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学与帖学之辩究

2014-08-26 10:41蔡林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碑学碑帖墨迹

蔡林

中图分类号:J2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在中国书法史上,任何一位书家所依托的不外于两种,或碑或帖,这就有了碑学和帖学.在当下的书法学习情境中,碑学与帖学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传统书学。换而言之,对于传统书学的学习

与传承,我们无法逾越碑学与帖学而言其它。当今,从事书法创作与书法工作者,表层上似乎对碑学与帖学有着清晰的认识,而其实不然。如对帖学的认识,直至清代中期大学者阮元在他的《南北书派

论》和《北碑南帖论》中提出:“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善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具胜法”。同时的学者钱泳在《书学》中进一步阐释前者的观点:“南派乃江左风流,疏放妍妙,易于

启牍;北派则中原古法,厚重端严,宜于碑榜”。之后经由包世臣的鼓吹和康有为的接续才形成了帖学的一派繁荣。而在清代中期之前,从魏晋以来都宗法于二王的帖学。尤其是自唐以来.在唐太宗的

极力推崇下,许多书家以二王为宗,形成了帖学.而二王书法艺术也的确博大精深,帖学也在唐宋时期达到顶峰,书家辈出,大师林立。而至明代对帖学出现了瓶颈,这也是前面所谈到的,至清代开始

对传统碑学进行从全新的审视。

研究意义:在现当代,可以说我们对于碑帖之学与碑帖之别都有着一般概念上的认识。但这对于真正进行书法创作与书学研究来讲,显然是不够的。尤其是各相关学科都在不断发展,我们有必要对书学

中的某些现象,概念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如碑学与帖学关系的辩究,在整个书法史上属于非常重要的一对范畴。如前所言,它们几乎涵盖了整个书学的构成形态。书法发展至当代,不管是帖学也好,碑

学也罢。这些传统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处境,因为文字书写,在计算机网络化时代已经是极度的边缘化。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从事书法工作的人来讲,面对各种现代艺术视觉图像和形式观念。如何

更好的理清传统书学的重要观念,将对书法艺术产生积极的作用。碑帖之学真正的精神文化价值在哪?有何区别和联系?它们的精要所指能否融合?有无可能在当下找到契合点?等等……都将对当下的

书学产生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和目标:

所谓“碑、帖”具有各自完全不同的概念。

碑,“碑”的原意是指没有文字的竖石或竖木,上面有“穿”(一个圆孔),主要用途是作为下葬引棺的辘轳架,起着固定滑轮的作用。即引棺入墓的辘轮的基座。正如唐陆龟蒙在《野庙碑》中所记“

碑者,悲也。古者悬而窆用木。”

由于碑刻文字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自从其产生后不久,古人就开始研究。随着历代研究的深入,逐步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碑学。所谓“碑学”是有关石刻研究的总称。碑学

是金石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帖,“帖”的本义是指在布帛上写的标题书签,即帛书署。所以“帖”字从“巾”。后来也包含写在纸、素等载体上的文字。

从魏晋以后至唐代,“帖”被泛指士大夫阶层收藏的法书墨迹,即墨本。从宋代开始“帖”的概念已转变为“刻帖拓片”,即拓本。从清代中后期“帖”的含义扩大为泛指从石木材质上传拓下来并装裱

成册的拓本文字。从一八四四年由法国人将摄影技术传入中国后,“帖”的含义进一步扩大,即凡是有关法书墨迹、碑帖拓片的照片及影印件被统称为“帖”。其中主要包括我们常见的石木原刻影印件

;墨本影印件;榻本影印件和拓本影印件。

墨本,主要指的是名家书写的墨迹,也称“法书墨迹”。通常书写在帛、纸、素等材质上的文字。而榻本指的是唐代人勾摹的墨迹复制品(白纸黑字)。拓本又称“蜕本”或“脱本”,此称源于拓片从

金木石蝉蜕一般揭下,故而得名。即从原刻金石木上棰拓下来的拓片文字(黑底白字)。

帖学的发端是建立在北宋时期《淳化阁贴》的辗转翻刻传拓的基础之上的。《淳化阁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官刻丛帖。因此被称为“帖祖”。宋太宗赵光义命翰林侍书王著甄选内府所藏历代帝王、

名臣、书家等墨迹作品,于淳化三年(992)摹勒上石,因“淳化”是摹勒刊刻的时间,加之作品均出自皇宫内阁,所以《淳化阁帖》又称《淳化秘阁法帖》或《阁帖》、《官法帖》、《法帖》。所谓“

法帖”说明它是供以书学之法则而称之。

碑与帖的区别:功用不同:碑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帖以艺用为主,目的是提供范本,传播书法艺术。内容不同:帖多以简札、诗文手稿为主;碑则主要以铭、志、传、记等文体为主。书体不同:历代刻

帖多以行草,小楷书体为主。碑刻文字则多选择篆、隶、楷书体。形制不同;碑多以高大的竖石为主,而帖则以较小的横石为主,且刻有卷号、版号。上石方法不同;碑多以书丹上石,即书家用朱笔直

接书写于碑石上。帖则摹勒上石,即用黑笔勾摹文字后再上石。刻法不同;帖多忠实于原迹,以书迹传真为主。碑在此方面顾及较少。棰拓不同:帖的拓法必须棰击数次,务必使拓色匀均,要求用宣纸

而且薄细。拓碑多用高丽纸或皮纸,以求纤维长,韧性强。其用墨多不考究。

研究思路和方法:

立足传统碑学与帖学的认知,以及现当代书家学者的进一步阐述。从相关学科的不同角度,如历史学,社会学,哲学,美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更加深入而全面的辨析碑帖之学的异同。相异之处分明

,而有些共同之处却显得概念模糊。如古代书帖没有现在的影印技术,流传下来以翻刻拓制的形式而成,形成黑底白字。这原本是属于碑刻的形制,说是帖,但它又是锤拓的拓片;说它是碑,又是短笺

长卷的行草书。如果说它不是碑,又是黑底白字;如果说他不是帖,写的又是二王手札,行草风流。以横行比较碑帖之间的联系与抗争,放置纵向历史书史中去研究具体的书家。如伊秉绶吴昌硕,沙孟

海,林散之等。从中挖掘碑学与帖学在不同思维角度下所呈现出的不同文化特征和深层精神内涵。

研究重點和创新之处:

在碑帖的历史发展维度之下,横向辨析碑帖之间的异同。以及由于种种因素所造成的模糊而有趣的现象,在此之下存在某种新的可能。如从材料上看碑学属于石刻,帖学属于纸帛。纸帛材料柔而细腻,

加之墨迹挥洒时动作的灵敏,造成了“书卷气”石碑材料硬而粗糙,斧凿之功取其意而化之,书丹、刀刻、锤拓多环节性,而具“金石气”。

造成这种书卷气与金石气表层上是材料造成的,但不要忘了在这背后是人的行为,社会的行为,以至产生不同的心理审美和哲学思辨。从社会学角度看,碑刻的出现是为了宣扬君王的教化、伦理、功德

,文字的书刻只是一种载体。如果从锤拓的过程来看,金文更是早已有之。作为实用的功能,因此书体趋于规整,森严。难与艺术接近,只是到了清代,帖学一路实已走的疲倦,停下歇歇,才发现碑刻

的另一种美。而帖学则不然,帖之意小幅尺寸便于案头书学,文人雅士寄情笔墨文字,因此体现的是个人的性情,人的精神世界。这也就要求用毫素而书写于柔软的纸帛之上。审美心理的角度上看碑学

和帖学的话,碑刻线条过于直硬,字形过于规整,少于变化,显然容易造成审美疲劳,甚至在清以前人们根本就么有认识到它们的美。然而也就是这种质朴苍茫弥补了由二王以来,帖学中过于流转妍媚

之风。现当代很多碑学家往往少了帖学的血气,难以在书学上更进一步。陆维钊先生一生崇碑,但到晚年却说:“我学王太晚了,学王羲之太迟了。这是我今身最大的遗憾。否则,我的字还会写得再好

些。从哲学的角度上看,也就是说我们不可一味扩大开碑学和帖学的关系,辩证的看待他们之间的内在渊源以及相互借鉴吸收的可能性。另一点,相比较而言,碑学更具一种形而下的姿态,帖学更具形

而上的风神。取决与他们不同的创作要求、状态和表现方式。

参考文献:

[1]孙过庭《书谱》唐

[2]张怀瓘《书断》唐

[3]姜夔《续书谱》宋

[4]包世臣《艺舟双辑》清

[5]刘熙載《艺概》清

[6]阮元《南北书派论》清

[7]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清

[8]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9]陈振濂《线条的世界》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沃兴华《中国书法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

[11]王岳川《书法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朱旭<简言碑学与帖学>《西安书法》报2008年3月15日

猜你喜欢
碑学碑帖墨迹
别去碰它
李金亮 身处闹市,竟收藏了600多件古籍碑帖
刘国勇
碑帖 亿元时代
书卷气VS金石气
“泼”出精彩 用好PPT中的墨迹技法
书法赏析
墨迹天气上市,也许不是什么好消息
“高冷”吉金碑帖收藏
由姚华评《兰亭序》看其碑帖观的转变