起着规行矩步的意义。

然而每一个授业者总会在“慎终追远”这条路上遇到许多沟沟坎坎。因现实中的种种限制、束缚和精神“威逼”,我们总会在不尽如人意的教学成果面前似九斤老太般感叹:“一代不如一代!”更有甚者会为了追求教学成果上的昙花一现而杀鸡取卵!在高中语文教学上,这种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

当我们摆出一副严父慈母的姿态向学生一板一眼讲授新知,却换来学生态度上的不以为意或表现上的不尽如人意时,那种失落感“怎一个愁字了得”?当一项项考核制度和一个个学生的成绩表现挂钩时,我们傻眼了,无奈了。逼不得已,各种损招、烂招便应运而生:填鸭教学披着素质教育的外衣粉墨登场,大考小考打着高效课堂的幌子四处招摇……短期效应出现了,语文教师在一番精疲力竭的折腾后终于可以“一展笑颜”了。

中小学语文教师也该“冷静”下来了,不要仅仅为了学生一旦错字连篇就抓狂不已,不要仅仅为了学生一个文言字词的把握不当而叫嚣不停,不要仅仅为了学生一首古诗的理解不准便无奈喟叹。教师应该顺应时代要求,摆正自己的心态。我们在面对学生的时候,也该降低姿态,抱着教学相长的平常心去和学生相处。

我曾让学生写过一篇材料作文。大体是围绕对一位美国作家写的《平凡的一生》一书中提出的希望女儿的一生平凡些,不要有什么太大的起伏,平平凡凡过一辈子的想法写自己的感悟。之后,有一个学生在题为《中国式教育》的周记中写道:“中国式教育,就像学校只会教学生岳飞是好人,秦桧是坏蛋,是千古罪人。却不知若没皇帝默许,秦桧怎会有权利去动一大将军。就如差生就是差生,绝对的一无是处。却不知道比尔·盖茨年轻时只上到高中,他成绩也很烂……定性、死板,这就是我给中国教育下的定论。就像那篇作文,就必须写人生不能平淡如水,要对社会有积极作为,那才叫精彩人生什么的。真是可悲啊!难道中国14多亿人就只能这一个思维?老师跟我们说:‘你们是一棵棵小树,而学校就是一把剪子。帮你们把那些不往正常方向长的枝杈剪掉……’我知道,老师说的是我们身上的坏习惯,但被剪掉的仅仅是这些么?思维,我们鲜活的思维呢?学校就像是一个工厂,做模具的工厂。把多余的部分磨掉,出来的都是整齐划一的模具。偶有一不合格的,要么复回工厂加工,要么直接当废品处理。就为了通过那个独木桥式的高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应试教育。为学历而学,为考试而学,为工作而学……不需要有多余的思考。只要从桥上走过去就可以了。很多年以前,美国有专家来考察。在中国各种学校看了看,发现中国学生上课坐得整整齐齐,不说话,不断地记笔记。而美国学生上课都是乱糟糟的。就说:‘中国的学生素质在十年后将超过美国!’结果呢?差距依然巨大。这难道不能说明些什么么?中国式教育仍在继续,学生们仍在努力地挤那座独木桥,这难道不是中国的悲哀么?”

我的另一个学生在他的题为《差生小传》的周记中写道:“我是一个差生,这个名词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来的,无历史可考,但我依然是个差生,何为差生?科科挂红灯。……老师说我们是渣子。拿成绩来作比,说沉下去的都是沙子(傻子)。我决定明天带把金沙子来,用事实向他证明,沉下去的不只是沙子,金子照样儿沉底。……作为一个差生,我其实很无奈。我能看到的就是前途一片灰暗。以后能做什么我不知道,学习似乎是唯一的出路。我的理想很多,但必须为那一纸文凭奔波。……翻开那久违的课本,发现很多陌生的名词儿。唉!为时晚矣!文凭,你是真的真的这么重要么?我只是孤孤单单一个人,真能超脱这个社会如此多的定性么?”

两个学生的观点虽然不无偏激之处,但偏激话语里也道出了我们教育教学弊端的症结所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往往会忽略了引导他们对学习意义的理解,忽视了对他们健康精神家园的构建。学生句句自我调侃让我明白:平日里调皮捣蛋不服管的学生也有着许多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们同样呼唤老师们的关注。

出现这样的问题,老师的确该好好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了;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培养学生健全的心智便是首要任务,这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的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老师没有一个健全的心智的话,又怎样去培养合格的“桃李”呢?所以,我们的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学习成绩时更应该抱有客观、公正、准确的态度,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拥有一颗可贵的平常心。

在培德播慧的崎岖路上,语文教师又该怎样拥有这颗平常心呢?“虽然我们不能左右风的方向,但是我们能够调整风帆。”(刘余莉《心态即命运:正说传统人生智慧》)其实对于一些我们认为一己之力难以应对的问题,我们可否这样想: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却可以调节自己的心态。面对语文教学中的种种尴尬处境,如果我们过分关注自己的利益,烦恼和压力便会接踵而至。如果我们能够将“我能得到什么”的观念转向“我能给予什么”的思维方式时,不仅可以给自己减轻烦恼、焦虑和压力,或许在我们展开“山重水复”的愁眉后“柳暗花明”会紧随而至也未可知呢?古语有云:“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待我回头看,还有挑脚汉。”人生路上有一颗平常心为伴,教学路上才能免做不幸的“逐一族”。回头想想,每个人的一生有许多的事情要去做,如学习、工作、交友、顾家……,每个人的一生中有许多的美德待完善,如宽容、诚信、友爱、尽孝……,只有做好人生中该做的事情,恪守好这些为人的本质,我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才能体现。语文教学工作只是我生命中待完善的一部分。有了这样的心态,语文教学怎会成为我们长久的精神熬煎呢?

只要我们遵循着知识传承与接受的内在规律,真正明白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练”的意义,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加以恪守践行,我们满可以给自己的精神松松绑。《周易·系辞下》中提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万物都会顺着时代的发展而有其相应的变通,面对语文教学上存在的种种弊端,我们是否应该在尽了自己的本分后释然一些呢?

猜你喜欢
平常心差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平常心看待民法典时代的到来
以平常心看婚姻
菜根谭之《平常心是道》
差生妈妈的六年艰辛育儿经
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
平常心的艺术坚守——速写文人书画家许步书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