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血常规标本发生凝血的析因与对策

2014-08-15 00:55毛素胜
当代临床医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抗凝剂血凝试管

毛素胜 陶 华 吴 蕾

(四川省简阳市妇幼保健院 641400)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基本内容之一[1]。临床上,在采集婴幼儿血常规标本时,常常发生不易察觉的血标本凝固或形成血凝块,致使检验结果不准,往往需要重新采血。这样既耽误了疾病诊断与治疗,又使患儿反复抽血带来一定的痛苦,甚至直接形成了医患纠纷的导火线。对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婴幼儿血常规标本发生凝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将其对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5月一2014年5月期间检测血常规的婴幼儿儿3700例,其中1天—1岁的患儿有2009例,1岁—3岁的患儿1691例,其中男1520例,女2180例。

1.2 方法 使用真空采血管(包含edtak2)收集婴幼儿血常规标本,用75% 乙醇棉球消毒局部皮肤、待干,拇指和示指固定采血部位,右手持消毒后的采血针迅速刺入采血部位,深约2~3 m m。立即出针,稍加外力,使血液流出为宜,用干棉球擦去第一滴血,按需要依次采血。采血完毕,用干棉球压住伤口,止血片刻。

1.3 结果标本凝血72份,共中1天—1岁的患儿有43份,1岁—3岁的患儿29份。

2 讨论

2.1 凝血原因

2.1.1 患儿原因(1)现在人们生活明显提高和改善,肥胖患儿比例较前增加,有时候血粘度高的患儿血凝的就很快。(2)婴幼儿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血管本来就细小且压力不足,致使采血时间相对延长而引起凝血。(3)抽血时,患儿多处于心理不稳定状态,一旦患儿出现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心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浆成分的变化(如血小板增多,血凝和纤溶系统被激活等),而致其凝固活性增强。

2.1.2 与抗凝剂有关的原因(1)抗凝剂粘附于试管壁上,未与血标本充分混匀[2];(2)采集血液标本量过多;抗凝剂加入试管中又过少;(3)或者误用了同种但不同浓度的抗凝剂;抗凝标本误用普通干燥试管来存放。(4)试管过多,先后注入抗凝剂顺序不对,最后注入抗凝管,致使血液在注射器里已经凝固。

2.1.3 与操作有关的原因(1)操作者技术不熟练,患儿不合作,抽血不顺利,采血时间过长,造成血液已经在空针里凝固;(2)采血后标本存放时间过长,或者未及时送检和妥善保管等都会导致凝血的发生。另外,临床工作中采血多是由低年医务人员来实施,他们经验不足,往往对血标本质量的重要性还不甚清楚,忽视对标本质量的控制,致使血标本凝血率增高。

2.2 对策

2.2.1 叮嘱患儿处于平静状态,避免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不良情绪和状态。标本采集前,应叮嘱患儿处于安静状态,尤其注意要向患儿及其家长讲解检查的意义及方法,尽量取得他们配合。

2.2.2 尽量采用易寻且弹性好的静脉取血,止血带不必束缚过紧,束臂时间不应超过1分钟,禁止用力拍打穿刺部位,回血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

2.2.3 加强义务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掌握血标本质量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医疗规范来操作采血,避免反复抽血,尽量做到一针见血。

2.2.4 采血量应以专用管刻度要求为准(一般为2ml),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更不能影响抗凝比例。

2.2.5 采血结束后应立即轻柔摇匀5-10次,及时内将标本送往检验科,妥善保管。

[1]严颢.影响真空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的非疾病因素[J].当代护士.2003(3):65—66.

[2]陆瑾,黄建业.临床抗凝标本凝血原因和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1,17(5):35.

猜你喜欢
抗凝剂血凝试管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菲律宾蛤仔血细胞抗凝剂的初步筛选
肝硬化患者服用直接口服抗凝剂与传统抗凝剂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试管难题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2种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的评价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凝血测定中抗凝剂的应用
胆红素对ACL TOP7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四项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