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2014-08-26 20:53边丽坤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2期
关键词:理性化情境化生活化

边丽坤

内容摘要:让学生享受语文,享受学习,这是语文教育的目标。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读书实践,学生就会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情境化 丰富化 理性化 生活化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积极深入钻研教材,开掘语言文字训练点,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加强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训练,注重引领学生在阅读中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一、读情境化

语文教学创设情境,是让学生进入一定的情景,从而使学生进入角色,把自己当作文本中的人物,深入人物内心,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达到从文本走向人本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我通过叙述创设了一个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钓鱼吗?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感受吗?接着我播放了一段小朋友河边垂钓的动画视频,在动感画面的刺激下,学生读得兴趣盎然,充满了情味、趣味和生活的气息,同时也明白了道理,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读丰富化

“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在教学《飞吧,你飞吧!》一课时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解读,如:“这是怎样的一只小虫子呢?你能快速地从文中找到这样的句子吗?”学生心中有了明确的阅读目的,当然会细细地阅读,个个学生都追不及待地翻开课本,带着好奇心认真阅读,力求从读中找到答案。而后我运用试读、评读、范读、齐读,多种形式的朗读,诱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乐于阅读、自主阅读,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读理性化

学生自主学习有了发现,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游历文本,感悟文本。品词析句是语文课堂必须的环节,也是区别于其他课堂教学模式的标志之一。对词句的品析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享受语文的必经途径。在《长城》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等词进行探究,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同时在品读中注重读中演、演中读。表演是情感的舞台,能综合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施展学生才华的天地。在表演中,学生通过脑、眼、手、耳、口的综合活动,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化思想教育,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一教学手段,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

四、读生活化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学生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例如教学《井》一课时,井水的特点是“很甜很甜”、“很凉很凉”,任凭老师怎么讲,也代替不了学生的感受。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井水这些特点呢?我设计了“拍广告”、“编广告词”为场景的语实践活动。在表现井水“很甜很甜”这一特点时,有一组学生是这样表演的:一个学生蹲下来当井沿,另外三个学生演过路人。一个远足干渴的过路人发现了这口井,惊喜地喊道:“啊,井,还有水呢!”于是弯下腰准备喝井里的水。另两个过路人“闻风”一拥而上,三人你争我抢,各不相让。学生的表演显然是为了突出井水的“甜”,但表现的方式有些欠妥。这时,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井水虽甜,但人情更重要啊!你们能不能改编后再来表演一次?”第二次的表演就显得非常文明,一个学生说:“井水真甜啊,请你喝一碗尝尝!”然后两人各捧起碗来“一饮而尽”,再把碗一举说:“真甜啊!”台下响起了一阵掌声。表演后的采访更让我感到惊喜,我问:“你们喝井水时有什么感觉?”一生答:“甜!”另一学生又补充说:“很甜很甜!”我本来没打算再问,因为已经“很甜很甜”了,不可能再有比这更好的赞美了。没想到第三个学生赶紧走到我跟前说:“老师,喝井水的时候我感觉到人情更甜!”我真的被他们打动了,笑着说:“你还喝出了人情味!”其实,学生读一篇文章的感受,不也正如品尝井水一样,各自都能品出不尽相同的结果吗?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素质教育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学生在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自身潜能得到开发,享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性化情境化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转型期农村人际交往理性化探析
高中语文古诗词“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情境化教学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能否迎来“春天”?
构建生活化情境优化数学课堂研究
论人事管理程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