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传达的三重人文含义

2014-08-26 10:41左亚男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舌尖纪录片食材

左亚男

中图分类号:TS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我国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从问世初启,这部标志着我国纪录片发展历程的优秀作品就以精良的视听呈现,厚重的文化承载在我国又一次的引发了纪

录片观赏的热潮。最初,《舌尖上的中国》是在中央电视台第一频道每天22时30分的《魅力纪录》栏目首播。针对这一点,《人民日报》还曾用过“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

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 ‘弱者…… ”一语进行评价。但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它不但没有成为荧幕上的弱者,还获得了口碑和收视上的双赢。自开播以来,《舌尖上的中国》的平均收视率为

0.481,日最高收视率达0.75,最高一集的第4集达到了0.55%的收视率,达到了BBC纪录片的收视水平。这个数字超出了原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栏目的30%,不仅如此,无论专业媒体还是广大观众都对该片进

行了纷纷赞誉。《舌尖上的中国》以浓郁的中国韵味,讲述的是美食背后人与事的中国故事,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在中国日常饮食的流变和饮食文化的传承中,传达的具有深沉的人文关怀,主要

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讲述的是关于人的故事。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

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在尝遍南北美食,对传统饮食文化的深刻挖掘和阐述的同时,更着重阐释得是其背后的人的存在。

对中国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了。《舌尖上的中国》编导陈晓卿说过,“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揭示出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 幅员辽阔的中国,在不同的地区和民

族之间,存在着很多文化和生活上的差异,而饮食习惯可以作为这种差异的一种直接反映。因此,饮食习惯上不仅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很多相同之处,更可以从中发现许多差异所在。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

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在一年多时间中走遍大江南北,选取了60多个拍摄点,拍摄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记录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在食物的故

事中,展示的中国人平常而普通的人生况味,讲述了浙江的空巢老人、邓诺的父子传承、查干湖的捕鱼风俗……;在美味的路径下,展示的是每一个鲜活个体背后朴实的气息,包括陕北的饽饽商贩、西

藏的采松茸人、兰州的拉面师傅……纪录片中每一个个体朴质的存在,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才是构成我们中国这个伟大国家最重要最真实的存在。

其次,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代表的是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以及国家文化的形象。

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美食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才是需要重点地传达。关于这一点,该片的总编导想的更多,也走的更远,他说过:“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

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

的物质层面美食考察的不仅是文化的分布,还考察了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美食的特殊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分布。各个地区、不同的民族因为不同的文化传统,选择不同的食材进行不同的美食传达,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对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南米北面进行了详细的分

述,如北方的面有不同的做法,如陕北糜子面做的黄馍馍、丁村的中原面食……南方的米为代表的主食则是嘉兴的肉粽子、宁波的年糕……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将空间视为生产的空间,而在时代

飞速发展,不同的城市都日趋接近的今天,区分不同地域文化的关键就在于构成内涵的一切表达,饮食恰好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如《舌尖上的中国》中的解说词所说:“当今的中国,每座城市外表都很

接近,唯有饮食习惯,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签。城市变得极为相似,唯一不同的就是楼宇森林之间烹饪的食物和空气中食物的香气。”《舌尖上的中国》以影像的方式,通过美食这一媒介进入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影视影像是后现代主义学者伯德里亚所说的 “类像”的合成方式,以具有日常生活仪式化的方式参与构建着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共同空间。《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美食

这一媒介集结了中华文化的众多层面。首先,美食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的一种重要表达:吉林查干湖除夕的“全鱼宴”、山西丁村为老人做寿时吃的长寿面、广东的重阳节村宴……在美食的表层意义

之下,传统的是对自然的尊敬,家的眷恋、幸福生活的憧憬等生命意义的理解和人生意义的追寻,这也是中华文化精神的一种传承。

在当今这个急剧变迁的世界中,许多文化正悄然逝去,美食文化也当然如此,那么,纪录片的另一层文化意义就不仅在传承,更在保留和记忆,因为片中出现的很多人可能是某种手艺最后一代的传承者

。因此,这也正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所被赋予的最重要的文化意义。纪录片是纪实功用很强的电视载体,而文化是社会生活中一种深层的隐藏,而当这二者合二为一之时,就需要一个恰当的点,

一个可以深入文化的“话语结构”,及一个可以浅出的表达方式。那么,借助美食这一载体,地域空间和文化间晦涩而宏大的表达通过可视的文化符码得到了准确的表达和更广泛的传播。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我国首部高清美食纪录片在视听表达上做出了很多突破与创新。有人将之评价为以“超清晰、具震撼力的画面”瞬间捕获人心。《舌尖上的中国》区别于大多数注重客观叙述,多

用长镜头的纪录片,使用了大量的主观镜头、特写镜头和微距摄影,将所有的食材都表现得极其唯美。本片的特写镜头在制作每一道菜时,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的菜品的制作几乎全部是特写,这与

美食类纪录片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每一道食材的制作过程,只有通过特写镜头才能够清楚的展现给观众,让观众看清每一个制作的细节,特写镜头对细节的展现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突出食物的

色泽光鲜,让看的人食欲大开。特写、微距镜头等让食材的纤维毫发毕现,使一份寻常菜肴,化身成为难得一见的视觉奇观。摄像师根据不同食物的特点,利用微距镜头贴近食物拍摄,最大程度地放大

了食物的质感和光泽,借助高清电影镜头和微距摄影的帮助,原本一道道家常食物在荧屏上呈现得精致诱人,仿佛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不仅如此,特写画面以“慢”为主,让人们看清楚事物的真实过程或本来面貌。《舌尖上的中国》大量使用了“慢”镜。让观众看清楚每一种食材的纹络或者每一个过程的细节。嘉兴的粽子、宁波的年

糕、云南的乳扇、安徽的毛豆腐……这种微距及慢镜的视听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形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影像风格,也成就了本片人文关怀的第三个层面,即关注食品安全。在食品安全遭受前所未

有的威胁的今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契合了当今人们的心理需求,传承了中国几千年来的饮食文化。从这层意义上而言,《舌尖上的中国》的存在远远超越了一

部美食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并非仅仅是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它以美食为角度,关注的人的故事,国家的存在及文化的传承,因此,《舌尖上的中国》以诗情画意的视听表达和内容编排获得了超越影视艺术本

身的存在。

猜你喜欢
舌尖纪录片食材
人与食材
Rough Cut
人与食材
寻觅食材的原味
舌尖上的疯狂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食材变动物
舌尖上的疯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