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论坛:多视角关注本科转型发展

2014-08-18 13:29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转型人才发展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13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与此相应,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日益凸显,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众多企业却在反映,难以找到大量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矛盾突出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结构不相适应。而在高等学校中,地方本科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低的问题相对于“211”等重点高校则更为突出。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本科高校单一管理模式所导致的办学定位向所谓的研究性高校看齐、专业发展与产业需求相脱节、在培养上重理论而轻实践、在研究上重科学而轻技术。

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2014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了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以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为战略切入点,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

基于社会的需求和国家发展的要求,各地各院校对推进地方本科高等院校转型反应迅速。2013年,中共吉林省委、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以发展应用型高等教育为导向,调整高等学校类型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到2020年形成以应用型为主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上海市建立了高校分类管理体系;重庆市政府组建了由市直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联盟;山东省政府安排了1亿元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专项经费;广东省专门设立了“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程”支持转型发展。

同时,在2013年6月,一个以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成员转型发展为宗旨的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立,35个联盟成员都是以应用技术大学类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2014年4月24~26日,由该联盟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4年春季论坛在河南驻马店举行,教育界、产业界、学术界与各级政府从不同视角深入分析我国高校转型的重大意义、发展目标、主要任务。

教育部门:本科转型发展是高教领域一次深刻变革

2014年1月,教育部在黄淮学院召开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在对与会各高校探索转型提升,大力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模式进行深入了解后,鲁昕副部长指出,教育部将在2014年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建成一批地方本科转型示范学校,形成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的发展之路。她倡议在河南驻马店长期举办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建立社会各界共同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创新和全球教育合作交流的平台。

时隔三个月,鲁昕副部长再次来到驻马店。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4年春季论坛开幕式上,鲁昕指出,本科转型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她同时指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础是建立现代教育体系,特别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破解我国高等学校发展同质化、办学封闭化、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特色的问题,打破原来职业教育“断头路、终结性”的格局,打开一线劳动者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通道,一个重要的交汇点就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她强调,要通过转型发展,推动地方高校科学定位,全面、深度融入区域发展、产业升级、城镇建设和社会管理;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伴随劳动者职业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

对于本科转型工作的实施,鲁昕提出了四点希望。

一是希望学校要增强改革的紧迫性和主动性。她提出,转型学校要牢牢把握建设应用技术型这一转型发展的目标;要牢牢把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转型发展的路径;要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要牢牢把为经济社会创造价值、为学习者创造价值这一转型发展的评价标准。

二是希望地方政府更好发挥支持作用。她要求,地方政府要把支持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作为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化科学进程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主动帮助学校设计转型发展路径,主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共建共享人才、技术、文化资源,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使地方的人才、技术和社会发展需求与高校的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无缝对接,促进地方产业和高校双转,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双赢。

三是希望行业企业能发挥好积极能动作用。她指出,行业企业是地方高校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评价转型成效的主体。行业要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制定人才标准,定期发布就业状况,参与课程改革,开展质量评价等方式,为转型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鼓励企业全面参与到学校治理、管理、运行全过程中,支持企业参与办学、定制专业、探索双元制培养、共同开发课程教材、交换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联合科研以及共建技术中心、培训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呼吁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学生实训实习和教师实践,支持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合作院系兼职,支持在互利基础上实行技术和知识共享。

四是希望共同建立转型发展的良好环境。她强调,转型的成败,在于能否为转型提供有力的政策和制度支持。要按照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扩大地方高校在招生考试、专业设置、教师聘用、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加大招生计划、财政投入等对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倾斜力度,通过制度创新、资源配置、政策引导,进一步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和转型动力。

专家学者:加快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迫切需要推进本科转型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可是一方面全国多数地方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而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却由于学历限制,导致虽然就业率高但就业稳定性和升迁率却偏低的现象。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关注通过本科转型在扩大技术技能人才总量的同时,促进技术技能人才的生涯发展。

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朱高峰院士认为,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我国必须保持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动摇,要建立“制造强国”,将制造业做大做强,必须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他强调,高校要明确目标、准确定位,推进教育改革,紧密产学结合,开展企业与高校联合创新,通过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使高校追赶、适应乃至引领产业发展。

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院士在比较了工程师培养中具有代表性的英国模式、澳大利亚模式和美国模式后,强调工程师教育要重视应用技术,根据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系统培养从低到高三个层次的工程师。他指出,现在中国工程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是教师缺少企业经历,难以胜任实践教学工作。他认为,必须构建适应工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让年轻教师带着问题到企业,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课题立项研究的方式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校方提供资金支持。要通过行业内协同创新,提升校企工程科研技术研究水平,服务行业、区域经济发展。

对外经贸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史薇教授对中国与德国、美国、瑞士、英国等国的经济与教育发展进行了历史比对分析后指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受到传统的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认识局限,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还存在明显的不重视、不公正、不科学现象,无法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对各类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因此,加大高等院校结构调整,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改革的重中之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本科高校三个层面分析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路径。她提出,中央政府要以立法、财政拨款的调控方式,加强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宏观引导。地方政府要具有对地方本科高校充分的管理权,履行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规划地方本科高校地方特色的发展,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对接的义务。地方本科高校则要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职能,要以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发展目标。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学科结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凸显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特色,培养出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理论基础知识、具有实践创新能力,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国家教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袁振国指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教育强国的车之两轮、羽之两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重点在职教。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教育强国,没有强大的职业教育,这一目标就无法实现。他提出,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职业教育要有独立的中职到高职、到本科更高水平上下衔接的体系,在职教育与职后培训融为一体,与普通教育平行发展又相互贯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诚通过对全国40多所地方高校的实地调研,指出不同类型的地方本科高校在领导与决策机制的灵活性、办学经费来源的多样性、教师结构的合理性、专业设置与市场的符合度等方面面临的不同问题,应通过改革创新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行业企业:期待与转型高校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来自行业、企业的代表对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推动部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给予了热烈的回应,认为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必须主动转型发展以适应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求。

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指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亟待人才保障,本科转型高校要大力培育产业升级关键基础领域的紧缺型人才,打造高等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新高地。他表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实现四个创新:创新融合发展思路,适应产业升级战略需求;创新产教对接内涵,激发合作育人活动;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扩展合作发展空间;创新产教协同发展机制,打造产业升级强基利器。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陈建洲提出,企业需求的人才是具有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高校教育在这些方面相对薄弱,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岗位需求,尽快缩短高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再培养的周期。他提出了四级校企合作模式,即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目的的专业共建,以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联合办学,以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实训基地建设以及以国际化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国际合作。他强调,要形成立体式的合作,培养各类人才。

万呈集团董事长康耀江指出,产业发展与应用技术教育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应用技术教育的发展培养出大量应用技术人才,而应用技术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尤其在现阶段,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三产业过度,这个过程就是劳动者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对人才的选拔标准变得更高。从房地产产业看,发展目标已经从最初的住宅投资过渡到之后的商业投资,再到现在的城市综合体,未来很有可能过渡到产业地产领域。万呈集团定位于现代服务产业投资,主要发展的产业类型为健康城、汽贸城、体验城。因此需要大量服务意识强、专业技能硬、体验思维广的健康服务产业人才。

用友集团高级副总裁郭延生指出,当前国家教育改革力度空前、新兴教育技术正在改造传统教育产业,互联网思维已经快速进入教育领域。与此同时,实践教学产业迅速崛起,“把企业搬进校园”引起共鸣,高校要支持经管类专业开展实验、实习、实训等各项实践教学,创建源于企业典型岗位的核心技能模型,为学生提供训练、认证与人岗匹配服务,构建“人找人社区”,实现学生的职业梦想。他提出,在不远的将来,用友将构建起由大学、教师、学生和企业以互联网模式运营的人才生态圈。

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董事长杨启典认为,企业是产教融合的重要主体,企业在自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主动推动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是助推学校和企业发展双赢之路,企业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切实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助推企业产业技术升级,实现教育改革和自身发展的双赢。

地方高校:探索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之路

论坛邀请了重庆、云南、安徽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交流了省级试点工作情况。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认为,以产教融合为导向、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型高校之途径,抓住了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关键、地方本科高校之内核、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之精髓,应以此为主题重新审视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定位与规划。重庆已建立起由6所高校组成、市直相关部门参与的转型发展高校联盟,明确了各转型高校的发展方向与路径。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邹平介绍了云南省创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的实践,计划根据滇西特色产业布局兴办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学院,实现“办一个学院、振兴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介绍,安徽省率先提出了“应用性高等教育”这一区域性高等教育体系,正在探索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地方性、应用型、合作式、一体化”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此外,黄淮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钦州学院等地方高校介绍了转型发展先行者的经验和体会。

黄淮学院围绕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坚持“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指导原则,大力加强专业建设,积极融入地方,服务社会,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突出应用,调整结构,着力提高学校专业与地方产业的符合度。学校围绕地方产业优化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依托重点学科专业,积极开展与企业、行业协同创新,共建科技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二是集群发展,系统对接,着力提高学校专业与地方产业的依存度。学校先后与165家企业行业单位共同组建了合作发展联盟,通过开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团队培养、项目开发等合作,力争形成团体优势,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互动、联结与共享。三是培育特色,主动服务,着力提升学校专业对地方产业的贡献度。学校先后与30多家大中型企业集团合作共建了“桥梁隧道无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等26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18个校级研究所。

重庆科技学院将转型发展的关键放在形成服务地方(行业)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群建设上,明确提出围绕“两业两域”打造学科专业特色,实现服务能力的转型,学校依托石油冶金建设特色学科专业群,立足重庆需要拓展学科专业群,服务国家需求构建新学科专业群。 学校实施校企共推“双主体”合作教育发展模式。一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聘请工程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建设,合作构建“双主体”,共同培养本科学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二是校企共建教学科研平台。在校内,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建了石油、冶金、化工、安全等四大教学科研综合平台;在校外,建设了3个“国家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147个实习实训基地。学校还积极与产业界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形成了“五结合、五重点”人才培养模式,即课程体系设置与岗位需求相结合,重点考虑岗位实际需求;基础理论教学与基本技能培养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重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校企合作培养、工学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

黑龙江工程学院主动适应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着力建设交通运输工程和测绘科学与技术等优势学科,强化交通测绘等专业内涵建设,为行业产业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做出贡献。学校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为牵引,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深化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联合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还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协同育人,先后与10余家世界500强国际大公司开展合作,共建了“现代测绘技术实验室”等10余个专业特色实验室,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学校开展工程文化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文化素养,建设了道桥工程文化教育基地、测绘工程文化教育基地和汽车工程文化教育基地,把工程文化教育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始终受到熏陶。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应用项目研究。学校与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建设了“寒区道路工程技术”和“汽车运用与智能交通技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寒区公路施工及养护新技术新材料”和“地理信息工程技术”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面向寒区交通行业企业生产一线遇到的各种技术难点和关键技术,在寒区道路病害与防治技术、载运工具运行品质与故障诊断、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与智能化检测等5个稳定的应用技术研究方向,开展工程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

钦州学院紧紧抓住广西实施“海洋强区”发展战略的机遇,以开设海洋专业、发展海洋高等教育为切入口,实施学校的办学转型发展。学校陆续开设了“轮机工程”专业、海洋科学、航海技术、水产养殖学等一批海洋类专业。为了办好海洋类学科专业,学校内培外引,实行挂职锻炼制度,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学校还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轮机实验实训中心”、“航海实验实训中心”和“海洋科学”等海洋学科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保障海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硬件。学校积极与地方、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联盟,共同承担项目,联合培养人才。学校与广西海事局达成“航海教育和船员发展合作协议”,借助海事部门的业务咨询指导和帮助,建立了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船员培训中心,成为广西首家具有22个海船船员培训项目资质的机构;与地方海洋局共建海洋科学实验室,扩大了教育教学资源;与钦州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申报广西科技项目,开展课题研究,共建实践实训基地,实施“3+1”订单式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转型人才发展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图说创新发展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