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CE-MRA与TOF-MRA在头颈部血管上的应用分析

2014-08-15 00:55宋伟张勤
当代临床医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扫描时间伪影头颈部

宋伟张勤

(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 226018)

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的应用广泛,其在头颈部血管检查中更为普遍。传统的方法有时间飞跃法(TOF-MRA),原理是利用血液的流动产生的流入性增强效应形成MR信号。随着医学影像的发展,三维对比剂增强 MRA(3D cuontrast enhanced MRA,3D CE-MRA)具有成像速度快,扫描视野大,检查血管多,安全无辐射等特点。其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MRA,常规MRA受扫描时间、血流、心脏搏动等影响,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对460例头颈部动脉同时采用TOF-MRA与3D CE-MRA的病例进行分析,提高3D CE-MRA在头颈部血管诊断中的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理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患者共460例,其中男280例,女180例,年龄20-80岁。临床症状为反复发作性眩晕,肢体短暂性活动障碍。怀疑为头颈部动脉狭窄。应用TOF-MRA与3D CE-MRA做头颈部血管成像。

1.2 MRI检查设备与成像参数 采用西门子1.5T磁共振成像设备。扫描技术(1)TOF-MRA:扰相梯度回波序列,轴位采集,TR/TE为20ms/4.3ms,扫描时间5min9s,100层;(2)CE-MRA检查前进行造影剂(GD-DTPA)2ml团注以确定开始扫描时间与开始注射时间的关系,连续4次采集中的第2次采集K空间中间部分的采集时间与造影剂首次在监测动脉中的高峰时间重合。采用快速扰相位梯度回波序列,TR/TE为5.5ms/1.8 ms,矩阵256×160,冠状位屏气扫描,扫描时间14-16s,采集4个时相,造影剂量为15ml,注射速率2.5ml/s,造影剂注射后等速度注入生理盐水20 ml。

1.3 图像后处理 TOF-MRA采集后经MIP处理,利用多平面遮挡技术,剔除重叠血管,选择感兴趣动脉血管段,加以放大旋转,充分展露细节。CE-MRA采集后将注射对比剂前后2组图像减影后经MIP处理,进行多平面遮挡技术、放大、旋转等后处理。

1.4 图像分析 在MIP重建图像和原始图像上对血管病变进行评估。采用评分法判断图像质量优质2分,为动脉血管强度高、轮廓清晰、无伪影;良好1分,为动脉血管信号较强,轮廓基本清晰、有少量伪影,不影响诊断;较差0分,动脉血管显影浅,轮廓不清,不能满足诊断要求。

2 结果

2.1 TOF-MRA图像显示优质80例,良好290例,图像总优良率80.4%。

2.2 CE-MRA绝大部分图像显示清晰,显示头颈部血管主干及2-3级分支,460例中图像质量优质者360例,图像良好者90例,图像质量差者10例(患者不能配合,造成图像模糊,影响诊断)图像总优良率为97.8%。3D CEMRA图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TOF-MRA。

3 讨论

3.1 TOF-MRA特点TOF-MRA利用血液的流动产生的流入性增强效应形成MR信号,血液流动是形成MR信号基础,血液流动方式复杂多变,如加速流动、减速流动、喷射、流动方向改变及涡流等都会造成血流信号的减弱或消失,致使上述情况的血管出现伪影,从而造成漏诊或误诊[1]。TOFMRA成像的重要因素是血液的流动和血管的管径,对于血流较慢的静脉,TOF-MRA无法清晰显示,也无法与动脉同时显影,容易造成对病变血管定位不准确而漏诊。

3.2 3D CE-MRA特点CE-MRA具有快速、多时相显示、伪影少等特点,原理是利用顺磁性造影剂,以团注方式经静脉引入血循环,缩短T1时间短于周围组织(包括脂肪),再利用快速梯度回波技术将受检血管显示出来。

3.3 与常规TOF-MRA相比3DCE-MRA优势(1)扫描范围广,检查血管数目多,可一次性检查从主动脉弓至Willis环的双侧血管,而TOF-MRA一般需两次进行,费时费力。(2)图像质量高,反映血管的准确率高,由于成像原理不同基本不受血液流速和方向的影响,消除了与流动有关的伪影,而TOF-MRA由于受血液流速和涡流的影响,会夸大血管狭窄程度。(3)扫描时间短,应用范围广,由于采用快速梯度回拨序列,缩短了扫描时间,使得3DCE-MRA不仅应用于头颈部血管,还可胸腹部大血管,四肢血管,门静脉,腔静脉等血管的检查。

3.4 3DCE-MRA临床应用价值及限度3DCE-MRA作为一种血管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无创伤、无辐射等特点。在头颈部主要用于(1)显示头颈部血管病变,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血管狭窄及闭塞,也可以准确的判别血管狭窄的部位、程度、病变及狭窄远端血管分支情况,还可以显示血管代偿情况,为了解血液动力学提供帮助。(2)能发现颅内血管变异,由于3DCE-MRA具有很好的整体效果,可以完整显示头颈部血管全貌,显示各血管间关系,易于发现血管的起源,血管发育不全及血管之间的异常连接等先天变异,避免把正常的变异当作病变造成误诊。不足之处在于空间分辨率不足,易产生部分容积效应,动脉远端细小分支显示不理想。

综上所述,3DCE-MRA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显示完全能够满足诊断需要,可以清晰显示血管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几乎可以得到与DSA相当的优质图像[2],因此可以作为筛查头颈部血管病变的首选无创性检查。

[1]刘汀,尚存海,等.3DCE-MRA在颅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6):904-906.

[2]汪璇,李明华,等.颅颈部动脉狭窄的增强MRA与DSA的对比研究成果.介入放射学杂志,2005,14(5):468-470.

猜你喜欢
扫描时间伪影头颈部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参数优化MRI的应用有效性和临床指导意义
人工智能研发新核磁共振以缩短扫描时间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诊断急诊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价值
核磁共振临床应用中常见伪影分析及应对措施
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
急性脑梗死全脑CT灌注成像扫描时间优化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减少头部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的propller技术应用价值评价
一种无伪影小动物头部成像固定装置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