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兰德斯的狗》在日本的影响论日本文化中的“物哀”底色

2014-08-26 10:41张颢轩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物哀日本文学审美意识

张颢轩

摘要:1872年诞生于西方世界的充满悲伤意味的小说《佛兰德斯的狗》传播到日本之后,在日本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而且这种热情一直延续至今。这一看似奇怪的文化现象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是日本民族所固有的“物哀”审美倾向。日本人偏爱“物哀”的审美心理正是这部小说能够俘获其“芳心”的关键所在,“物哀”审美意识是日本民族文化中一抹独特而又艳丽的色彩,它的形成也有着复杂的文化演变过程和深刻的历史根源。

关键词:《佛兰德斯的狗》 奥维达 物哀 审美意识 日本文学 日本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N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一、《佛兰德斯的狗》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佛兰德斯的狗》[1]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作家奥维达(1839—1908)于1872年创作的作品,1871年奥维达从英国来到佛兰德斯的安特卫普参观,为佛兰德斯画家鲁斯本所震撼,于是便诞生了这个在西方世界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

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少年尼洛与老佛拉芒狗帕德拉齐之间的纯真友谊,以及他们相依为命、终被冻死的悲惨经历。这部小说已经诞生了一百四十一年之久,虽然它在西方世界已经广为流传,甚至还曾在美国被四次拍成了电影,但是他在中国的影响力却远不可与之相比,奥维达相比于同时代的弥尔顿、斯宾塞、托马斯·莫尔以及约翰·班扬等人,在中国人的眼中也更为陌生。然而在与中国同为东方国家的日本,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这部小说在日本得到了极大的喜爱和重视。1975年,日本动画公司就曾将这部作品改编成了五十二集电视动画剧“フラソダスの犬”,可以说当时这部动画连续剧已然成为了日本小朋友心中的最爱。22年后,日本人对这部小说的热情依然没有衰减,1997年,在黑田昌郎导演的执导下,这部作品又被改编成了时长104分钟的同名动画电影,于同年3月15日在日本公映。由此可见,日本人对这部小说的钟爱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了作品原属的西方世界。纵然这里有日本崇尚“脱亚入欧”的心理倾向的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这部作品悲凉惨淡的结局恰巧契合了日本民族文化中的“物哀”审美意识。

二、“物哀”在日本民族文化中的体现

文学不能全权代表文化,但它是文化中极具分量的组成部分,日本文学是日本民族文化和审美意识的折射,而其中“物哀”美学观堪称日本文学的精髓,它在整个日本文学中无处不在。例如日本古代文学作品《万叶集》第3724首和歌「道の長手」就是在咏叹夫妻的离别之愁,全诗如下:

君が行く 道の長手を 繰り畳ね

燒き滅ぼさむ 天の火もがも

这首诗意为:把你要走的长路叠在手中,用天火将它付诸灰烬,真希望有那样的天火。[2]这首描写离愁别绪的诗想象独特,字里行间难掩作者细腻的哀愁之情。又如《源氏物语》中的名篇《桐壶》,其讲述了一个身份不是特别高贵但受到天皇专宠的女子,在其他争宠的妃子们的嫉妒和排挤之下最终香消玉殒的樱凄故事,虽篇幅不长,但是却满纸的悲凉。日本古代文学中的一些其他作品,如《土佐日记》《紫式部日记》等虽“物哀”之色不及前面二者那么浓重,但是也都不同程度的充裕着哀婉感伤的情愫。

在日本近现代文学中,展现“物哀”之美的文学作品更是恒河沙数,比如堀辰雄的《起风了》,整部小说以登峰造极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讲述了“我”与节子之间充满无奈、荒凉和忧伤的爱情故事,作者在小说的结尾处描写了一片萧瑟之景:“我有时能听见小木屋的后面传来轻微的声响,恐怕那就是风从遥远的地方吹来,在令树木光秃秃的枝桠相互碰撞吧。另外似乎还剩下一些微风一样的力量,沙啦啦的将我脚边的落叶拨开,把它们挪到其它落叶上去……”[3]这其中“光秃秃的枝桠”“两三片落叶”等景物的描写不仅表明“我”的内心此时此刻充满无限的哀伤,也象征着节子的离去正如花朵的凋零,让人深感惋惜。这满篇感人至深的字句,彰显出了一种凄凉之美。又如森鸥外的《雁》,阿玉与冈田的爱情悲剧纵然有其由于二人社会地位差距悬殊而产生的必然性,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森鸥外在创作过程中所受到的“物哀”审美意识的影响也是这一悲剧性结局产生的重要诱因。正如刘立善先生在其《日本文学的伦理意识》一书中所说:“理智支配下的欧外创作《雁》,这在艺术创作法则上又一次证明了有岛的金言:‘爱是生艺术的胎。在主观意图上,则含有对青春时代失去的爱做出的回想和鉴赏之成分,流露的是哀伤和感叹。”[4]除此之外,在其他一些为人所熟知的日本作家如太宰治、川端康成等人的作品中,也都不难窥见这种樱花飘散、寒蝉悲鸣般的“物哀”底色。

此外,在李建权先生所编著的《日本精神》[5]一书中曾经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在若干年前一名16岁的日本少女,在自己生日那天自杀了,她在留给家人的遗书中写道:“我现在正是人生中最美丽的时刻,我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美丽消逝,这个时候离去,为的就是留住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光。”从这个日本少女的遗书中可以得知,她之所以选择自杀是为了把这短暂生命的瞬间之美永留人间,她的思想意识深受“物哀”美学理念的影响,在细细品味人生甘苦之后,情感和思想都被逼入了死角,而毅然做出了奔赴死亡的决断。

三、对日本“物哀”美学观产生根源的探究

一个民族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其民族所固有的历史文化、哲学思想、自然环境、地理条件、民族秉性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密不可分,那么探寻日本“物哀”审美意识产生的根源也就必然要综合考虑以上等因素的影响。

首先从日本的民族秉性上来看,日本人的民族性格深受其所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日本人长期生活于狭长的海岛之上,火山地震等灾害频发,使之形成了一种美好事物总会稍纵即逝的“无常观”,因此在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中总会有一种渺茫虚幻的感觉存在,“花虽芳馥兮,飘零无余;慨此人世兮,孰克久居。”铃木修次先生在其《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一书中所写下的这段文字,恰好能够完美的概括日本人心中长存的那种“无常”之感。

其次从日本民族的精神信仰角度来看,日本人对于武士道的推崇犹如中国人对于儒家思想的尊爱。如今武士道精神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阶层之中,携带着以樱花作比的凄美气质,成为了日本“物哀”美学观的一大重要成因。“樱花,如此甜蜜,容易凋谢,随风起而落樱纷飞,然后香气逐渐淡去,永远消失。”[7]新渡户稻造在《武士道》中这段描写樱花的文字满含哀愁,但是细细咀嚼,其中却透露出一种欣赏与赞颂的味道,这就是日本人典型的审美方式。

总之,日本文化中的“物哀”审美意识是在对多种文化元素融合之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和时间沉淀而逐渐形成的,由此可见,“物哀”美学观作为日本文化地图上一座显著的地标,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我们深入掌握日本文化脉象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参考文献

[1][英]奥维达.佛兰德斯的狗[M].王家湘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2]张龙妹,曲莉.日本文学.上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8-49

[3][日]堀辰雄.起风了[M].烨伊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122

[4]刘立善.日本文学的伦理意识[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168-169

[5]李建权.日本精神[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138

猜你喜欢
物哀日本文学审美意识
以悲为美
比较视野中的日本艳情文学观
论日本文学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
浅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
浅谈《雪国》中的物哀美
于坚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意识价值体现
《伊豆的舞女》中的“物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