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12例分析

2014-08-15 00:55
当代临床医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次者苯巴比妥胃肠炎

孙 英

(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儿科 241000)

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benign infantile convulsions Associated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BICE)临床并不少见,既往因认识不足常易误诊,现分析我科既往收治的BICE患儿12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我科因急性胃肠炎并发惊厥住院的患儿,对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既往史及家族史、治疗等进行分析。

1.2 诊断标准[1]

1.2.1 小儿既往体健;

1.2.2 临床表现以轻度胃肠炎伴发无热惊厥,无明显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1.2.3 惊厥常发生在病程的第1-5天,以秋冬季多见;

1.2.4 惊厥的形式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可有单次或多次发作;

1.2.5 血清电解质、血糖、脑脊液、脑电图,脑CT检查正常;1.2.6预后良好,一般不复发,对生长发育无影响。

2 结果

2.1 年龄统计

婴儿(<1岁)1例,幼儿(1-3岁)10例,学龄前(<3岁)1例,幼儿(1-3岁)占83.3%;

2.2 发病时间

发病时间在第一季度及第四季度的共9例,占75%;

2.3 惊厥出现的时间

惊厥发生在急性胃肠炎后第1天的有3例,第2天的有7例,第3天的有1例,第4天的有1例,1-2天内发病比例占83.3%;

2.4 惊厥的次数

惊厥出现1次者7例,出现2次者4例,出现3次者1例,以出现1次最多,占58.3%。发作≥2次者未见有癫痫持续状态出现;

2.5 惊厥形式

12例都是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惊厥时间均<5分钟;

2.6 实验室检查

12例BICE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1例做脑脊液检查,常规、生化均正常。大便常规均无明显异常。大便轮状病毒检测7例阳性,阳性率为58.3%;

2.7 脑电图和头颅CT检查

所有患儿均作EEG检查,10例未见癫痫波发放(2例不配合),11例行头颅CT检查均正常(1例拒查);

2.8 既往病史和家族史

既往有高热惊厥史患儿1例,均否认有癫痫家族史。

2.9 治疗

2.9.1 入院后除了对胃肠炎的常规治疗外,对于有院内惊厥发作者给予地西泮0.2-0.3mg/kg缓慢推注止痉。

2.9.2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苯巴比妥钠(10mg/kg)肌注1日后继续口服苯巴比妥片3日(5mg/kg)。

3 讨论

3.1 病因

目前BICE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一部分专家认为是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髓鞘未完全形成,导致惊厥阈值降低,故而在一定诱因下出现惊厥。还有其他专家认为:BICE与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季节相一致,并且在BICE患儿的脑脊液、大便及血液中检测到了轮状病毒和IGg抗体,因此认为可能是该病毒导致的轻微脑炎。[2]

3.2 分析

BICE主要发生于既往体健的婴幼儿,以幼儿(1-3岁)年龄段最多见,发病率占总数的83.3%。惊厥常出现在病程的第1-2天,2天内发生率为83.3%。惊厥在病程中可以复发,本组复发≥2次者占41.6%,低于王珺等报道的65.85%[3],复发者均无惊厥持续状态。惊厥形式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发作时间<5分钟,病程中患儿惊厥易控制。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率为58.3%。脑电图未见癫痫波,头颅CT未见异常。本组病例入院后均给予苯巴比妥钠(5-10mg/kg)肌注1日后继续口服苯巴比妥片3日,病程内多次惊厥发生率低于文献报道。本病预后良好,不需要长期治疗。

[1]吴家骅,刘寅,曹丽华,等.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04:216-218.

[2]赖宏.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8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02:97-98.

[3]王珺,李尔珍,王昕,等.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临床及病原学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07:538-539.

猜你喜欢
次者苯巴比妥胃肠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苯巴比妥、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观察
人与食材
人与食材
无偿献血人群的中医体质状况研究
生物检材中苯巴比妥的测定*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妇科手术前使用苯巴比妥术后致固定性药疹(附1例报告)
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RT-PCR的建立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