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哀

  • 石内都作品中的“物哀”之美
    □宋雪会“物哀”是日本传统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见于纪贯之在公元935 年所作的《土佐日记》一文。文中写道:“船夫却不懂得这物哀之情,自己猛劲儿喝干酒,执意快开船。”最初仅为普通用词,意在表示感动、哀叹。到了日本江户时代,“国学”泰斗本居宣长以“物哀”的概念全新阐释了文学作品《源氏物语》、和歌(日本诗歌)、能乐等为代表的日本传统文学。至此,“物哀”逐步发展成为极为重要的日本本土性文论范畴。在本居宣长看来,“物哀”这一范畴主要指的是“真情”,即对自然

    艺术家 2023年7期2023-12-16

  • 宋元牧溪禅僧画中的“物哀”与“幽玄”审美
    键词:禅僧画 “物哀” “幽玄”宋元两代上承晋唐遗风,下启明清先河,是古代中国文化艺术高度发达和繁荣的时期。宋朝以文人治天下,徽宗时期大兴宫廷画院(翰林图画院),画院规模及画家人数都超越隋唐五代,为画史之最,并设立画学,分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等六科,为奖励书画创作,又将绘画纳入科举制度及学校制度,并设置书、画两学博士。[1]以宋徽宗为典型的朝廷统治集团大力推广绘画艺术事业,再加上宋朝文人阶层社会政治地位的大幅度提高,文人以画养文、以文入画,使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5期2023-06-04

  • 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中的“物哀”美学
    含着日本传统的“物哀”思想,使文章富有独特的哀情与美感。【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物哀;人情之哀 ;世相之哀;自然之哀【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1-0013-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1.004“物哀”是日本傳统文学和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初期,

    今古文创 2023年1期2023-05-30

  • 浅论“物哀”美学在日本电影中的审美价值
    000] 一、“物哀”美学的源流综述“物哀”美学作为日本三大传统美学观念之首,一直以来在日本文学与影视剧创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民族审美自觉地影响着数代日本艺术家的创作思路与审美趣味,并作为日本民族文化审美形态的核心观念,伴随着日本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流变,历久弥新,在当下日本影视剧创作中,仍旧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物哀”观念的诞生“物哀”一词,最早由日本江户时代的国学大家本居宣长在评论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时首次提出,即“日本平安时代的美学理

    名作欣赏 2023年5期2023-03-06

  •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的物哀之美
    具有明显的日本“物哀”风格。《断鸿零雁记》中“物哀”之美贯彻始终,自然景物、四季变换与人物心境与生命历程相关联,“景”开始脱离“哀而不伤”的范围,“物之哀”在“哀”与“情”阐释“人生苦”,悲剧性结局对无常感、悲剧美的诠释体现出哲学思考,关注到个体的存在与选择,脱离了哀情小说的境界。本文将从自然景物、好色与守戒、命运悲剧来展开分析,解构《断鸿零雁记》中的“物哀”之美。关键词: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 物哀 好色《断鸿零雁记》是苏曼殊的代表作,发表于1912年的

    文学教育 2022年11期2022-05-30

  • 《雪国》 : 日本物哀文化之 “ 悲美 ” 交融
    《源氏物语》和“物哀”文化对作者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雪国》这一作品显然继承了这一文化传统。加之作者具有强大的意境塑造能力,半虚半实的雪国世界弥漫着朦胧的哀伤,“悲”与“美”在此中交融,使作品具有强大感染力和可挖掘性。【关键词】 《雪国》;川端康成;物哀;悲美;美学;意境【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9-0013-03【DOI】10.20024/j.cnki.

    今古文创 2022年29期2022-05-30

  • 日本美食题材电影中的“物哀”叙事
    治愈”既契合了“物哀”美的核心要领——知物之心,也贴合现代都市青年归隐质朴的田园想象。关键词:小森林;物哀;自然崇拜;治愈系;日本美食电影一、前言《小森林》系列总共包括两部影片,即《小森林·夏秋篇》和《小森林·冬春篇》,分别上映于2014年和2015年。作品由森淳一导演,改编自漫画家五十岚大介的漫画作品,主要讲述了厌倦大城市喧嚣的市子,返回儿时成长的小森林,通过食物回味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光,试图在这种生活中寻找自己人生的答案。全片舍弃了电影一贯追求的强烈戏剧

    美与时代·下 2022年4期2022-05-25

  • 日本古典美学视角下《细雪》中雪子形象
    本古典美学,将“物哀”“幽玄”“阴翳”的古典文学理想融入雪子身上,塑造了“物哀”式“败北”、神秘式“幽玄”与“阴翳之美”的雪子形象。 关键词:《细雪》 雪子 物哀 幽玄 阴翳 日本唯美派代表作家谷崎润一郎1958年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报告书里推荐谷崎润一郎的作品:他最引人注目的鸿篇巨作家庭小说——《细雪》,在国际严峻的社会环境中,日本古典传统正逐渐消失,在如此残酷的战争社会背景下,谷崎润一郎细致入微观察日本习俗与社会百态,小说《细雪》华丽登场。 19

    文学教育 2022年2期2022-03-01

  • 物哀”美学视域下是枝裕和家庭电影的叙事研究
    464000)“物哀”由日本国学大师本居宣长提出,是一种存在于日本文化和日本文学中的重要美学概念,它作为一种审美意识,也代表了一种生死观,包含着对世界万物的共情与感慨。就字面意思来解释,“物”即客观存在的事物,“哀”即主观存在的情感,所以“物哀”就是指客观事物变化所引起的丰富情感,是“外在的物像与内在情感意绪相融合,而生成一个情趣的世界”[1]。早在《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就有对“物哀”的记载,直到集大成之作《源氏物语》的成功,“物哀”论才逐渐成为了日本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12-13

  • “丧文化”视域下的日本影视风格研究
    ;风格;亚文化;物哀【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5-0097-03一、“丧文化”的起源:基于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视角丧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兴形式,按照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来说,它只是青年人寻求认同的一种方式。当前社会青年人压力增大,无力对抗现实生活困境而丧失动力。丧文化以一种反主流文化的形态出现,其所表现的颓废、懒散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就是青年群体得以逃避现实矛盾,从而使自我得

    今古文创 2021年35期2021-09-22

  • 芭蕉俳谐与“物哀
    【摘要】“物哀”是理解日本文学的一把钥匙,是日本诗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物哀”是对万事万物的一种体会与感受。或高兴,或悲伤,或喜悦,或哀愁。松尾芭蕉是日本的俳圣,他创作的俳句广为人咏,将俳句带入了真正的艺术殿堂,并具有了审美情趣。而作为日本重要的诗歌形式,芭蕉俳句也是“物哀”的极大体现,在旅行生涯中,触景生情,留下了大量“知物哀”的不朽佳作。【关键词】芭蕉;俳句;物哀【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

    今古文创 2021年21期2021-09-10

  • 浅谈日本物哀美学
    三大美学特征的“物哀”是日本古典美学中的重要审美概念,随着时代的推移,“物哀”美学早已融入当今日本文坛、影视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成为日本审美文化的重要代表。本文旨在探源日本物哀美学的同时,结合《源氏物语》等作品浅析“物哀”对日本现代社会的各种影响。关键词: 物哀 《源氏物语》 美学一、范畴探源——从“哀”到“物哀”“物哀”作为日本古典美学中的重要审美范畴,早已成为日本文学的创作传统之一,其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物哀”一词首次出现在江户时代,由日本国

    文教资料 2021年12期2021-08-09

  • 浅谈川端康成笔下女性形象的塑造
    康成;日本文学;物哀初期(1899-1923)1899年-1923年是川端康成的学生时期,这个时期可以称为川端成为一名作家的文化启蒙与吸收成长时期。在此期间,川端康成开始在报纸及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文章,并立志成为一名作家。从社会背景来看,这个时期正是日本的明治末期和大正时期。自1868年起,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为主力的领导下,倒幕派发动“明治维新”,天皇成为中枢权力的象征,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作者的成长时期。距离明治维新过了数十年,但是日本社会的阶

    锦绣·中旬刊 2021年3期2021-07-14

  • 《春琴抄》对物哀的继承与发展
    的古典文学理念-物哀却少有提及。本文结合物哀这一文学理念,从主人公的爱情,及社会思想枷锁等方面深刻剖析《春琴抄》如何体现对古典审美情趣物哀的继承与发展,来展示谷崎文学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对一直以来不少文学评论家指出的谷崎的作品毫无思想的观点进行有力的反驳。关键词:唯美主义;女性至上;物哀作者简介:张缦(1983-),女,汉族,湖北荆门人,硕士,汉口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语语言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

    青年文学家 2021年8期2021-06-15

  • 浅析“物哀”与“幽玄”之美
    摘  要:“物哀”与“幽玄”在日本的传统古典美学思想中,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审美意识。物哀是贯穿整个日本文学史及文论史的审美意识。幽玄是一种超脱而又崇高的精神。大西克礼认为“物哀是从美学的基本范畴中派生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幽玄则是从崇高中派生出来的”[1]。“物哀”是指睹物生情,触景生发的哀叹,感动之情;“幽玄”则是人对客观对象产生的一种意境深远,微妙迷蒙,余韵无穷的思想境界。《细雪》是谷崎润一郎的作品,是其创作后期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品

    青年文学家 2021年9期2021-05-13

  • 稻作文化与“物哀幽玄”之美
    内容摘要:“物哀幽玄”之美学意识普遍渗透于日本的文学、艺术等多重领域。“物哀幽玄”是远古的日本人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持续追求、探索并思考客观事物的产物。其成因与稻作文化密切相关。縄文时代对植物的深厚感情,弥生时代对“植物的世界”崇拜与亲近。通过稻作文化造就了日本民族勤劳、纤细的性格和多神论的信仰。在肥沃的稻作文化的土壤上,形成了“物哀幽玄”之美学。“物哀幽玄”之美代表了日本民族最具特色的审美意识,体会自然与人性的天人合一是永恒的主题。关键词:稻作文化 纤细性

    文学教育 2021年4期2021-05-08

  • 物哀与风景:东山魁夷的美学主张
    本经典传统美学“物哀”的各种表达。关键词:东山魁夷 风景 物哀 美学东山魁夷(1908-1999),本名东山新吉,日本著名风景画家、散文家。在其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他从未停下游历的脚步,在西方与东方之间不断探索美的精神,寻找美的归宿,创作了大量的风景画作和散文作品。诚如其好友川端康成所言,“东山是日本民族古今所珍贵的风景画家”。其代表画作有《残照》(1947)、《路》(1950)、《晚照》(1954)等;代表散文作品有《与风景对话》、《探索日本之美》、《听泉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2期2021-04-12

  • 浅谈川端康成笔下女性形象的塑造
    康成;日本文学;物哀初期(1899-1923)1899年-1923年是川端康成的学生时期,这个时期可以称为川端成为一名作家的文化启蒙与吸收成长时期。在此期间,川端康成开始在报纸及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文章,并立志成为一名作家。从社会背景来看,这个时期正是日本的明治末期和大正时期。自1868年起,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为主力的领导下,倒幕派发动“明治维新”,天皇成为中枢权力的象征,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作者的成长时期。距离明治维新过了数十年,但是日本社会的阶

    锦绣·中旬刊 2021年8期2021-03-15

  • 物哀”文化视角下日本人的身份建构
    摘要:物哀文化作为日本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对日本人的身份建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对物哀视角下日本人的身份建构进行研究,在“物哀”文化的影响下,日本人构建其“弱者”,“友人”与“无畏者”的身份。关键词:物哀;无常感;身份建构“物哀”最早是出现在日本江户时代学者本居宣长的《源氏物语玉的小节》一书中,追溯“哀”因素的起源,首先可以从地理环境来看。日本只是太平洋上的小岛,地理位置上相对独立,加上日本南北分别处在热带和寒带之中,气候差异大,这种自然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1期2020-12-14

  • 安房直子童话创作的研究
    可以感受到日本“物哀”的思想。本论文结合日本社会文化,从人物形象、作品色彩的运用等方面探讨了安房直子童话创作的特色,并对安房童话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主题进行了反思,这为当代的我们在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带来新启示。关键词:安房直子 童话国度 物哀安房直子,原名峰岸直子,是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安房直子发表作品时,正值日本文学的剧烈变化时期,70年代日本的文学受到经济影响,文学事业陷入停滞,同时商品经济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冲突明显。而安房直子则是这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11期2020-11-30

  • 浅谈《源氏物语》与日本文化
    :《源氏物语》;物哀;日本文化作者简介:沈斐(1995-)女,汉族,浙江湖州市人,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與旅游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世界文化史。基于现代日本人对《源氏物语》的认知,一般都会认为此书是紫式部在宫廷任职时为中宫藤原彰子所作。藤原彰子的父亲关白藤原道长担心年幼的彰子无法适应后宫中的生活,便请来了贵族妇女藤式部来教导彰子。藤式部的教导用的不是教条式的劝说,而是通过物语的方式教导年幼的彰子如何在后宫中生存下去。可惜的是藤式部的姓名已经不可考证,因为《

    时代人物 2020年21期2020-11-18

  • 战争中的青春“物哀
    效果,这和日本“物哀”的美学观念有相通之处。关键词:战争;青春;物哀;《外苏河之战》陈河的《外苏河之战》将情感融入对故事的叙述中,试图通过小说中人物的真实感受唤起读者对这段历史的感知,达到“物哀”的效果。“‘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学、诗学、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1]“物哀”本是因《源氏物语》产生的文学思潮,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家本居宣长提出“‘物哀与‘知物哀就是知人性、重人情、可人心、解人意,富有风流雅趣,就是要有贵族般的超然与优雅、女性般的柔软细腻之心,就是

    北方文学 2020年18期2020-11-18

  • 物哀角度分析《源氏物语》写尽荣华的合理性
    ”大家本居宣长从物哀的文学理念出发提出《源氏物语》的写作宗旨就是“知物哀”,但紫式部却在书中写尽了源氏的富贵荣华。这一现象看似矛盾,却有其合理性。本文结合文本分析《源氏物语》中荣华与物哀的关系,并从物哀角度出发分析源氏的形象特征。关键词:《源氏物语》;物哀;荣华;合理性;源氏形象一、《源氏物语》写尽源氏的荣华的合理性《源氏物语》中源氏的荣华与物哀的关系应为:写尽源氏的荣华是为了表现物哀物哀依赖源氏的荣华表现出来。(一)“知物哀”的主旨使得紫式部寫尽源氏荣

    北方文学 2020年17期2020-11-06

  • 从“物哀”看是枝裕和电影作品
    以说,他的电影是物哀之美的极致体现。【关键词】 是枝裕和;电影作品;物哀之美[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物哀”是由日本江户时代国学集大成者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论,简言之,就是对一切事物的感受——看到花开感到愉悦,看到叶落感到心灰,看到邻人的痛苦感到同情,看到自己的恋人感到浓烈的爱意。物哀没有好坏,更不受道德约束,不在乎品质高低,只在乎真诚与否。以物哀论为基础,本居宣长认为只要出自真情就无可厚非,甚至越是有违人伦越觉得弥足珍贵。物哀论逐渐成为了

    艺苑 2020年3期2020-10-23

  • 论川端文学中的“悲”
    女;悲伤的基调;物哀引言川端康成是日本文学“新感觉派”(1)中最负盛名的一位作家,在日本近现代社会可谓家喻户晓。国内外众多学者认为,他在文学创作上风格多样,且他的创作有着自觉而独到的艺术追求,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以至于被后人誉为“文镜院殿孤山大居士”。“爱情一直是文学永恒的主题”,那么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也不例外,大多都是以爱情为小说题材,且结局是忧愁而伤感的,悲伤的爱情故事总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读者回味无穷。1968年,川端康成因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闻

    北方文学 2020年12期2020-09-06

  • 物哀”之美幽深玄静
    要将日本文学的“物哀美”作为文化背景。此文的最大秘妙就是情与理的错位。抓住这一点,深入文本,才能无限接近其精神内核。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是,“最美”的并不是黎明、夜晚、黄昏、早晨这四个物理时间,心與物游、心物一体时才是“最美”的时候。【关键词】《四季之美》;文本解读;物哀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四季之美》一文选自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散文集《枕草子》。作品描述的是作者对贵族生活、感情等方面的细微感想,笔调纤细干净。笔者以为,小学是审美教育的关键阶段。日本文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0年8期2020-09-02

  • 浅谈追寻“物哀
    阚佈萍摘 要 “物哀”作为日本的传统的文学理念,在日本文化与审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人们的文化情感中有重要的意义,而这种文化意识的形成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在特定的文化氛围和地理环境中产生的。本文就追寻“物哀”——对日本文学传统理念的解读进行分析。关键词 物哀;日本文学理念;文化解读引言:物哀文化在日本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代表着日本的审美追求,因此研究日本的物哀文化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同时对研究日本文化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日本物哀文化的研究解读、

    科海故事博览·下旬刊 2020年4期2020-08-28

  • 《萤火虫之墓》中的“物哀”之美
    摘要:“物哀”美学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于动漫电影的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以《萤火虫之墓》为例,从电影画面来看,其中的色彩构成、“留白”运用和细节展现都充分体现出“物哀”之美;从电影情节来看,片中的情节设置十分微妙地表现出“物哀”之美;从电影主题来看,“樱花”和“萤火虫”意象所表达的主旨也展现出了“物哀”之美。关键词:《萤火虫之墓》;物哀;电影画面;电影情节;电影主题引 言“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范畴,是由日本美学家本居宣长所明确提

    青年生活 2020年28期2020-08-14

  • 日本“物哀”的审美释义
     牟月摘 要:“物哀(もののあはれ)”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学者本居宣长在分析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时提出的文学理念。20世纪40年代后被诸多学者认定为审美形态进行研究。“物哀”的释义为“主体对客观自然万物的直观感受”,在日语构词体系中“物”与“哀”都可作动词,分别释义。作为审美形态来讲,理解“物哀”一词最重要的是有“知物哀”之心。关键词:物哀;物哀美学;知物哀一、什么是“物哀”“物哀”出自《土佐日记》,可译为:“船夫不理解这景物对人的触动(船頭はこの物悲しい気

    大观 2020年4期2020-06-22

  • 物哀叙事与幽玄意象
    【摘要】物哀是日本传统美学的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日本人民的精神价值导向渗透在日本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对日本本土文化影响深远。本文试图通过叙事风格、人物构建与意象设置三个方面对日本电影进行深层次解读,探究物哀精神在日本电影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其对中国影视剧发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意义。【关键词】物哀;日本传统美学;电影1. 物哀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从地域的角度出发:日本是一个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的海岛国家,两千多年来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地理灾害与这个民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7期2020-06-19

  • 从《雪国》的自然景观中发掘“物哀”的美学意义
    玲 摘 要:“物哀”美学在日本艺术与文化中遍布各个角落,在文学领域中,川端康成用自然意象塑造了美丽而悲哀的雪国世界,将其“物哀”的美学思想体现在其笔下那些脆弱而美好的自然意象之中,并利用这些意象将《雪国》的故事推向了对于死亡与消逝之美的思考与探索。关键词:川端康成;《雪国》;日本美学;自然;“物哀”“物哀”美学是日本传统审美观念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最早可以追溯到《源氏物语》的写作,“物哀”的产生和日本的民族性格有着紧密的联系,根植在日本民族中的不安感使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1期2020-05-24

  • 日本文化的精致性刍议
    然观;缩小意识;物哀中图分类号:G13/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3-0130-03日本位于东亚,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其文化的发展与中华文化有密切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日本文化进行了分析解读,提出了不同观点,如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提出的“耻感文化”,中根千枝提出的“纵式社会”说,丸山真男提出的“壶状文化”说,李御宁提出的“饭团文化”说,加藤周一提出的“杂交文化”说等。近年来,

    西部学刊 2020年3期2020-05-12

  • 从《源氏物语》看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的作品,是富有“物哀”美学思想的长篇小说。众所周知,《源氏物语》是日本最早的长篇小说,在日本文学史上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平安时代,由于遣唐使和遣隋使的努力,富有中国人智慧结晶的中华文明不断向日本输入,《源氏物语》也从文学的角度,反应了古代中日友好交流和中华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关键词:平安时代;贵族社会;红楼梦;物哀一、引言《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也被称为日本的“红楼梦”,可以说是日本故事文学的代表作。作品贯穿的时间很长,登场人物也很多。而且,每

    青年时代 2020年1期2020-04-17

  • 从《伊豆的舞女》看日本的“物哀”文化
    要的文化概念,“物哀”是日本民族长期发展后凝结的一种民族美学,也是日本文学历经多年依旧蓬勃发展的审美追求,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城,更是将“物哀”概念融入到文学作品之中的杰出表现者。其《伊豆的舞女》小说作品内容淋漓尽致的将日本优雅、纤细的“物哀”之美展现在群众面前,为人们带来了一幅美好的画卷。本文通过了解“物哀”概念,着重研究“物哀”文化在《伊豆的舞女》一文中的具体表现,以供参考。关键词:《伊豆的舞女》;日本;“物哀”文化;真情一、简述“物哀”概念(一

    青年生活 2020年5期2020-03-27

  • 日本动画的“精微与极简”
    要旨。【关键词】物哀;精微与极简;隐喻与批判中图分类号:J218.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5-0058-032013年,以《太阳王子霍尔士的大冒险》《再见萤火虫》等片饮誉国际的日本著名动画大师、78岁高龄的高畑勋在沉寂14年之后,最终推出了他最新力作《辉夜姬物语》(かぐや姫の物语)。这部长篇动画电影取材于日本最早的物语文学作品《竹取物语》,影片极具日本文化符号含义和深邃的哲理内涵,融合了中国水墨

    戏剧之家 2020年5期2020-03-27

  • “流亡”与“物哀
    体表现为破碎的“物哀”之美,其背后反映的是作家浓厚的民族意识,揭示了爱尔兰人空落、匮乏、病态、固执的精神状态。最后,乔伊斯以其特有的“顿悟”让主客体走向统一,弥合了分裂和破碎,建构起新的意义。关键词:《死者》 流亡 物哀 顿悟 民族意识乔伊斯曾说:“流亡,是我的美学。”作为20世纪西方文学巨匠,他热衷于文学形式的实验和创新。西方学者和评论家也都主要探讨他的创作技巧和小说艺术,但对他的美学思想较少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然而,乔伊斯的美学理论隐含在其作品之中,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6期2020-03-01

  • 淡月照西窗
    出了日本传统的“物哀”之美,典雅空寂,渺渺远远直至今天,感动世人。关键词:歌川广重 浮世绘 物哀 审美意蕴歌川广重是日本江户时期浮世绘三大师之一,深受鲁迅喜爱。他的作品多以风景为主,描绘春花、夏雨、秋月、冬雪等日本人常见且牵动哀思的主题,在其作品中,人物在开阔的天地之间只是渺小的一点,但又能调动欣赏者的注意。他的艺术世界开阔、沉寂,作品传达出来的乡愁和对季节变化的敏锐、对自然的细腻感知等,都与日本特有的“物哀”相一致。一、残生日无多:及时行乐与雪月花悲随着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10期2020-02-04

  • 巫祭文化视阈下《你的名字。》研究
    氤氲着的华丽的“物哀”审美情节。关键词:巫祭文化;符号;物哀中图分类号:I0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1-0117-02《你的名字。》于2016年8月26日在日本上映,于2016年12月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该影片延续了新海诚的青春爱情创作主题,但一扫之前影片情感稍显凝滞的弊病,变奏为荡气回肠的时空虐恋。《你的名字。》的成功没有局限于其作为一部商业片取得的不俗的票房成绩和非凡的奖项斩获,而在于电影本身所溢出的艺术、文

    今传媒 2020年1期2020-02-03

  • 浅谈日本文学中物哀的美学意义
    三大基本特征是“物哀”“幽玄”和“侘寂”,在日本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这些特征已经逐渐渗透进日本的文学领域,并成为日本审美文化的重要代表。本文首先对“物哀”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全面阐释;其次对日本文学中“物哀”的起源展开探究,明确指出日本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是其出现的重要因素;再次以川端康成的《雪国》和樋口一叶的《青梅竹马》为例,深入挖掘日本文学中物哀的美学意义。关键词 : 日本 物哀 《雪国》 《青梅竹马》“物哀”一向都是日本文学创作的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8期2020-01-08

  • 是枝裕和对日本传统“物哀”美学的再现
    摘要:“物哀”是日本美学的一个传统概念,其精神渗透在日本的生活与文化中。是枝裕和作为日本导演,他的影视作品在表达上真实又细腻,注重表现底层民众的生活与家庭关系,运用“去戏剧化”等手法含蓄地传达物哀气质,使用“樱花”、“烟火”等独具日本民族特色的意象在作品中继承物哀美学思想,以温暖却疏离的手法反映了当下社会现状,创作出了独具东方美学特征的影视作品。关键词:是枝裕和;物哀;《小偷家族》;《海街日记》“物哀”美学思想是贯穿在整个日本文化与审美意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银幕内外 2020年8期2020-01-06

  • 关于川端康成作品中“季节感”的研究
    握日本人特有的“物哀”审美观。关键词:川端康成;雪国;季节感;物哀一、源自特殊环境的日本季节感日本地处亚洲东北部,是西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四面环海,国土狭长,气候以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四季分明。独特的地理环境培养了日本人民对四季变换的敏锐感觉,构成了日本民族鲜明的“季节意识。”加之,日本列岛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自然灾害频发,这使得人們对自然普遍抱有敬畏之心,更加希望与自然达到平衡、和谐共处。这样的自然因素可以说塑造了日本人的民族性,带来了日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2期2020-01-03

  • 日本文学中“物哀”的美学意义探析
    )日本文学中的“物哀”思想产生于《古事记》,《源氏物语》中的很多地方都体现出“物哀”。《源氏物语》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高,很多作品都深受其影响。“物哀”是日本文学重要的美学思想,在川端康成和村上春树的文章中,大多体现出“物哀”之情。“物哀”是人类本身之外的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人类通过对外部世界的观察,采用一种主观的表达方式,是对世间万物独特的审美。“物哀”在日本文学中是一类重要的感情基调,在日本文学作品中流露的比较多。“物哀”在日本文学中是一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7期2019-12-26

  • 物哀”的文化内涵及其译介
    胡志强 王 芮“物哀”作为日本传统的文学美学思想,对理解日本古典文论乃至现代日本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日本古典文学如和歌、物语、能乐等大都以“物哀”作为文艺创作的审美追求,不了解“物哀”,就无法把握日本古典文论的精髓,就无法认识日本文化的民族特色。“物哀”蕴含重要的文学美学价值,其思维方式简单朴实、唯真唯情,契合现代人的精神追求。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对人性的理解与尊重都令人为之动容,具有普适的理论价值。本文旨在阐释“物哀”的文化内涵,提出“物哀”译介的基本

    文学教育 2019年15期2019-11-27

  • 浅析村上春树作品的物哀主题
    究村上春树作品的物哀主题,进而发现村上春树的小说与传统日本小说的深度联系。关键词:村上春树;物哀;日本文化“物哀”是日本文化基因中非常典型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日本人用“物哀”的独特眼光去观察和改造着身边的世界,可以这样说懂得了日本人的物哀意识,便能更加深刻地看清日本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村上春树作为一名日本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却渗透着了大量的西方文学因子,村上春树的作品多是以存在的人的屬性、孤独、自由,战争的反思为内容,以此来探讨人与人

    雨露风 2019年2期2019-09-10

  • 日本“物哀文化”对于人的性格的影响
    到与之相符合的“物哀”文化,“物哀”文化又到底对日本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使之,在日本文学发展史中历经千年不朽。“物哀文化”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深远持久,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哪怕是外国人。“物哀”文化同时又为我们架起了一座连接想法与实践活动的桥梁,使我们更能去理解这个以悲为美的民族。【关键词】:物哀 人性 武士 影响 红楼梦物哀的含义在日本传统的文学体系中,真实性是美学思想的核心,简单的说就是,从生活细节入手进行创作,并反映人们的真实情感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5期2019-09-10

  • 追忆似水年华
    淡淡的凄伤,通过物哀、幽玄与死亡之美,营造出了环境和人物之间的悲美交加,赋予纯爱的青春故事如诗一般的唯美含蓄,梦一般的稍纵即逝。关键词:视听语言;岩井俊二;物哀;镜像一、用经典唯美的色彩来映像日本的绘画十分注重色彩的搭配与装饰效果,强调对于意境的渲染与深层次表达。在《情书》这部影片里,岩井俊二显然深受影响。《情书》的主打色就是白色,白色代表美好的情愫,衬托潜藏在内心里的无限美好。影片的开头即是一片茫茫的皑皑白雪,这样白色的基调也是贯穿影片的始终。《情书》的

    大东方 2019年6期2019-09-10

  • 浅析江户浮世绘的审美文化
    浮世绘;自然观;物哀;人文意识中图分娄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7-0151-Ol浅井了意的《浮世物语》中这样写过:“活在当下,尽情享受月光、白雪、樱花和鲜红的枫叶,纵情歌唱,畅饮清酒,忘却现实的困扰,摆脱眼前的烦忧,不再灰心沮丧,就像一只空心的南瓜,漂浮于涓涓细流中。这就是所谓‘浮世”浮世绘中,真实、自然及通俗的审美趣味是其所具备的特点,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大众的世俗情怀,一种市民的审美情趣。浮世绘最初的用途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6期2019-08-12

  • 略论村上春树“青春三部曲”中的“物哀
    没有抹去日本的“物哀”传统。同时,作者还为“物哀”在“物”的选择上、“情”与“景”的写法上以及“哀”的表达上分别给予了创新。关键词:村上春树;“青春三部曲”;物哀[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118-02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作家的代表,“青春三部曲”分别为《且听风吟》(以下简称《风》)、《1973年的弹子球》(以下简称《球》)、《寻羊冒险记》(以下简称《羊》)。这三部作品文风虽不甚成熟,甚至可以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7期2019-08-06

  • 枯山水庭园所折射的日本美学
    水所表现出来的“物哀之美”、“侘寂之美”、“调和之美”、“留白之美”等日本美学。【关键词】 枯山水 禅宗 物哀 侘寂 留白日本庭园历经了不同时代的发展。最初是作为祭祀场所出现,之后又为宫廷宴会、仪式等而建造。佛教传入日本后,庭园也表现出了佛教极乐净土世界的思想,出现了净土庭园。镰仓时代后,武士阶级的地位提高,配合武士阶级的生活,出现了书院庭园。镰仓、室町时代,随着禅宗的传入,追求禅宗真谛、用于冥想顿悟的禅庭也大量出现。僧人们在参禅的过程中,开创了抽象写意的

    大经贸 2019年5期2019-07-25

  • 《濹东绮谭》中的“物哀”色彩解读
    日本古典文学的“物哀”色彩。关键词:永井荷风;《濹东绮谭》;物哀;江户情趣永井荷风(1879-1959)是在日本最早推介自然主义的作家之一,也是在日本政府对文化界进行思想压制后,最早“把目光转向过去的传统,把智慧和批判的精神转向官能的享乐方面去了”(1)的一位作家。1910年大逆事件之后,他向内挖掘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创作主题转向了对江户情趣的追寻。《濹东绮谭》(1937)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濹东绮谭》是永井荷风首屈一指的名作,在日本广受推崇。小说

    北方文学 2019年20期2019-07-15

  • 陶晶孙《木犀》中的日本文学文化元素窥探
    义 新浪漫主义 物哀陶晶孙(1897—1952)是中国现代作家,创造社成员之一。由于十岁便随父去日本,陶晶孙的学生生涯于日本度过。1919年,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学医的陶晶孙与郭沫若等人结识,共同创办了同人杂志Green(《格林》)。《木犀》为陶晶孙1919年所作的短篇小说,最初用日文写作,题为“Croire en destinee”(相信运命),发表在Green的第二期,后在郭沫若的建议下译成中文并改题《木犀》,发表在《创造季刊》上,成为陶晶孙用中文公开发

    参花(下) 2019年5期2019-06-11

  • 物哀”的文化内涵及其译介
    王芮内容摘要:“物哀”有“哀”但不止于“哀”,而是包括喜怒哀乐在内的诸多复杂的内心情感。作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概念,物哀具有重要的文学内涵与深远的美学意境。“物哀”汉译应遵循归化与异化辩证统一的原则:具体文本中应根据上下文语境动态整体把握,灵活选择归化译词;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出现时则宜异化处理,以避免文化失真。关键词:物哀 文化内涵 译介“物哀”作为日本传统的文学美学思想,对理解日本古典文论乃至现代日本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日本古典文学如和歌、物语、能乐等大都以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5期2019-05-29

  • 东方语境下日式美学的华语表达
    日本美学;幽玄;物哀;寂;《你好,之华》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9-0092-02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首次提出“美学”这一概念,一百多年后,明治初期,西周、中江兆民等人将相关著作引荐到日本。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日本先后产生了种种不成体系的,零散的本土美学思想,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现代美学家大西克礼立足日本传统文学艺术作品,从“美学”理论出发,对日本传统文艺作品中三个基础概念——“幽玄”“物

    戏剧之家 2019年9期2019-05-24

  • 日本文学中的物哀探究
    谭培培摘要:“物哀”是日本文化中十分突出的美学思想,在日本文学领域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想要对“物哀”进行深入理解,除了要加强概念层面的认知以外,深入到其形成的环境中进行探知,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必要功课。文章首先从“物哀”这一概念出发,指出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偏差,始于翻译。而后进一步考察其内涵以及产生的环境,深入对“物哀”思想展开辨析,对于加强对这一思想的认知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关键词:物哀;日本;文学“物哀”是贯穿于日本传统文学以及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其在

    北方文学 2019年6期2019-04-01

  • 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美学的嬗变
    本美学框架下的“物哀”。关于“物哀”美学的内涵,本居宣长、大西克礼等学者皆有论述,本文将根据新的维度进行分析,在准确把握“物哀”意涵的基础上探究“物哀”美学在日本文学中的表述嬗变。1 “物哀”美学的内涵某种思想美学的产生与物质世界的发展有着密切关联[1]。日本远离大陆、四面环海的区位特征和频发的自然灾害给日本国民带来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压抑感。不知何时会发生的灾难如同达摩克里斯之剑悬于日本国民的头顶,造就日本民族对生命的矛盾情绪。日本自古以来崇尚精细柔和的美,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4期2019-03-22

  • 日本近现代“物哀”美学的三副面孔*
    211198)“物哀”是日本古典美学重要的审美范畴,是把握日本审美文化精髓的关键。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日学界从文艺美学、语言学、比较文学、比较诗学、精神史以及文本分析等多个层面,对“物哀”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和阐释,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日本的大西克礼、山崎良幸、铃木修次、和辻哲郎等;中国的叶渭渠、唐月梅、王向远、姜文清等。中日学界的研究成果,主要是运用某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相对孤立地阐释“物哀”的美学内涵、语言学意义、比较诗学特质、文学表现等,尚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5期2019-02-10

  • 日本文学中“物哀”的美学意义分析
    映,特别是其中“物哀”概念的提出,是日本的文学领域逐步成熟的标志,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日本的美学理念也在深深的扎入了日本文学家的心中,它立足于真实,强调艺术要和生活相贴合。不能孤立于生活之外而存在,强调自然美,遵循诚实的基本原则。关键词:日本文学;物哀;美学价值作者简介:李晓宇(1980-),男,汉,河南省汤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日本文学。[中圖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0期2018-12-27

  • 赏析日本文学中物哀的美学意义
    特的审美意识。“物哀”已经成为日本文学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日本文学;物哀;美学作者简介:李桐(1991.12-),女,江苏扬州人,南京大学日语笔译翻译硕士,扬州大学廣陵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日本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2一、物哀的概念“物哀”(物の哀),是日本文学理论中最为经典的理论范畴之一,对于“物哀”的词义以及内蕴的考证研究一直是日本文学研究的热点。从日本史书《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9期2018-12-15

  • 浅谈《海街日记》中的现实主义美学精神
    记》;现实主义;物哀;克制[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是枝裕和成为日本现实主义影像的一个标签,其影像风格并不执着于宏大叙事,更多地把视角对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海街日记》改编自吉田秋生的同名漫画,讲述了三姐妹将自己父亲出轨后生下的妹妹接到外婆留下的老房子后、同妹妹平淡而充满乐趣的生活。是枝裕和在其影像中故意弱化戏剧冲突,他说:“影片除了细节别无他物。细枝末节累加起来即是生活。这正是戏剧性之所在——在于细节。”[1]155电影总是源于现实

    艺苑 2018年4期2018-12-08

  • 物哀”在日本文学中的美学意义
    凝练和升华,以“物哀”表现对人与物的同情,实现对创作思想的有效传达。在日本文学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都高度加强对“物哀”的重视,并且随着日本文学的发展,“物哀”也成为日本文学创作中的精髓,将日本文学中的思想充分的展现出来。一.“物哀”的文学内涵对“物哀”进行分析,最早能够从日本史书《古语拾遗》发现踪迹。在《古语拾遗》中将“物哀”作为一个感叹词,可以使用这个词对任何一种情感进行表达,与汉语体系中的“啊”有相同的语言功能。而随着现代学者对“物哀”进行深入的研究,

    文学教育 2018年31期2018-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